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9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19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6篇
  18篇
综合类   191篇
农作物   16篇
水产渔业   79篇
畜牧兽医   148篇
园艺   19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饲用干酪乳杆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一株干酪乳杆菌生长特性、泌酸能力、耐酸性、胆盐耐受性和抑菌能力进行研究,旨在为微生态饲料添加剂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干酪乳杆菌在24 h时菌体质量浓度达到最高值,在28 h时产酸量最高,pH在3.80左右维持稳定;干酪乳杆菌分别经pH 2.0和1.0%胆盐处理3h后存活率分别为81.29%、150.81%;该菌株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具有较好的抑菌性能,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7.47、18.53、16.36 mm.  相似文献   
42.
甘成叙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6):7168-7169
[目的]研究光唇鱼幼鱼对9种常用药物的耐受性。[方法]采用静水式试验方法,将光唇鱼幼鱼放在不同浓度的9种药物溶液中进行耐受性试验,对光唇鱼幼鱼的急性致毒效应特征和9种药物的安全浓度进行评价。[结果]光唇鱼幼鱼在9种药物溶液中1 h最高成活浓度分别为:食盐为10 000 mg/L,高锰酸钾为20 mg/L,甲醛为108 mg/L,硫酸铜为10 mg/L,氯氰菊酯为0.013 mg/L,伊维菌素为0.020 mg/L,阿维菌素为0.030 mg/L,辛硫磷为0.030 mg/L,水霉净为80 mg/L。光唇鱼幼鱼对各种药物的敏感性由高到低依次为:氯氰菊酯﹥伊维菌素﹥阿维菌素﹥辛硫磷﹥水霉净﹥硫酸铜﹥甲醛﹥高锰酸钾﹥食盐。[结论]该研究为高密度流动水体养殖条件下的鱼病防治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3.
刘爽  王宇欣 《安徽农业科学》2013,(14):6229-6230
简述了微肥的应用现状,重点介绍了美国土壤公司开发的微量元素肥料种植者2号的营养成分、肥料特性及施用效果。种植者2号肥料以天然矿物为原料,含有铁、锌、钼、铜、锰、硼、钴、氯等作物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种微量元素,具有酸碱耐受性、生物活性,所含矿物营养可直接被植物吸收利用。种植者2号不仅适用于传统农场、牧场及普通作物、转基因作物,也可用于有机认证农场与有机农作物的生产,对粮食作物、豆类作物、水果、林木、牧草、畜禽等均可实现较好的增产效果。实践证明,种植者2号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44.
为更有效地利用水生植物黄鸢尾处理牛场养殖废水,初步探明黄鸢尾净化牛场养殖废水过程中的关键影响因素,以不同稀释比例牛场废水水培黄鸢尾为研究对象,通过探究黄鸢尾的生长速率与稀释浓度的关系,分析黄鸢尾生长速率与各个污染物指标去除率之间相关性,研究黄鸢尾在牛场废水不同稀释浓度下的耐受性。结果表明:黄鸢尾作为水质净化系统中常见的植物,能有效降低牛场废水中的氮磷,净化水质。当牛场废水浓度高于T3水平(15∶1稀释)时,表现出生长受抑制,一周之后,黄鸢尾对COD、NH4+-N、TN和TP的去除率可以达到57.1%、59.49%、82.59%和72.39%,其中对TN、TP去除效果最为显著。研究表明,当牛场废水稀释之后,控制稀释比例在T3水平时,黄鸢尾生长不会受到抑制,对牛场粪污废水中的污染物表现出较好的消纳和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45.
