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11篇
  免费   443篇
  国内免费   271篇
林业   900篇
农学   455篇
基础科学   65篇
  512篇
综合类   5105篇
农作物   328篇
水产渔业   92篇
畜牧兽医   1152篇
园艺   875篇
植物保护   641篇
  2024年   114篇
  2023年   276篇
  2022年   296篇
  2021年   303篇
  2020年   289篇
  2019年   323篇
  2018年   174篇
  2017年   228篇
  2016年   309篇
  2015年   283篇
  2014年   464篇
  2013年   394篇
  2012年   579篇
  2011年   603篇
  2010年   567篇
  2009年   540篇
  2008年   595篇
  2007年   453篇
  2006年   400篇
  2005年   363篇
  2004年   410篇
  2003年   284篇
  2002年   245篇
  2001年   270篇
  2000年   226篇
  1999年   180篇
  1998年   120篇
  1997年   118篇
  1996年   126篇
  1995年   102篇
  1994年   94篇
  1993年   78篇
  1992年   77篇
  1991年   79篇
  1990年   62篇
  1989年   53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通过温室控制试验,探讨生境变化对豚草生长的影响,以及与豚草入侵能力的关系;使用智能光照培养箱模拟不同海拔梯度的温度条件,探讨低温对豚草幼苗生长的影响;通过人工去叶的方式模拟天敌昆虫采食对豚草的生物控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豚草与丛枝菌根真菌共生增强了其适应不同土壤环境的能力。丛枝菌根真菌通过增加豚草的比叶面积,提高了豚草的资源获取能力,此作用在土壤有效氮含量低时更加明显,丛枝菌根真菌对豚草适应低氮生境有着重要意义。由于海拔升高导致环境温度降低,豚草幼苗的株高显著减少(P0.01),生物量在22.5~15.1℃差异显著(P0.01),15.1~9.4℃差异不显著,低温导致豚草幼苗生长缓慢,可能是限制豚草向北京周边高海拔地区扩散的重要环境因子之一。去叶处理对豚草的分枝数没有显著影响。去叶显著降低了豚草的生物量(P0.05),而在对照和碳素添加(1650 g·m-2)处理中对生物量没有显著影响。去叶后,剩余叶片的叶绿素测定值升高,豚草通过补偿生长增加了剩余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以维持必需的光合作用。据此推测,由于豚草具有较强的再生能力,8月份之前如果天敌采食没有达到一定强度,则不会形成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92.
1流行病学 鹅曲霉菌病是严重危害大鹅养殖的真菌性疾病。其主要病原有烟曲霉菌、黄曲霉菌、黑曲霉菌等。主要危害雏鹅,成鹅则为散发流行。该病全年均可发生,尤以梅雨期和刚收获的季节为甚。各种日龄的鹅均可感染,但5-18日龄幼雏发病率最高,死亡率也很高,以后随日龄的增加会逐渐减少,到1月龄以后基本停止死亡。也有个别情况,  相似文献   
93.
专业是高等学校的核心组成部分。高等农业院校要明晰专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因素,努力解决目前本科专业结构调整的趋同性、滞后性、盲目性和被动性等突出问题,本着"广适应、重协同、求特色、讲生态"的原则,采取"4321"策略,实现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4.
以‘秦美’猕猴桃为试材,分离纯化在贮藏过程中引起腐烂的主要病原真菌。采用形态学观察及核糖体rDNA-ITS(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区序列分析法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从腐烂猕猴桃中共分离出5株致病菌,对ITS区序列测序结果经GenBank数据库BLAST比对,A的ITS序列与Trichothecium roseum(EU552162.1)同一分支,支持率达100%;B的ITS序列与Fusarium tricinctum(AB587078.1)同一分支,支持率达99%;C的ITS序列与Penicillium expansum(AF330635.1)同一分支,支持率达99%;D的ITS序列与Colletotrichum boninense(KF819619.1)同一分支,支持率达99%;E的ITS序列与Botrytis elliptica(KJ638600.1)同一分支,支持率达100%。由形态学及ITS区序列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最终鉴定A为粉红聚端孢(Trichothecium roseum),B为镰刀菌属(Fusarium tricinctum),C为扩展青霉(Penicillium expansum),D为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boninense),E为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5种病原真菌中灰葡萄孢为主要致病菌。  相似文献   
95.
