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02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122篇
林业   127篇
农学   191篇
基础科学   15篇
  86篇
综合类   1292篇
农作物   116篇
水产渔业   104篇
畜牧兽医   1680篇
园艺   186篇
植物保护   81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147篇
  2013年   146篇
  2012年   216篇
  2011年   229篇
  2010年   194篇
  2009年   250篇
  2008年   257篇
  2007年   209篇
  2006年   268篇
  2005年   288篇
  2004年   171篇
  2003年   217篇
  2002年   151篇
  2001年   128篇
  2000年   109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22.
白细胞介素是由免疫活性细胞产生的一类细胞因子,这类细胞因子在参与机体免疫功能的调节上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一部分白细胞介素已通过基因克隆表达生产,其中基因工程白细胞介素-2(以下简称白细胞介素-2)是由大连三仪生物工程研究所研制的一种生物药品。为进一步观察和验证白细胞介素-2在临床上对家禽免疫所发挥的作用,特委托辽宁省动物保健中心做以下试验。试验分别在非免疫鸡群进行新城疫和禽流感免疫时加上白细胞介素-2并设置试验对照,以观察差异。在鸡群进行相应免疫1周后开始监测相应抗体,以间隔1周的时间连续监测5次,试验组禽流感免…  相似文献   
23.
24.
对基因工程化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硫氧还原蛋白(Thioredoxin)融合蛋白SS-N/X和SS-N/S的表达产量、水溶性、Triton X-100对SS融合蛋白水溶性的影响、包涵体的溶解和复性特点以及SS的抗原性与免疫原性等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30℃的低温下用IPTG诱导表达,SS-N/X融合蛋白主要以可溶性形式存在,占75.8%,色涵体仅占24.2%;而SS-N/S融合蛋白则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占81.1%,可溶性蛋白仅占18.9%;32C载体(pEG-32C)蛋白则居二者之间,可溶性蛋白与包涵体大约等比例出现。SS-N/S在低温下诱导可超量表达SS融合蛋白,其表达量约占菌体总蛋白的40.94%。0.5% Triton X-100对融合蛋白的不溶性有非常显著的影响,几乎可使所有的SS-N/X融合蛋白和大部分SS-N/S融合蛋白及32C硫氧还原蛋白变成水溶性的。32C硫氧还原蛋白包涵体在尿素中的溶解度明显高于SS-N/S包涵体,2mol/L尿素可使近一半的32C硫氧还原蛋白包涵体溶解,而SS-N/S包涵体只有27.5%溶解;但在5mol/L尿素时,两者均可基本全部变为可溶性的。在SS融合蛋白包涵体溶解时加入还原剂二硫苏糖醇,可明显降低SS的抗原性。SS融合蛋白(水溶性融合蛋白和复性后的包涵体)具有良好的SS抗原性和免疫原性。由SS融合蛋白与弗氏不完全佐剂制成试验用疫苗,免疫BALB/c小鼠、仔猪和羔羊等动物,可显著提高免疫动物的增重。  相似文献   
25.
一、立项依据(含研究意义、现有研究状况分析)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又由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和生殖道的疾病,近几年,由于传染性支气管炎血清型和变异株很多,现有的疫苗免疫效果不够理想,临床上时有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发生和流行,利用基因工程疫苗进行免疫预防是一个  相似文献   
26.
用大肠杆菌K99-F41基因工程亚单位苗以两种剂量分别免疫接种怀孕母牛和怀孕母羊,待其所产幼畜吃过初乳后,经口灌服幼畜腹泻的强毒活菌,犊牛500亿/头,羔羊250亿只。结果,正常免疫剂量组,犊牛腹泻病率为19%,死亡率为零;羔羊腹泻发病率为15%,死亡率为5%。  相似文献   
27.
基因工程研究已在高等植物中广泛开展,尤其对重要经济作物如水稻、玉米、大豆等的品种改良不断取得可喜成果。在藻类中基因工程起步较晚。Rochaix和Van Dillewjin于1982年第一次报道了对单细胞衣藻以质粒为载体进行的基因转移[Rochaix等,1982];Veeck等于1987年以蓝藻为材料进行了基因转移的研究,Boynton等于1988年以衣藻为材料成功地得到了转基因藻株[王素娟.1994]。  相似文献   
28.
光合细菌蛋白饲料研发与应用浅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光合细菌简称PSB,广泛存在于水域及土壤中,包括似真细菌的红螺细菌、绿硫细菌、着色细菌及似藻的蓝细菌。光合细菌的共用特点是含有光合色素,能利用光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质。光合细菌含有60%以上的蛋白质以及多种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B2、叶酸、生物素的含量是酵母的几十倍。此外,含有生物活性物质,如辅酸Q10、抗病毒物质及促生长因子等。将光合细菌应用于畜牧水产业,已越来越显示出其对动物生长、疾病预防等方面的多功能前景。  相似文献   
29.
理想株型两系法亚种间杂交组合的培育成功与应用,标志着栽培稻种内部资源间遗传信息的交流及配组变得相当容易、栽培种资源的利用已趋饱和。要在亩产800Kg的高平台上取得水稻育种的新突破,种质创新是基础。因此,必须拓宽资源利用范围,转移远缘物种有利性状基因,创新水稻种质。而利用远缘资源创制水稻新种质,必需采用基因工程等分子技术。  相似文献   
30.
1基因工程作物籽实(谷物、豆类、菜籽等)及其副产品中,磷的贮存形式是植酸磷,含量高达1%~3%,占植物总含磷量的60%~80%。然而单胃动物却缺乏能分解植酸的酶而无法利用这些磷,既造成饲料中磷的浪费,满足不了动物机体生长需要,又导致大量的磷排放,污染环境。现已研究清楚,且合成植酸酶的微生物有枯草芽孢杆菌、假单孢杆菌、乳酸杆菌、酵母、曲霉、隔孢伏革菌等,其中以曲霉属中的黑曲霉活性最高。目前已分离克隆了十几个植酸酶编码基因,将该基因进行扩增后整合到曲霉菌表达载体,重组的植酸酶基因表达水平高于常规植酸酶生产菌株或野生型菌株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