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4篇
林业   13篇
农学   46篇
基础科学   4篇
  37篇
综合类   187篇
农作物   49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35篇
园艺   34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探讨岩-土介质中Cr6+、Mn2+复合污染的吸附相关性。[方法]通过单一Cr6+、Mn2+及Cr6+、Mn2+复合污染吸附试验,研究Cr6+、Mn2+复合污染的吸附规律,并采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法分析Cr6+、Mn2+的吸附相关性。[结果]吸附试验对比分析表明,在单一和复合污染吸附试验中,Cr6+、Mn2+在吸附时间、总吸附量、吸附速率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相关分析表明,Cr6+、Mn2+呈显著正相关,通过回归分析进一步确定两者存在加和作用,即在Mn2+存在的情况下,能够增强供试土壤对Cr6+的吸附作用。[结论]该研究为今后环境治理及环境管理等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2.
[目的]研究重金属Cd在土壤-香蕉幼苗体系中的迁移分配规律。[方法]以沙质砖红壤为供试土壤,以香蕉为试验植物,采用盆栽模拟试验方法研究了Cd在土壤、香蕉根系、茎、叶中的浓度和富集系数的变化规律。[结果]不同Cd处理浓度对香蕉苗体内Cd富集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当低浓度Cd处理土壤时,富集系数最大,高浓度时富集系数最小。香蕉苗不同部位吸收累积重金属Cd有明显差异,大部分累积在根部,向茎和叶迁移的量较小。[结论]该研究可为科学认识香蕉中重金属的残留问题、健康风险及其污染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3.
张红霞  李俊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1,(9):5068+5072-5068,5072
研究了带移民的二次加权马尔可夫分枝过程,得到了吸收概率的相关结果,该结果在排队网络、生物学等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4.
罗兰艳  张洪  王文华  周鑫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0):5841-5843,5846
[目的]为探明乙二胺四乙酸(EDTA)和乙二胺二琥珀酸(EDDS)增强重金属植物修复的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液体培养的方法,在向溶液中添加EDDS和EDTA的情况下,研究油菜对培养液中重金属Cd的吸收和转运情况。[结果]在EDDS和EDTA存在情况下,油菜根系Cd含量减少,地上部Cd含量与对照相比显著增加。EDDS和EDTA能增强Cd从油菜根系到地上部的转运,EDTA对Cd向油菜地上部转运的能力显著大于EDDS,这与EDTA可显著增强木质部液Cd浓度有关。[结论]EDDS和EDTA均能促进Cd从油菜根系到地上部的转运,且EDTA的能力显著大于EDDS。  相似文献   
65.
缪应纯  闵良  刘树云  李贵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6727-16729,16774
[目的]研究稻壳为模板和硅源合成Ni-TiO2-SiO2对龙胆紫水溶液的吸附性能。[方法]以稻壳为原料合成可再生的染料吸附剂Ni-TiO2-SiO2,研究Ni-TiO2-SiO2对龙胆紫染料的吸附行为。[结果]吸附1 h后Ni-TiO2-SiO2对龙胆紫的吸附率可达90%左右;浓度为25 mg/L的100 ml龙胆紫染料水溶液中,当染料溶液的pH=8、吸附剂用量为0.07 g时,Ni-TiO2-SiO2的吸附效果最好。更重要的是Ni-TiO2-SiO2作为吸附剂可重复使用,并不会因为泄露造成二次污染。[结论]该研究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6.
凹凸棒土对Cd(Ⅱ)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瑞洪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221-14223
采用凹凸棒土对废水中的Cd(II)进行吸附试验,探讨了吸附时间、凹凸棒土投加量、废水中Cd(II)的初始浓度对吸附率的影响,探索最佳工艺条件;同时考察了酸化改性后凹凸棒土对Cd(II)的吸附性能,并分析了凹凸棒土对Cd(II)的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Cd(II)的初始浓度越高,吸附率越低;Cd(II)在浓度为20 mg/L、吸附时间60 m in、凹凸棒土投加量60 g/L时,去除率达到94.6%;盐酸改性后,Cd(II)在浓度为20 mg/L、吸附时间60 m in、凹凸棒土投加量40 g/L时,吸附率达93.5%,当凹凸棒土投加量为60 g/L时吸附率达98.2%;从拟合吸附等温线相关性系数来看,Langmuir方程能更好地描述吸附过程中凹凸棒土对Cd(II)的吸附。  相似文献   
67.
