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4篇
农学   51篇
基础科学   1篇
  11篇
综合类   310篇
农作物   15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152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黄秋葵别名秋葵、黄蜀葵、羊角菜(椒)和羊角豆等,为锦葵科秋葵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非洲,埃及栽培较多,我国也有野生种。黄秋葵栽培容易,是一种优质、丰产的营养保健蔬菜.也是一种出口创汇型蔬菜。  相似文献   
122.
黄秋葵的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了黄秋葵的栽培技术,包括选择良种、整地施肥、播种定植、田间管理和采收等方面内容,以期为生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23.
引种试验结果表明,黄秋葵在云南保山市潞江坝怒江干热河谷区表现生长迅速、结果早、产量高、抗逆性强,具有较大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24.
研究密度和氮肥两因子对黄秋葵018和021品系叶片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总体来说,种植密度对黄秋葵叶片产量、茎杆产量和地上生物产量的影响呈现一致的规律.经显著性分析表明,018品系在高密度(即行株距40cm×30cm)下最佳,叶片产量达到3211.0kg/hm2,在低密度(即行株距60cm×50cm)次之,叶片产量达2860.6kg/hm2,中密度(即行株距50cm×40cm)最差;密度对021品系的差异不显著;氮肥对018和021品系叶片产量差异不显著;018和021品系的茎叶比随氮肥水平提高而变小.整体来说,生产上采用40cm×30cm的种植密度和375.0kg/hm2的氮肥水平可获得最大产量和最好的品质.  相似文献   
125.
黄秋葵细胞内含有丰富的果胶类多糖等次生物质,降低了从中提取总DNA的产量和质量。为了获得高质量的基因组DNA,采用改进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法进行提取,并对总DNA进行了纯度和浓度的鉴定。结果表明,改良的CTAB法可有效去除次生物质对DNA的干扰,降低DNA的粘稠度,样品DNA的质量和纯度较高,可用于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扩增等分子标记分析。  相似文献   
126.
对Owayadei(Abelmoschus esculentus L.)、Ladies finger(Abelmoschus esculentus L.)、golder kost(Abelmoschus esculentus L)、Esoyarido(Abelmoschus esculentus L.)等16份国外黄秋葵栽培种质进行ISSR分析,结果表明,选用14条引物扩增出162个DNA片段,平均每个引物可扩增出11.6条片段,其中多态性片段102个,占扩增总片段的62.96%。利用扩增结果进行遗传距离分析,构建了分子树状图,可以把16份材料划分为4个类群。  相似文献   
127.
秋葵是1年生草本植物,嫩荚脆嫩多汁、滑润不腻,是人们生活中喜欢的蔬菜。秋葵市场需求高,前景好,种植秋葵给农民带来了更好的经济收入。本文根据个人工作经验,对棚室秋葵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希望为种植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8.
129.
“吉秋葵1号”是通过系谱法,经过四年六代选育而成的常规品种系。吉林省地区5月中下旬采用露地直播的方式种植,该品种遗传性状稳定、整齐一致,平均株高1.5~1.8 m。叶片浅绿色,叶呈掌状3~5裂。花黄色,果型细长,商品果长10~12 cm,平均单果重10 g左右。种子灰黑色,球形,千粒重50~55 g。长势好,产量较高,可连续采摘60 d,亩产900~1100 kg。适宜在吉林地区栽培。  相似文献   
130.
黄秋葵的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黄秋葵,又名补肾草、秋葵和羊角豆等,为锦葵科秋葵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非洲热带地区,我国近几年引入,现各地均有少量栽培。黄秋葵以嫩果供食用,有凉拌、炒食、油炸和做汤等多种食法。嫩果含有丰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