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15篇
农学   39篇
基础科学   3篇
  15篇
综合类   430篇
农作物   143篇
畜牧兽医   64篇
园艺   188篇
植物保护   2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71.
番木瓜原产南美洲,与香蕉、菠萝同称为热带三大草本果树。我国主要产区在广东、广西、云南、福建及台湾等地。番木瓜整个生长发育过程都需要较高的温度,最适于年平均22~25℃的温暖地区栽培,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5~32℃,气温在100℃左右生长趋于缓慢。气温在50℃时幼嫩器官开始出现冷害,0℃时叶片枯萎。但气温超过350℃导致严重花性趋雄,引起大量落花落果,造成间断性结果。  相似文献   
72.
《广东农业科学》2006,(3):46-46
红铃番木瓜(穗中红48/马来红)是广州市果树科学研究所选育的番木瓜新品种,于2006年1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适宜我省中南部地区种植。该品种株型紧凑、矮壮,株高90~120 cm,比穗中红48矮30%以上。茎灰绿色,较细而韧。叶呈掌状缺刻,叶互生,叶片大,叶色浓绿。叶柄短而粗,叶柄  相似文献   
73.
74.
番木瓜存在雄株、雌株和两性株,花性和株性都很不稳定,在自然情况下能自行或借助蜂、蝇授粉而结果,甚至能单性结实,但多数品种存在自花不亲和现象,有一定自花亲和性的品种其自花结实率低于异花结实率。选择适宜的品种进行人工授粉,不仅能提高番木瓜的坐果率,还可以增加单果重。  相似文献   
75.
番木瓜“穗中红48”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番木瓜“穗中红48”高产栽培技术夏元熙(漳州市农科所363000)“穗中红48”具有岭南木瓜、中山菜瓜、泰国红肉三者的亲缘,因其高产、稳产、品质好、产酶量高,现有南方各省的主栽品种。该品种由广州市果树研究所培育。1989年获广州市农业技术改进二等奖,...  相似文献   
76.
木瓜凝乳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77.
台湾番木瓜引种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78.
番木瓜属大型草本植物 ,原产美洲热带、亚热带地区 ,现全世界热带、亚热带均有种植 ,我国引种已有 2 0 0多年历史 ,在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台湾及云南等省 (区 )都有种植。由于其生长快、投产早、产量高、结果期长的特点 ,以及木瓜蛋白酶在医药、食品、纺织、制革、饲料等工业中的广泛应用 ,因此番木瓜在各适宜栽培区的栽培技术研究有了不少报道。番木瓜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早有零星种植 ,但未曾大面积种植过 ,也未曾对其作过任何研究。西双版纳地区属大陆性气候 ,干湿季明显 ,年均温2 1 7℃ ,年降雨量 16 0 0mm左右 ,是番木瓜的适宜…  相似文献   
79.
80.
诱导剂对番木瓜环斑病毒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水杨酸、茉莉酸甲酯和壳聚糖对番木瓜环斑病毒病的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的影响,在番木瓜上喷施不同浓度的诱导剂,然后在叶腋处接种番木瓜环斑病毒,观察和记录番木瓜的病情指数,计算其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诱导剂提高了番木瓜对环斑病毒病的抗性,其中水杨酸的效果优于茉莉酸甲酯和壳聚糖.水杨酸、茉莉酸甲酯和壳聚糖的最佳施用浓度分别为50 mg/L、0.05 mmol/L和1%,最佳防治效果则分别为77.19%、53.11%和22.95%.水杨酸、茉莉酸甲酯、壳聚糖与对照之间的防治效果差异极显著,3种诱导剂在最佳浓度下防治效果差异极显著.50 mg/L水杨酸对番木瓜环斑病毒病防治效果最佳,在生产上施用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