【目的】测定津田弯孢C12(Curvularia tsudae C12)对重金属铅的耐受性,并分析相关的理化机制,为该菌在重金属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并丰富真菌重金属抗性机制理论。【方法】采用固、液两种培养方法,分别检测不同Pb~(2+)质量浓度(0,200,400,800,1 200,1 600,2 000 mg/L)胁迫下津田弯孢C12的生长状况,并依据菌丝体干质量计算铅对该菌的半效应浓度(EC_(50)),明确该菌对铅的耐受性;测定不同Pb~(2+)质量浓度胁迫下津田弯孢C12培养液的pH值和有机酸含量、菌丝体中的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含量,初步分析津田弯孢C12可能的铅耐受性机制。【结果】津田弯孢C12在所测Pb~(2+)质量浓度下均能生长,但相同Pb~(2+)质量浓度下液体培养的菌丝体干质量和EC_(50)(990.8 mg/L)均显著高于固体培养(P0.05);铅胁迫下(200~2 000 mg/L),津田弯孢C12菌落直径、菌丝体干质量和培养液pH值均显著(P0.05)低于不加铅(0 mg/L)的对照,而培养液中4种有机酸含量和有机酸总量及菌丝体内GSH含量均高于不加铅的对照,且草酸和柠檬酸含量显著(P0.05)高于酒石酸和苹果酸。随培养基中Pb~(2+)质量浓度的增加,菌落直径和菌丝体干质量呈逐渐降低的趋势;草酸含量先升高后稳定,在Pb~(2+)质量浓度800~2 000 mg/L时达到最大;酒石酸、苹果酸、柠檬酸的含量和有机酸总量都呈先升高后降低并趋于平稳,在Pb~(2+)质量浓度400~800 mg/L时达到最大值;培养液pH则呈先降低后升高并稳定的趋势,Pb~(2+)质量浓度为800 mg/L时培养液pH值最低;菌丝体内GSH含量逐渐上升,低Pb~(2+)质量浓度(200~1 200 mg/L)下显著低于(P0.05)高Pb~(2+)质量浓度(1 600~2 000 mg/L),而MDA含量则是先增加后降低再升高,但各个Pb~(2+)质量浓度下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津田弯孢C12对重金属铅具有较高的耐受性,其在液体振荡培养条件下的生长状况和铅耐受性均明显优于固体培养,改变形态以增加吸附表面积、分泌黑色素、积累GSH和有机酸,尤其是草酸和柠檬酸,可能是该菌减轻重金属铅毒害、具有较高铅耐受性的潜在机制。  相似文献   
46.
在酸性(pH值5)土壤中,铝毒害是制约农作物生产的主要逆境因子。铝毒通过抑制根系生长,影响作物对水分和营养物质的吸收,最终导致农作物产量下降。以大豆为试验材料,探讨铝胁迫下外源一氧化氮(NO)对铝毒害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不同铝浓度处理可抑制大豆根的生长及根尖伸长区细胞的伸长,且可诱发根尖丙二醛(MDA)和H_2O_2含量的升高;进一步研究结果显示,NO处理可显著缓解铝抑制的根生长及根尖伸长区细胞的伸长,且降低根尖MDA、H_2O_2含量,提升根尖抗氧化酶活性。表明NO可能通过提高根尖抗氧化能力来缓解铝胁迫对根尖伸长区细胞伸长的抑制,从而改善根系的生长。  相似文献   
47.
二氧化碳的捕获与储存(CO2capture and storage,CCS)是全球CO_2减排最重要技术战略,其存在CO_2泄漏的风险,会对周围农田生态产生重要影响。深入认识植物对高浓度CO_2的响应并筛选对CO_2的耐受植物,为CCS项目区农业生产决策提供参考数据。本文设置玉米对不同CO_2浓度的响应情形,选择株高、鲜重、干重、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_2浓度作为玉米耐受的观测指标。结果表明,当CO_2浓度为10 000、20 000μmol/mol时,玉米株高增高7%~12%,生物量增加10%~15%,净光合速率增加高达60%左右;当CO_2浓度为40 000、80 000μmol/mol时,玉米株高度减少9%~12%,生物量减少10%~17%,净光合速率减少35%~45%左右。一定程度CO_2浓度的增加,对玉米生长发育具有"施肥"效应;在更高CO_2浓度下,会抑制其生长发育,并未出现植株死亡的现象。通过CO_2耐受指数法(LCTI)计算得出,玉米可以作为地质封存CO_2泄漏的耐受植物。  相似文献   
48.
