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4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4篇
  1篇
综合类   67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17篇
畜牧兽医   55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51.
凡属工厂化育苗,都具有高效率、高产量的特点,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必须摆脱“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为防止育苗期间雨水入池降低池水盐度,保持池水温度恒定,制造一个人工小气候室的环境,不使直射阳光影响幼体成活,在育苗池上要设顶蓬很有必要。特别是用人工越冬的亲虾育苗,产卵时间比自然亲虾早得多,当自然温度尚未回升至幼体发育的适宜范围时,而育苗时间又值南方春雨季节,采用兼具保温、防雨作用的顶莲,对于育苗成败,有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52.
《淡水渔业》1977,(7):31-32
烟台地区东部,气温和水温回升较内陆地区晚,使人工繁殖季节推迟,增加了培养大规格鱼种的困难。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自1973年9月开始进行温泉养鱼试验。经过几年试验证明,利用温泉热水提高水温,可以促进亲鱼性腺发育,提早催产孵化鱼苗,  相似文献   
53.
李正民 《淡水渔业》1975,(10):26-26
内蒙古地处高寒,一年中冰冻期长,鱼类生长期短。由手气温和水温回升较晚,使家鱼人工繁殖季节推迟,在正常情况下,七月份才是主要繁殖季节,这在我区苗种池塘数量不足的情况下,培育一般规格的鱼种很不利,要求培育大规格鱼种更为困难。  相似文献   
54.
<正>据最新消息,近日北方地区猪价明显回升,东北、华北、华东大部份地区猪价已攀升至11元/kg;而四川和两广部份地区受高热病疫情影响,猪回升缓慢。综合有关资料和信息分析研判,我们认为供需平衡转瞬即至,下半年生猪行情将稳步回升。由于玉米价  相似文献   
55.
在河北黑龙港生态区,棉花是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40~47万km2,其中盐碱地棉面积较大。土壤盐碱、瘠薄、冷旱是盐碱地棉低产的主要原因。棉花发芽出土时耐盐碱能力最弱,而此时盐碱地地温低、回升慢,积盐重,表土板结,对棉苗全齐壮极为不利。棉花开花期以后,植株抗盐碱能  相似文献   
56.
一、危害症状小麦幼苗期即开始发病,但症状不很明显。拔节后症状逐渐明显。最初在叶片、叶鞘、茎秆上发生银灰色条纹,以后条纹隆起呈灰黑色,麦皮随即破裂散发出大量黑粉状的冬孢子。受害植株分蘖增多,叶片卷曲,植株矮小,是正常株  相似文献   
57.
<正>龟在冬眠期间的饲养管理非常重要,饲养者必须凭借对龟的了解和自己的判断能力来判断自己的龟是否具备冬眠的条件。任何形式的冬眠对于龟的健康来说都是一种十分"严酷"的考验。因  相似文献   
58.
雏鸡是指鸡从出壳到6周龄,处于保温育雏阶段的幼鸡。雏鸡由于体质较弱,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差,容易受到外界条件的影响。育不好雏鸡,养鸡业就失败。春天气候干燥,气温回升,光照时间较长,雏鸡易成活,因而春季是进雏的黄金季节,但育好春雏还必须抓好几个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59.
回顾了2005年太湖县水稻稻疫病的发生情况,分析了稻疫病回升的原因并提出了其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60.
我区桑蚕种生产防治微粒子病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郑焕生 《广西蚕业》1997,34(1):31-33
近年来,微粒子病对我区的蚕种生产威胁很大,1993年各蚕种场生产普通种795780张,超毒淘汰蚕种47803张,淘汰率6%。1994年生产蚕种603037张,超毒淘汰133990张,淘汰率22.21%。1995年生产蚕种922342张,超毒淘汰127510张,淘汰率13.82%。1996年生产蚕种572204张,超毒淘汰31872张,淘汰率5.57%。由于受微粒子病严重危害,不少蚕种场在经济上蒙受巨大的损失。虽然几年来备蚕种场在防微工作上,都做了大量工作,从全区来说,病毒逐步下降,但是在1996年秋各场生产蚕种190589张,超毒淘汰26047张.淘汰率达13.76%,病毒又有所回升,且有蔓延趋势,出现制种批或段超毒的蚕种场较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