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3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19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6篇
  18篇
综合类   191篇
农作物   16篇
水产渔业   80篇
畜牧兽医   148篇
园艺   20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521.
双歧杆菌广泛应用于益生菌发酵乳制品生产。本研究从广西巴马地区长寿老人肠道内定相分离得到一株乳双歧杆菌IU-100(IU-100),并对其进行了安全性和耐受性评价,以期了解乳双歧杆菌IU-100是否具有潜在的安全问题。结果显示,IU-100对多种抗生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未出现种属保守耐性以外的抗生素耐受性,耐性的转移风险低;并且IU-100在培养过程中不产生生物胺类物质。灌胃不同剂量的IU-100也未对小鼠的血常规和生化指标产生显著影响,无细菌移位现象发生。在耐受性评价中,IU-100展现了较良好的耐酸性、耐胆汁性。本研究结果表明,IU-100安全性较高,耐受性良好,具有成为优良益生菌的潜质,可应用于发酵乳制品等产品中,为促进我国现代奶业发展提供优良菌种资源。  相似文献   
522.
为探明引起彭水县某鲟养殖场杂交鲟(Acipenser baerii♀×A.schrencki♂)患病的病原,本研究从患病杂交鲟的腹水中分离出一株细菌(A20)。通过菌落形态观察、革兰氏染色、溶血性实验、生理生化特征、16S rDNA基因和gyrB基因序列分析对菌株A20进行鉴定,同时探究菌株A20的耐受性、毒力基因、半致死浓度和药物敏感性等生物学特性。结果显示:菌株A20鉴定为气单胞菌属(Aeromonas spp.)短杆状革兰氏阴性菌温和气单胞菌(A.sobria);菌株A20生长的最适pH为7,对温度和盐度的耐受力较强;该菌携带hlyA、ompA、alt、aer 4种毒力基因;人工回归感染实验结果表明菌株A20为导致杂交鲟患病的病原菌,LD50为1.37×107 CFU/mL;药敏结果表明,该菌对氟苯尼考、恩诺沙星等15种抗菌药物敏感。  相似文献   
523.
【目的】降低生活污水和畜禽养殖废水中兽药抗生素残留污染,为植物修复和人工湿地筛选较优去除兽用抗生素植物。【方法】选择4种常见水生植物(皇竹草Pennisetum hydridum、风车草Cyperus alternifolius、美人蕉Canna indica和梭鱼草Pontderia cordata)和3种常用兽药抗生素(阿莫西林、氟苯尼考和盐酸多西环素)构建水培试验体系,研究不同水生植物对水体环境中抗生素耐受性及去除效果。【结果】水培14 d后,4种供试植物对水体环境中的3种抗生素都有一定的去除能力,并且表现出抗生素低、中质量浓度(0~100μg/L)对植株株高和叶绿素含量具有促进作用,均高于对照;高质量浓度(大于100μg/L)则抑制生长,植株株高和叶绿素含量显著小于对照处理。100μg/L抗生素胁迫14 d后,各植株的去除效率最高,其中,对阿莫西林、氟苯尼考和盐酸多西环素去除效率最好的供试植物种类分别为皇竹草、美人蕉和美人蕉,去除效率分别为55.0%、56.2%和48.3%。【结论】在去除水体环境中的兽用抗生素时,本研究中4类植物对抗生素去除效率为美人蕉皇竹草梭鱼草、风车草。  相似文献   
524.
本研究在对葛氏长臂虾(Palaemon gravieri)进行不同温度和盐度骤变预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分组设置。温度骤变实验设置 1 个对照组(22 .0 ℃, 盐度 25)和 4 个处理组(14.0 ℃、18.0 ℃、26.0 ℃和 30.0 ℃, 盐度均为 25); 盐度骤变实验组设置 1 个对照组(25, 温度 22.0 ℃)和 4 个处理组(15、20、30、35, 温度均为 22.0 ℃); 不同升温实验设置 2.0 ℃/d、4.0 ℃/d、6.0 ℃/d 3 组, 记录葛氏长臂虾各时间点存活率, 并检测肝胰腺总抗氧化能力(T-AOC)、 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显示, 温度骤变实验中, 仅 30 ℃组存活率变化显著(P<0.05), 其 96 h 存活率低于 50.00%, 各处理组中 3 种抗氧化酶活性与 MDA 含量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 其中除 T-SOD 活性 96 h 仍高于对照组外, 其余各组均恢复至接近对照组水平; 升温实验中, 6.0 ℃/d 组存活率显著(P<0.05)降低出现于 27.0 ℃, 早于 2.0 ℃/d 与 4.0 ℃/d 组的 31.0 ℃, 且 6.0 ℃/d 组整体存活率下降快于另外 2 组, 根据 2.0 ℃/d 组存活率数据推算葛氏长臂虾半数存活温度为 31.6 ℃, 各实验组升温过程中抗氧化酶活性与 MDA 含量均呈现逐渐升高趋势, 且升高速率随着升温速率增大而加快, 但 3 种升温速率下 T-SOD、CAT 的最大值无显著差异, 而 T-AOC、MDA 最大值随升温速率增大而增加; 盐度骤变实验中, 各组葛氏长臂虾存活率均无显著差异, T-AOC 活性和 MDA 含量总体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 96 h 恢复至接近对照组水平, T-SOD 和 CAT 活性总体均呈现先短暂降低再升高, 而后再降低的趋势, 96 h 均低于对照组水平。结果认为, 温盐变化均会引起葛氏长臂虾体内抗氧化能力的显著变化(P<0.05); 而一定范围内的温盐变化对葛氏长臂虾存活无显著影响, 另外与降温和盐度变化相比, 升温变化对葛氏长臂虾存活率影响显著(P<0.05)。本研究旨在为葛氏长臂虾的繁养应用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525.
据《Scientia Horticulturae》的一篇研究报道(https://doi.org/10.1016/j.scienta.2022.110911),来自土耳其安卡拉大学的研究人员研究了梨属植物和榅桲作为梨的砧木对由体外生长、抗氧化和分子反应确定的缺铁黄化病的耐受性的影响。确定对铁高效吸收的砧木基因型对于在钙质土壤中成功种植梨非常重要。否则,长期使用含铁化肥防治缺铁黄化病可能对环境造成重大危害。本研究采用了Pyrus elaeagrifolia(AH-0和AH-1野生梨无性系)、P.communis(OHxF333)和榅桲(QA)在微嫁接中作为梨砧木.  相似文献   
526.
527.
茶树(Camellia sinensis (L.) O. Kuntze)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酸性(pH 4.0~5.5)土壤中,与大多数作物不同,它能够在高铝(Al)含量的土壤中存活,而且生长过程中需要吸收Al元素,因此被认为是一种能够超富集Al的植物。文章对茶树根部的Al吸收、Al在茎中的运输及叶片的贮存等相关过程进行了全面综述,同时分析了不同部位和细胞组成在Al富集方面的特性及茶树的多种Al耐受机制,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旨在为茶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