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2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05篇
林业   16篇
农学   23篇
基础科学   2篇
  14篇
综合类   387篇
农作物   33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582篇
园艺   62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3年   1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为探讨硝基苯对小鼠肾的毒性作用,采用灌胃法对试验小鼠用硝基苯进行染毒,染毒剂量分别为26、52、105mg/kg,每天染毒1次,共30d。于末次染毒后第2d将小鼠脱颈处死,立即取出肾通过相应处理用于抗氧化指标检测及显微和超微结构的观察。结果,染毒小鼠主要表现为近曲小管上皮细胞不同程度水样变性,线粒体肿胀,脊断裂;内质网脱核糖颗粒;细胞核发生形变;肾小球血管内皮细胞肿胀,血管扩张;随着染毒剂量的加大,肾和血清中MDA含量逐渐升高,SOD和GSH—Px酶活性不断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结果表明,硝基苯能够诱发小鼠肾细胞发生氧化胁迫,并诱导细胞凋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2.
人白细胞抗原 -B2 7( HLA-B2 7)与强直性脊柱炎 ( AS)有强相关性 ,为构建 AS动物模型以用于其发病机理和治疗的研究 ,将 HLA-B2 7基因与 β2 -微球蛋白基因等量混合后 ,利用显微注射技术注入昆明小鼠的1 3 70枚受精卵中 ,再将注射后存活的 1 0 50枚卵移植到 58只假孕母鼠体内 ,产仔 97只。PCR检测上述 97只转基因仔鼠 ,结果 2 7只为阳性。Southern blotting检测上述 2 7份 PCR阳性小鼠的基因组 ,结果 8只为阳性 ,表明已成功地建立了 HLA-B2 7转基因小鼠  相似文献   
993.
选40只20 g左右的健康昆明种小白鼠,随机分为4组。1组饲喂基础日粮;2组在基础日粮中以硫酸铜的形式添加铜10mg/kg;3组在基础日粮中以氧化铜的形式添加铜10mg/kg;4组在基础日粮中以纳米氧化铜的形式添加铜10mg/kg。采用全收粪法,研究纳米氧化铜对小白鼠铜表观消化率的影响。结果显示,硫酸铜组、氧化铜组、纳米氧化铜组小白鼠铜的表观消化率分别为54.74%、48.30%、71.88%,纳米氧化铜组铜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硫酸铜组(P〈0.05),极显著高于氧化铜组(P〈0.01)。试验表明,与添加硫酸铜和氧化铜相比,日粮中添加纳米氧化铜能提高小白鼠铜的表观消化率。  相似文献   
994.
将体外培养的小鼠囊胚分别施以38℃温和热应激和40℃强烈热应激处理1、2和3 h,然后在37℃正常培养条件下分别恢复3、2和1 h,用体视显微镜观察囊胚孵出率以及经38℃和40℃诱导热应激后囊胚的孵出率,用Western-blot技术检测小鼠囊胚HSP72的表达。结果,38℃热应激处理2 h时,HSP72表达量达到最高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显著;40℃热应激处理3 h时,HSP72表达量达到最高水平,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38℃热诱导2 h囊胚孵出率最高,与40℃强烈热应激处理2 h组差异显著。结果表明,热诱导组囊胚孵出率与38℃热应激组囊胚HSP72的表达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95.
小鼠发情周期观察与最佳超排时期的确定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实验以阴道涂片的方法观察ICR小鼠不同发情周期阴道上皮细胞的变化类型,并同时记录其外阴部的特点,根据小鼠不同发情周期所表现出的阴部特点依次将其分为发情前期(实验1组)、发情期(实验2组)、发情后期(实验3组)、间情期(实验4组)4个实验组别。超排处理后比较不同实验组与对照组(发情周期未观察小鼠)的超排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处于阴道口紧闭的间情期和外阴略肿胀呈粉红色、阴道口开张、腔内浆液性液体较多的发情前期小鼠在超排成功率、每只小鼠平均可用胚胎数上均好于对照组和其他组别。  相似文献   
996.
AIM: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sucking porcine liver extracts (LE) and doxorubicin (DXR) on BEL-7402 hepatoma cells in the renal capsulae of BALB/c nude mice. METHODS: Histo-cellular morphology, mitotic counting, ultrastructural observation and in situ DNA labeling apoptotic detection were performed. RESULTS: Both LE and DXR can apparently inhibit the tumors' growth and induce the apotosis of hepatoma cells. LE exerted no apparent effect on the hepatoma cell mitosis, but DXR inhibited it. Electron-microscopic observations showed LE can induce the hepatoma cells to apoptosis. CONCLUSIONS: LE can induce the hepatoma cells to apoptosis, but has no apparent effect of their differentiation and proliferation. DXR can not only induce the hepatoma cells to apoptosis and inhibit their growth, but also can promote their differentiation.  相似文献   
997.
