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50篇
  免费   628篇
  国内免费   1417篇
林业   2010篇
农学   2046篇
基础科学   1503篇
  1499篇
综合类   12798篇
农作物   1063篇
水产渔业   1251篇
畜牧兽医   4024篇
园艺   2685篇
植物保护   816篇
  2024年   117篇
  2023年   376篇
  2022年   417篇
  2021年   527篇
  2020年   566篇
  2019年   630篇
  2018年   440篇
  2017年   576篇
  2016年   754篇
  2015年   911篇
  2014年   1595篇
  2013年   1348篇
  2012年   1891篇
  2011年   1757篇
  2010年   1544篇
  2009年   1689篇
  2008年   1895篇
  2007年   1443篇
  2006年   1318篇
  2005年   1382篇
  2004年   1347篇
  2003年   1496篇
  2002年   848篇
  2001年   843篇
  2000年   594篇
  1999年   388篇
  1998年   340篇
  1997年   360篇
  1996年   350篇
  1995年   289篇
  1994年   304篇
  1993年   250篇
  1992年   198篇
  1991年   217篇
  1990年   203篇
  1989年   189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50篇
  1986年   36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7篇
  1965年   8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27篇
  1953年   1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991.
温度对斯氏伞锥象生长发育速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7、20、24、28和32℃条件下,研究温度对防治柽柳的植食性昆虫斯氏伞锥象发育历期的影响。用线性方程拟合了斯氏伞锥象发育速率与温度间的关系式。用直线回归法计算出卵、幼虫、预蛹、蛹、产卵前期成虫及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依次为13.48、12.48、10.32、13.28、8.71和11.44℃,有效积温依次为:46.52、121.52、31.70、62.17、186.19和445.78日度。并推算出斯氏伞锥象理论年发生代数为3.24代。  相似文献   
992.
通过在不同水温中浸泡二化螟受害株(枯鞘、枯心或白穗株),检查二化螟各龄幼虫的逃逸比例和逃逸时间。结果表明,以35℃浸泡早稻枯鞘株86min,可使90%以上的1、2龄幼虫爬出水面,以30~35℃的水温浸泡早稻枯心株100min,可使90%以上的3~6龄幼虫爬出水面。枯心株中的1、2龄幼虫在25℃以上的水温中可全部从稻苗中逃逸出来,但3~6龄幼虫随着龄期的增加,逃逸出来的比例相应减少。晚稻白穗株中二化螟虫龄较分散,3~6龄均有,各龄幼虫浸出的比例均低于70%。  相似文献   
993.
瓜叶菊又名千日莲,瓜叶莲,千叶莲,因其叶形似黄瓜叶,故名瓜叶菊,为菊科千里光属多年生草本,通常作一,二年生栽培。原种产于非洲北部大西洋加那利群岛,喜凉爽通风,湿润的环境,生长适温10℃-15℃,如遇温度过高,茎长得细长,  相似文献   
994.
《吉林蔬菜》2006,(2):6-6
1症状猝倒病是西瓜苗期主要病害,特别是苗床育苗时最易发病,常引起成片幼苗受害而突然倒伏死亡。受害苗最初根颈部呈水渍状病斑,接着病部变黄褐色而干枯收缩,子叶尚未凋萎,幼苗即猝倒。2播前药剂处理首先用种子量0.3%的4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也可用种  相似文献   
995.
棚室黄瓜采用嫁接育苗可以克服土壤连作障害,防止根部病害发生,并能有效促进根系发育,提高根系耐低温能力,增强植株的抗病性。适于嫁接黄瓜的砧木主要有黑籽南瓜、日本杂交南瓜等,多采用插接法或靠接法,嫁接后要注意增温、保湿和遮光,以提高嫁接苗成活率。据试验,采用黑籽南瓜为砧木的黄瓜嫁接苗,当大棚温度低于6℃时,一周内未发生寒害,嫁接苗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效一般都在90%以上,总产量较自根苗提高20%以上。  相似文献   
996.
不同贮藏温度及包装对莲雾采后生理和贮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莲雾Syzygium spp.,是桃金娘科Myrtaceae蒲桃属植物。莲雾果实色泽美观,富含营养,果实除鲜食外还可加工成果汁饮料、果酱等产品。莲雾为热带水果,果皮极薄,果肉含水分多,不耐贮藏。本试验采用不同贮藏温度和包装处理莲雾果实,研究其对采后生理和贮藏品质的影响,对于解决莲雾果实的贮运问题,提高莲雾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97.
<正>大棚种植秋椒能延迟到元旦和春节上市。现将其田间管理技术要点简述如下:1温度调节一般9月下旬是缓苗期,栽后5~7天密闭大棚增温促苗活棵,棚内日温维持在30~35℃,夜温13℃以上。缓苗后应适当通风,使棚温保持在28~30℃,高于30℃应通风降温,低于25℃时停  相似文献   
998.
利用24孔培养板研究不同营养水平、pH值、温度和卵密度对夜蛾斯氏线虫侵染期幼虫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Ringer溶液中,无论卵密度高低,卵或初孵幼虫均很快死亡;在10%基本培养液营养水平条件下线虫的发育停滞在二龄阶段;20%~100%的基本培养液营养水平下,侵染期幼虫的形成比率同营养水平呈负相关,与线虫卵密度呈正相关;适宜线虫向发育期三龄幼虫发育的pH值为7~8,温度为20~25℃,高于或低于此pH值或温度范围均可促使侵染期幼虫的形成;夜蛾斯氏线虫在pH值小于5或温度高于30℃条件下会很快死亡。  相似文献   
999.
田发恩 《食用菌》2007,29(4):48-48
杏鲍菇又名刺芹侧耳,以具有独特的杏仁香味和菌肉肥厚似鲍鱼而得名。根据杏鲍菇出菇的适宜温度,在青海西宁地区栽培杏鲍菇,适宜出菇的季节春天为4—5月,秋天为9-10月,5—10月产品上市。青海省湟中地区具有生产反季节杏鲍菇的气候优势,年栽培面积在不断扩大,同时杏鲍菇易栽培、产量高。笔者通过几年的栽培试验,现已总结出了一套适合高寒地区日光温室杏鲍菇反季节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现将简单、实用的杏鲍菇反季节栽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00.
加工番茄种子发芽及苗期耐冷性差异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低温下种子发芽鉴定和苗期低温处理后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等方法,研究了9个加工番茄品种种子萌发期和幼苗期的耐冷反应。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对低温反应存在差异;种子萌发期耐冷性鉴定温度为15、20℃;低温下植株电解质渗透率、叶片细胞内可溶性糖含量均有上升;根据各品种种子发芽率、幼苗冷害指数、植株电解质渗透率、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综合评定,UC-82、里格尔、石番18号、红霸这4个品种抗冷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