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8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130篇
林业   124篇
农学   144篇
基础科学   71篇
  128篇
综合类   742篇
农作物   82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97篇
园艺   124篇
植物保护   6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114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为了研究秸秆还田下作物的最佳水肥量,通过布设大田试验在秸秆还田下调控冬小麦灌水时期、施肥时期的灌水量和施肥量,探讨秸秆还田下灌水及施肥对冬小麦叶片气孔形态特征及其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在相同灌水时期增加灌水量能导致拔节期的近轴面气孔面积的增加,且远轴面气孔宽度及气孔形状指数增加,远轴面气孔周长减小;然而,减小灌水量将造成拔节期近轴面气孔密度和远轴面气孔形状指数的增加,在生长后期适当延长灌水时间可以降低近轴面的气孔密度。②在生长初期(拔节期+抽穗期)减少施肥量将导致拔节期叶片近轴面气孔密度和面积的增加;然而,增加施肥量却造成生长后期(灌浆期+成熟期)远轴面气孔面积和宽度的增加。③在越冬期施肥较多、拔节期施肥较少的处理下,冬小麦叶片气孔的空间分布格局更加规则。研究结果有助于探索秸秆还田下冬小麦的最佳灌水和施肥措施,为提升黄淮海平原农业水资源短缺区的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和粮食产量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2.
短期干旱胁迫下棉花气孔表现及光合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气孔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有助于了解气孔调节真实行为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本研究以‘国欣9号’为供试棉花品种,在人工气候室利用营养液培养,设置加入PEG-6000浓度为0(对照)、1.5%、3.0%和4.5% 4个处理,处理后1~7 d每隔1 d连续测定其气孔形态、光合和叶绿素荧光指标。结果表明:加入PEG-6000 1 d后,随着处理进程的延长,棉花叶片水势、气孔长度、宽度和开度、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胞间CO2浓度(Ci)、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Yield)均呈下降趋势,气孔密度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呈上升趋势;不同处理之间,随着干旱胁迫程度增加,也表现出相似趋势。处理后5 d和7 d,与正常处理相比,1.5%、3.0%和4.5%处理棉花气孔长度、宽度、水势、PnGsTrCi均差异显著(P<0.05),气孔长度降低幅度最小(1.17%~2.61%),Gs降低幅度最大(61.62%~69.09%),Tr降低幅度为37.62%~67.48%。相关分析表明,棉花气孔长度、宽度和开度之间极显著正相关(P<0.01),气孔宽度和气孔密度不相关。气孔长度、宽度和开度与Pn和Yield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NPQ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GsTrFv/Fm相关不显著。综上,棉花在PEG-6000诱发干旱后,通过降低气孔开度和增大气孔密度降低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叶绿素荧光指标Yield和NPQ比Fv/Fm对干旱更敏感。  相似文献   
143.
Penman-Monteith模型模拟Venlo型温室黄瓜植株蒸腾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准确模拟温室作物蒸腾对于制定科学合理的灌溉制度及温室环境调控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基于2017年秋冬季和2018年春夏季Venlo型温室黄瓜生育期内微气象数据、黄瓜生长发育指标和植株蒸腾,对Penman-Monteith(PM)模型中关键参数—冠层阻力和空气动力学阻力进行研究。通过分析黄瓜叶片孔阻力与温室内气象因子的响应关系,构建了由黄瓜有效叶面积指数及叶片孔阻力模拟冠层阻力的子模型;采用基于风速的Perrier对数法和基于温室对流类型的热传输系数法计算温室内低风速环境下的空气动力学阻力,并评价不同方法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叶片孔阻力与太阳辐射呈指数关系(R~2=0.89),可通过观测温室内太阳辐射计算黄瓜叶片孔阻力;应用热传输系数法确定空气动力学阻力时,温室内对流类型绝大多数时间为混合对流;2种方法计算的温室内空气动力学阻力变化幅度均较小,Perrier对数法计算的春夏季和秋冬季空气动力学阻力平均值分别为388和383 s/m,热传输系数法计算的空气动力学阻力平均值分别为141和158 s/m;基于2种空气动力学阻力计算方法,PM模型模拟的植株蒸腾与实测值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但采用Perrier对数法计算空气动力学阻力时,PM模型低估了植株蒸腾,春夏季和秋冬季拟合线斜率分别为0.87和0.91;而采用热传输系数法计算空气动力学阻力时,PM模型可更准确的模拟该地区温室黄瓜植株蒸腾,春夏季和秋冬季拟合线斜率分别为1.00和0.94,R~2分别为0.91和0.95,均方根误差分别为46.15和12.45 W/m~2。该研究结果为实现PM模型在Venlo型温室环境的准确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4.