【目的】研究贪铜菌及其与含羞草(Mimosa pudica)形成的共生体对重金属铜污染的抗性,为重金属污染环境的微生物修复提供参考,丰富功能菌株资源库。【方法】自含羞草根瘤中分离得到菌株HXC-8,扩增该菌株的16S rDNA序列,对其进行鉴定,并对其进行生理生化特性测定,研究菌株HXC-8对重金属铜的耐受性及去除率。此外,设置接菌组(含羞草种子在HXC-8菌悬液中浸泡6 h、自然阴干1 h)和未接菌组(含羞草种子在蒸馏水中浸泡6 h、自然阴干1 h),将2组含羞草种子在Cu2+质量浓度分别为0,50,100,150,200,250,300,350,400 mg/L的混合营养液中培养,分析菌株HXC-8对铜胁迫下含羞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菌株HXC-8为贪铜菌属(Cupriavidus sp.)细菌,将其命名为“贪铜菌HXC-8”。生理生化特性测定结果显示,贪铜菌HXC-8为革兰氏阴性菌,能分泌活性较高的H2O2酶和淀粉酶,不产生纤维素酶,不适合在肉汁培养基上生长,在糖代谢过程中无混合酸发酵,属于快生型内生菌。随着Cu2+质量浓度的升高,贪铜菌HXC-8的生长受到了抑制,该菌对Cu2+的耐受量是0~150 mg/L。当Cu2+质量浓度为25~150 mg/L时,随着菌液中Cu2+质量浓度的增大,贪铜菌HXC-8对铜的去除率逐渐降低,其中Cu2+质量浓度为25 mg/L时,贪铜菌HXC-8对铜的去除率最高,为97.93%。在0~400 mg/L Cu2+胁迫下,随Cu2+质量浓度的升高,未接菌组和接菌组含羞草种子萌发率均无显著变化,但种子活力指数明显下降;未接菌组和接菌组含羞草幼苗鲜质量、根长、茎长及株高均明显降低。当Cu2+质量浓度为0~300 mg/L时,接菌组与未接菌组含羞草幼苗鲜质量、根长、茎长、株高均无显著差异;当Cu2+质量浓度为350~400 mg/L时,接菌组幼苗以上指标均明显大于未接菌组。【结论】贪铜菌HXC-8对铜具有一定的耐受性,能够降低环境中游离态的Cu2+,可减缓重金属铜对含羞草生长的胁迫。  相似文献   
49.
针对家装后居室甲醛的植物净化吸收问题,选用6种室内观赏植物进行了耐受力试验。测定了胁迫后6个时段的被试植物甲醛含量和在12 h后的生理指标。结果表明,6种试验植物均可作为去除净化室内甲醛的可选植物,在吸收总量上,常春藤虎尾兰绿叶吊兰绿萝芦荟长寿花,在单位叶面积吸收量上,常春藤绿叶吊兰虎尾兰芦荟绿萝长寿花,吸收效果上表现为常春藤最佳,绿叶吊兰和虎尾兰次之,绿萝和芦荟再次之,长寿花最弱。从各项生理指标来看,各植物均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一定的耐受性,通入甲醛12 h后的生理指标测定结果显示:芦荟耐受力较强,其次是虎尾兰、长寿花和绿叶吊兰,接着是常春藤,最弱的是绿萝。  相似文献   
50.
[目的]研究入侵植物紫茎泽兰对专食性天敌泽兰实蝇寄生的耐受性并探讨其入侵前后的生理响应,为紫茎泽兰的生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泽兰实蝇寄生后,于初现羽化窗时测量紫茎泽兰原产地(墨西哥)和入侵地(中国)种群叶片脯氨酸(Pro)、丙二醛(MDA)含量及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等生理指标;全部羽化后测定并计算紫茎泽兰的株高、总生物量、根冠比和比茎长等生长指标,比较分析泽兰实蝇寄生后不同种群紫茎泽兰的抗性和耐受性.[结果]在泽兰实蝇寄生条件下,入侵地紫茎泽兰的总生物量、茎生物量比和根冠比较原产地种群分别显著升高37.80%、15.38%和21.77%(P<0.05,下同);入侵地紫茎泽兰PAL、POD和SOD活性分别较原产地显著降低46.91%、46.60%和37.52%,而PPO活性与原产地紫茎泽兰无显著差异(P>0.05);同时,入侵地紫茎泽兰的Pro和MDA含量分别较原产地显著增加66.30%和145.08%.[结论]入侵后紫茎泽兰的资源分配策略发生改变,入侵地紫茎泽兰种群对泽兰实蝇寄生的耐受性增强,对泽兰实蝇的防御响应有所降低,防御策略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