吡喹酮及其主要代谢产物在草鱼体内代谢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吡喹酮及其主要代谢产物在草鱼体内的代谢动力学规律。[方法]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研究淡水草鱼在单次口灌给药10 mg/kg剂量条件下,鱼体各组织中吡喹酮(PZQ)及吡喹酮一羟基代谢物(M1)的药动学差异。[结果]草鱼血浆、肠道、肝脏和肾脏内PZQ在各个时间点的药物浓度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PZQ在血浆、肠道、肝脏和肾脏的达峰时间分别为1.0、0.5、1.0和1.0 h,而药物峰浓度为0.41、0.45、0.72和0.44 mg/L,M1在血浆、肠道、肝脏和肾脏的达峰时间分别为48.0、0.5、6.0和48.0 h,而药物峰浓度为0.72、0.45、0.42和0.42 mg/g。这表明PZQ在草鱼体内吸收分布快,M1的达峰时间滞后于PZQ。二者达峰浓度相似表明M1是PZQ在草鱼体内主要代谢物。PZQ在血浆、肠道、肝脏和肾脏的消除半衰期(t_(1/2))分别为16.41、4.77、37.16和8.74 h,M1在血浆、肠道、肝脏和肾脏的消除半衰期(t_(1/2))分别为124、71、246和162 h,其消除半衰期明显比PZQ长,说明在鱼体中M1的残留时间比PZQ更长。[结论]在实际生产中,应注意对M1的检测。  相似文献   
68.
不同钾素施肥方法与技术对烤烟钾素吸收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为烟叶生产中促进钾素吸收、提高烟叶的钾含量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吉烟9号为供试品种,从钾素施肥方法和栽培方法2个方面进行田间试验,比较不同处理植株钾含量变化和其他化学成分含量变化,研究不同钾素施肥方法与技术对钾素吸收效应的影响。[结果]烤烟在不同的生育时期农艺性状有不同的变化,到成熟期处理5农艺性状最好,株高与对照差异显著;处理5根系活力旺盛,钾含量高于对照及其他处理。综合各化学成分含量比较,处理5各化学成分适中,各项指标最佳、效果最好;从不同处理对经济性状的影响看,处理5产值和均价均最高,与对照差异显著。[结论]合理施钾肥方法使烟叶产量与质量得到提高,烟叶总糖、还原糖含量增加幅度较小,烟碱含量降低,不同处理的钾含量整体比对照钾含量相对增加。处理5的施肥方法值得借鉴推广。  相似文献   
69.
不同生长年限紫花苜蓿钾吸收与积累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生长2、3、4、5、7年紫花苜蓿为试验对象,对紫花苜蓿钾的吸收、积累及其分配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紫花苜蓿全株钾含量随生育期的推移先降后升,随生长年限的增加而降低;紫花苜蓿各器官的钾含量总体上表现为生殖器官茎叶,叶中钾含量随生育期的变化先降后升,茎中钾含量则持续降低;不同生长年限紫花苜蓿植株体内钾积累速率的峰值均出现在现蕾期~开花期,成熟期植株体内钾的积累量总体上随生长年限的增加而降低;随着生育期的推移,叶中钾的分配比例不断下降,生殖器官中钾的分配比例持续上升,茎中钾的分配比例呈波动变化,成熟期茎、叶、生殖器官钾的积累量比例接近6∶1∶3。  相似文献   
70.
在施用等量紫云英条件下进行了不同化肥用量对早稻养分吸收和干物质积累影响的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翻压紫云英22500kg/hm2的条件下,早稻田可减少化肥用量20%~60%,但是以减少化肥用量20%的效果最佳,能有效促进水稻植株地上部对N、P、K养分的吸收与积累,同时有利于地上部干物质的积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