玉米荫蔽对大豆光合特性与叶脉、气孔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究在玉米-大豆套作模式下,玉米大豆共生期内玉米荫蔽对大豆光合特性及叶脉、气孔特征的影响。方法 在自然光照射下采用两因素完全随机盆栽试验,以强耐荫性品种南豆12和弱耐荫性品种桂夏3号为研究对象,设置T1(2行玉米间隔2行大豆套作)、T2(1行玉米间隔1行大豆套作)和CK(净作大豆)3种空间配置,探究不同处理下大豆光合参数、叶脉和气孔特征参数对光环境的响应。结果 与净作相比,玉米荫蔽下大豆冠层的远红光光谱辐照度显著增加,T1、T2处理下的光照强度分别降低48.62%和77.39%。在玉米荫蔽下大豆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叶脉密度和气孔密度显著低于CK(P<0.05),且下降幅度都随着荫蔽程度的增加而增加(由T1到T2处理)。与CK相比,T1、T2处理下南豆12的净光合速率分别显著下降41.00%、44.15%,桂夏3号的净光合速率分别显著下降44.62%、47.93%;南豆12的气孔导度分别显著下降29.19%、39.69%,桂夏3号的气孔导度分别显著下降26.83%、49.50%。同时,南豆12的叶脉密度在T1、T2处理下分别比CK显著下降14.99%、20.01%,气孔密度分别下降12.79%、18.27%;桂夏3号的叶脉密度在T1、T2处理下分别比CK显著下降10.38%、27.62%,气孔密度分别下降15.77%、22.46%。此外,大豆的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叶脉闭合度、气孔密度、叶脉密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与叶脉间距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叶脉密度与气孔密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玉米荫蔽下,南豆12的叶脉密度、叶脉长度、叶脉闭合度、叶脉间距都显著优于桂夏3号。在荫蔽程度更高的T2处理下,除蒸腾速率和叶脉闭合度以外,强耐荫性品种南豆12的光合、叶脉和气孔各参数的变化幅度都小于桂夏3号,且净光合速率更高。结论 在玉米-大豆套作的种植模式中,大豆冠层光环境、叶脉和气孔特征的变化会影响大豆的光合能力,但不同耐荫性大豆品种的叶脉、气孔特征对荫蔽的响应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45.
扁核木光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Li-6400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扁核木的光合特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扁核木叶片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最高峰分别出现在10:00和15:00,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叶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的日变化趋势与光合速率相似,呈双峰曲线。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影响光合作用的主导环境因子为光合有效辐射和相对湿度。扁核木光合作用的光饱和点和补偿点分别为1020μLmol&#183;m^-2&#183;s^-1和23.8μLmol&#183;m^-2&#183;s^-1,表观量子效率为0.0569;CO2饱和点和补偿点分别为1330μLmol&#183;mol^-1和54.7μLmol&#183;mol^-1,羧化效率为0.0724;光合作用最适温是24.9℃。扁核木净光合速率的季节性变化也呈双峰曲线。  相似文献   
146.
