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47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28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紫甘薯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葛文成 《蔬菜》2011,(10):9-10
紫甘薯富含人体所必需的硒元素,营养价值高,产品用途广,近年来颇受人们青睐,栽培面积不断扩大。笔者通过几年的栽培实践取得了一些经验,2010年每667m^2紫甘薯产量达到1750kg,因此将紫甘薯的栽培管理方法总结出来,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32.
基态原子在硒空心阴极灯光源的激发下,产生原子荧光,利用荧光强度与溶液中硒元素含量呈正比的关系,计算溶液中硒元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明干制北芪菇的营养价值,为新型食用菌北芪菇的开发利用和产业发展提供依据。【方法】根据GB/T 5009.5-2016《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等对北芪菇干制品的各营养成分进行测定,评估其营养价值。【结果】干制北芪菇中水分、灰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和粗多糖的含量分别为5.23%、8.46%、22.09%、0.88%、3.33%和8.38%,硒元素含量为2.03 mg/kg;氨基酸总量为39.68 mg/g,其中必需氨基酸总量11.07 mg/g,非必需氨基酸总量为28.61 mg/g;支链氨基酸与芳香族氨基酸的比值为0.66,鲜味氨基酸总量占氨基酸总含量为46.88%。【结论】干制北芪菇中蛋白质含量较高,脂肪含量较低,碳水化合物、氨基酸和硒元素含量较丰富,营养均衡,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和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34.
大麦芽苗是一种用途很广泛的植物,其营养价值较高,可用来榨汁作为饮料,也可作为冬季鲜饲料提供给奶牛。富硒大麦芽苗是一种可以快速和高效补充人体硒元素的食物,在大麦苗生产过程中,通过精准控制温度、湿度、水分等条件,并增加营养液硒元素浓度可以实现富硒大麦芽苗的规模生产。  相似文献   
35.
研究证明,硒元素在自然界的循环是由硒矿地层-土壤-水-大气-植物-动物-人类形成一个链条。人类从植物、动物和水中获取硒元素,动物从植物和水中获取硒元素,植物从土壤和水中获取硒元素,而土壤和水最终要从硒矿岩地层中获取硒元素。为探索农作物对土壤硒元素的吸收利用情况,对此我们结合富硒粮油、富硒果蔬、富硒生物有机肥开发项目开展了一系列调查和田间试验工作,并取得一些阶段性结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6.
为研究黑龙江省松嫩平原南部地区硒元素含量高的背景资源开发利用,以采集的土壤、农作物等样品分析测试获得大量的高质量、高精度的硒数据为主,对其在各类型土壤的含量特征进行了分析阐述,对影响土壤Se分布的主要因素及其赋存形式和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并研究其在土壤—农作物的迁移转化特征,评价土壤的硒元素丰缺及研究区产出农产品质量。结果表明:松嫩平原南部土壤硒含量为0.504mg·kg-1,表层土壤硒含量高于深层土壤,且不同相态硒含量与总量均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7.
在黑龙江省松嫩平原南部农业地质调查总体综合评价项目研究基础上,以松嫩平原南部1∶25万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区为研究对象,面积约8.29km~2,采集表层土壤、深层土壤、典型农作物(玉米、水稻、大豆)及对应根系土壤样品,进行硒元素的测试分析,并对分析结果信息进行系统处理研究,查明研究区内硒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对其在土壤中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阐述,并对硒元素的生态地球化学效应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松嫩平原南部表层土壤中硒含量为0.204mg·kg~(-1),达到了中等程度,在全国硒的地球化学分带中,处于低硒带分布区。大豆中硒元素的平均含量较高,反映大豆对土壤中硒元素的利用程度较高。玉米中硒平均含量最低,反应玉米对硒元素的吸收利用程度较差。松嫩平原南部地区居民硒摄入量处于极低水平,93%的居民硒摄入水平处于安全线以下,约53.5%人群处于缺硒状态。  相似文献   
38.
泰来县耕地土壤硒含量特征及空间分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研究耕地中土壤硒的含量特征及空间分布,选取黑龙江省产粮大县泰来县为研究区,以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成果为数据基础,采用多元统计、地统计和普通克里格插值等方法分析泰来县耕地土壤硒元素含量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表明:1)泰来县耕地表、深层土壤硒含量均值分别为0.155和0.056mg/kg,都低于黑龙江省土壤背景值,水田硒元素含量均值在表、深层土壤中都高于旱地;2)土壤硒含量除受成土母质的影响外,还与土壤有机碳、总氮、Fe_2O_3与Al_2O_3含量以及pH等有关;3)表层土壤硒含量较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中部,根据土壤硒含量分布状况,富硒地区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6.2%,研究区中部的六三一分厂、丰收村、六三良种场、河北村、六三二分厂、新建村、双山村、解放村和永发村等村耕地土壤硒含量较高,地累积指数表明土壤中生物毒性显著的重金属元素在研究区基本上不存在污染,可以在这些区域发展富硒农产品,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39.
硒在草地放牧系统“土壤-植物-动物”间的流动与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硒(Se)作为动物必需而容易缺乏的微量元素,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在草地放牧系统中,硒随着物质在土壤、植物和动物之间的转移而循环流动。本文从硒在放牧草地"土壤-植物-动物"间的含量、分布及功能等方面,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分析了硒在放牧系统中的循环流动特点。结果表明,硒在土壤、植物和动物中的含量分别为0.1~2.0、0.05~1.50和0.02~0.05mg·kg-1。受多种因素影响,硒在土壤、植物和动物之间的流动量存在较大差异且不稳定,导致放牧家畜往往容易出现硒元素摄入不足的现象。在合理的放牧制度下,采取适宜的施肥方式,补播对硒积累能力强的牧草品种,可有效增加草地放牧系统中硒的循环流动量,以缓解或解决放牧家畜缺硒的不利局面。  相似文献   
40.
硒(Se)是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人类主要通过植物和动物性食物摄取硒元素,而食物中硒的含量决定于土壤中硒的有效形式以及植物和动物对硒的吸收与积累。我国72%的地区都处于缺硒或低硒状态中,其中29%的地区含硒量小于0.02 mg/kg,属于严重缺硒地区。因此,提高食物中的硒含量十分必要。植物是人体吸收硒最丰富的来源,通过提高植物对硒的吸收从而提高人类饮食中的硒含量,对于缓解硒缺乏引起的人类疾病至关重要。硒生物强化是提高植物硒含量的最有效手段,植物硒生物强化技术是食品中硒富集的有效策略。目前,植物硒元素生物强化主要通过农艺管理以及现代分子生物技术等途径来实现。笔者系统综述了硒的重要性,硒的形态、土壤性质、植物的品种和种类等因素对硒有效性的影响,硒元素的生物强化途径及其应用前景,这可以有助于解决人类及其他动物缺硒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