对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测定小鼠脾脏 NK细胞活性中的酶促反应时间、效靶细胞比例、检测波长、细胞毒试验孵育时间、维持液中小牛血清 ( FCS)浓度等 5个重要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索。结果显示 ,酶促反应时间以 1 0 min最佳 ;效靶细胞比例以 1 5∶ 1为适宜 ;最适检测波长为 570 nm,其结果线性关系好 ;细胞毒试验孵育时间以 2 h为宜 ;维持液中小牛血清以低浓度为宜 ,其结果更接近自然杀伤百分率计算公式 ,并选用 2 %为本试验小牛血清的体积分数  相似文献   
998.
国产妥曲珠利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和亚慢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妥曲珠利对小鼠的毒性作用,评价其临床用药的安全性,进行了妥曲珠利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和亚慢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妥曲珠利对小鼠无毒性作用,经口LD50为5 011 mg/kg.妥曲珠利以500、100、20 mg/kg给小鼠连续灌胃30 d,500mg/kg表现出生长缓慢、肝脏损伤,100mg/kg和20 mg/kg剂量组鼠的体重、脏器系数、血液指标均与空白对照组无差异(P>0.05).表明妥曲珠利毒性小,临床推荐剂量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999.
为确定昆明鼠对饲料中霉菌毒素吸附剂蒙脱石的耐受剂量,试验选择60只初始体重为(17±0.12)g的健康雄性昆明系小白鼠,随机分成5个处理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在基础日粮含黄曲霉毒素B1(AFB1)< 10.0 μg/kg的条件下,5个处理组分别添加0(对照组)、0.5%、1%、2%和5%蒙脱石.试验30 d后测定小白鼠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血清生化指标及内脏组织变化.结果表明,添加0.5%蒙脱石显著提高了小白鼠平均日采食量(P< 0.05),添加1%蒙脱石组小白鼠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与对照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 0.05),随着蒙脱石添加水平的升高,小白鼠平均日采食量显著下降(P< 0.05).蒙脱石添加水平为2%时,小白鼠平均日增重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 0.05),但显著低于0.5%和1%组(P< 0.05).本试验中添加不同水平蒙脱石对小白鼠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和粗脂肪(EE)的表观消化率均未造成显著影响(P> 0.05).随着蒙脱石添加水平的提高,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不断升高,除0.5%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外(P> 0.05),其他3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小白鼠组织切片显示,蒙脱石添加水平为5%时,肝脏有不同程度的损伤.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当基础日粮含霉菌毒素在安全范围内时,综合考虑各项指标,昆明系小白鼠对本受试蒙脱石的耐受剂量介于0.5%~2%之间.  相似文献   
1000.
脂肪组织主要有白色脂肪组织(WAT)和褐色脂肪组织(BAT)两种类型;WAT储存能量,BAT通过特异性表达解耦联蛋白1(uncoupling protein 1,UCP1)消耗能量产热。与BAT不同,WAT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在寒冷刺激下,呈现褐色脂肪表型、获得褐色脂肪的产热活性("褐色化")。根据对冷刺激组(6℃)和对照组(28℃)小鼠的肩胛区褐色脂肪组织(iBAT)和皮下白色脂肪组织(sWAT)的RNA转录组测序分析结果,初步筛选出1个差异明显的长链非编码RNA (lncRNA-6030408B16Rik)。通过qRT-PCR检测lncRNA-6030408B16Rik在野生型小鼠的脾脏、肌肉、肾脏、十二指肠、大脑、肝脏、sWAT和iBAT中的表达;24只雄性C57BL/6野生型小鼠随机分成冷刺激组(6℃)和对照组(28℃),两组小鼠分别在6和28℃环境下处理10 d,分别采集两组的iBAT和sWAT;并分离出生1 d的野生型小鼠褐色前脂肪细胞,诱导分化后,收集0、1、3、5 d的细胞,检测UCP1基因和lncRNA-6030408B16Rik在分化过程中的时空表达。qRT-PCR结果显示iBAT和sWAT中lncRNA-6030408B16Rik的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其他组织;与对照组相比,冷刺激组iBAT中lncRNA-6030408B16Rik的表达量极显著上调(P<0.01),冷刺激组sWAT中lncRNA-6030408B16Rik的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前脂肪细胞诱导分化的过程中,lncRNA-6030408B16Rik的表达量呈先上调后下调的趋势。lncRNA-6030408B16Rik在脂肪组织中特异性高表达。lncRNA-6030408B16Rik可能对白色脂肪组织"褐色化"及褐色前脂肪细胞的分化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