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升高对小麦冠层微气候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农田开放式CO2 浓度升高 (Free-air CO2 Enrichment,简称FACE)系统平台,于小麦拔节-成熟期进行作物冠层微气候要素的连续观测.结果表明:FACE条件下叶片气孔导度低于对照,倒一、倒二、倒三叶的气孔导度比对照平均分别减少了28%、32%和26%,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由于叶片气孔导度降低使得蒸腾降温作用减弱,导致白天FACE条件下小麦的冠层温度升高,开花-蜡熟期平均升高0.77℃,抽穗后最高达1.58℃;FACE系统中,白天小麦冠层内部空气温度比对照高0.12~0.98℃(最大差值),冠层顶部空气温度高0.03~0.7℃(最大差值),但冠层空气湿度均低于对照,冠层中部空气湿度最低差值在-0.3~-7个百分点;FACE处理对小麦冠层上方净辐射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47.
手工电弧焊时,横焊缝易产生气孔缺陷。焊缝的表面和内部出现气孔的倾向较平焊缝、立焊缝大。文章将气孔产生的原因和防治措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8.
[目的]探索影响绣球切花采后水分平衡及品质的因子,以期为绣球切花采后保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目前市场流行的10个绣球切花品种为试验材料,于盛花期(50%小花开放)采收绣球切花,对其采后瓶插寿命及瓶插过程中鲜重变化、水分平衡变化、气孔密度、气孔开放率、萼片角质层厚度及木质化程度进行测定分析.[结果]不同绣球切花品种瓶插寿命差异显著(P<0.05),寿命最长达24.00 d(绿焰),最短为16.33 d(珠儿);鲜重变化率负值最早于瓶插后第3 d出现(瑞丽和钻石),最晚于第15 d出现(绿焰),鲜重变化率负值出现越晚的品种瓶插寿命越长;绣球切花瓶插期间的吸水量和失水量变化趋势一致,表明失水产生的蒸腾拉力是吸水的主要动力;不同绣球切花品种的气孔密度、气孔开放率和角质层厚度差异明显,气孔开放率总体呈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瑞丽和阿利阁除外),其差异与瓶插寿命无相关性,气孔密度和角质层是影响其水分蒸腾的两个主要方面;角质层发达的绣球切花品种寿命较长,品种热恋、绿焰和珊瑚的角质层厚度最大,分别为1.65、1.50和1.56μm,也是瓶插寿命长的品种,角质层厚度最小的珠儿(0.86μm)瓶插寿命最短;角质层不发达的绣球切花品种的瓶插寿命则受气孔的影响较大,即角质层不发达的品种中,狂想曲气孔密度较大,为24.06个/mm2,其瓶插寿命(17.67 d)短;小夜曲的气孔密度最小,为11.22个/mm2,其瓶插寿命(23.00 d)却较长;供试的10个品种萼片已具有一定程度的木质化,但品种间无明显差异.[结论]水分亏缺是影响绣球切花采后寿命的主要因子,蒸腾是影响水分平衡的关键因子,角质层厚度和气孔密度的差异是不同绣球切花品种盛花期采收时采后寿命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9.
瘤胃臌气是因为反刍动物采食了大量易发酵的饲料,产生大量气体或因其它原因造成瘤胃内气体排除困难,气体在瘤胃内迅速聚集,膈与胸腔脏器受到压迫,引起呼吸与血液循环障碍,甚至窒息的一种病症,是反刍动物常见多发病之一.近年来,笔者采用顺气孔插枝疗法治疗牛急性气滞性(非泡沫性)瘤胃臌气多起,疗效达90%以上,现予报道,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50.
通过对生长在植被砼上的5个狗牙根栽培种叶上表皮细胞观察,比较不同栽培种的长细胞、短细胞和气孔的长、宽、长宽比及密度.结果表明:南京狗牙根的长细胞最长,宽最短,气孔的长宽和气孔密度最大,佳宝最小且均存在显著差异;短细胞长和宽分别以佳宝和040459/680最大;5个栽培种气孔的长宽比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