贵州省黔东南地区草地贪夜蛾寄生性天敌资源调查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 E. Smith)于2019年5月入侵贵州黔东南地区,严重威胁当地农业生态。黔东南地区丰富的生物资源是挖掘草地贪夜蛾自然天敌的重要基础。为明确黔东南地区草地贪夜蛾天敌的发生情况,2019年5月至7月,采用五点取样法对选取的3个地点开展调查。结果表明,草地贪夜蛾在黔东南地区的主要寄生性天敌有5类,分别为白僵菌属、绿僵菌属、茧蜂科、姬蜂科和黑卵蜂属昆虫,寄生率最高分别为45.50%、57.00%、3.00%、20.00%和12.50%,寄生草地贪夜蛾幼虫期4种天敌综合控制力最高达96.50%。本研究可为草地贪夜蛾天敌资源挖掘与利用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96.
采用硅胶柱层析的方法,对snef8菌株中的杀线虫活性物质进行了初步的分离,生物法测定各组份的杀线虫活性,减压浓缩有活性的组份制备粗提液.结果表明:菌液中的杀线虫活性物质主要集中于第8~第12号管中,其杀线虫活性接近于100%.此法不但可以除去部分杂质,提高粗提液的纯度,还可以应用制备型硅胶柱,大量制备富集粗提液,将其作...  相似文献   
97.
以野生连瓣兰和组培连瓣兰为试材,采用内生真菌分离鉴定、内生真菌与连瓣兰组培苗的共生培养以及制作石蜡切片对其菌根结构进行观察等方法,研究菌根真菌对连瓣兰生长的影响,并找出适合连瓣兰生长的菌根真菌。结果表明:从保山野外采集的12株连瓣兰中分离得到的10个菌株中,有3株适合与组培苗进行共生培养,分别是丝核菌属(Rhizoctoniasp.)、毛壳菌属(Chaetomiumsp.)、镰刀菌属(Fusariumsp.),其中丝核菌效果最佳,对无菌组培苗生长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并在无菌组培苗根部形成菌丝结。  相似文献   
98.
猪皮肤真菌病一旦感染较难清除,虽然不像其他疫病一样短时间造成较大的损失,但可以诱发其他疫病。而且是人畜共患病。猪皮肤真菌病是由多种致病真菌引起的皮肤病总称,俗称钱癣、脱毛癣、秃毛癣等。临床上以脱毛、脱屑、炎性渗出、痂块和痒感为特征。猪患了这种病后影响其休息,并且消耗能量。这种病一般较难治愈,因此对猪场危害较大。  相似文献   
99.
卢中科    李敏    丁贵杰 《西北林学院学报》2020,35(5):151-158
为了解不同外生菌根真菌的抗旱能力及机制,筛选具有较强抗旱性的优良菌株。选取琥珀乳牛肝菌(sp)、粘盖乳牛肝菌(sb)、橙黄硬皮马勃(sc)3种外生菌根真菌,采用液体培养和固体培养2种方式,利用PEG-6000模拟干旱条件,研究不同干旱胁迫程度对3种外生菌根真菌生长及生理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PEG-6000浓度下,sb菌丝生长速率一致,sp在0~21 d的菌丝生长速率较高,sc则在14~28 d才呈现速生期;轻度干旱胁迫(PEG-6000浓度为10%~20%)有利于sb和sp生物量的积累,增加sb对H+的分泌,并提高sb的SOD活性,降低sb的MDA含量,而sc的生长则受到PEG-6000的抑制;在PEG-6000处理下,3种外生菌根真菌的菌丝形态出现了不同程度损伤,随PEG-6000浓度升高菌丝形态损伤进一步加重,但sb菌丝形态结构完整度高于sp与sc。因此,轻度干旱胁迫利于sb的生长,3种外生菌根真菌抗旱性强弱为:sb>sp>sc。本研究结果可为外生菌根真菌抗旱机制的深入研究及抗旱菌种的筛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0.
圆圆  峥嵘  春蕾 《北方园艺》2017,(22):102-108
以大青山阳坡柄扁桃幼根及根围土壤为试材,采用Phillips和Hayman的染色、湿筛倾析-蔗糖离心及土壤理化因子常规测定方法,研究了不同坡位柄扁桃根围土壤丛枝菌根真菌(AMF)群落结构及其土壤理化因子,以期了解土壤理化因子对柄扁桃根围土壤AMF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坡位柄扁桃菌根侵染率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海拔的升高呈先升高后降低的现象。在不同坡位柄扁桃根围土壤中共分离出12属33种AMF,其中Funneliformis mosseae和Rhizophagus intraradices属于优势种。下坡位和中坡位AMF的孢子密度显著高于上坡位(P0.05)。下坡位种的丰度和Shannon-Weiner指数均显著高于中坡位和上坡位(P0.05)。AMF多样性主要受土壤理化因子全磷、pH、速效钾、速效磷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