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2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134篇
林业   70篇
农学   138篇
基础科学   28篇
  340篇
综合类   787篇
农作物   61篇
水产渔业   44篇
畜牧兽医   205篇
园艺   33篇
植物保护   76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125篇
  2011年   125篇
  2010年   106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添加秸秆对水稻产量和土壤碳氮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探究添加秸秆对黄筋泥田水稻产量和土壤碳、氮含量和微生物学特性的影响,设计了5个处理,即不添加秸秆和生物炭(CK)、添加秸秆(ST)、添加秸秆和腐熟剂1号(SB1)、添加秸秆和腐熟剂2号(SB2)和添加秸秆生物炭(SC)的水稻盆栽试验,分析水稻产量和土壤全碳、全氮、腐殖质含量和磷脂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与CK相比,ST、SB1、SB2和SC均能提高水稻产量(P<0.05),其中SB2增产55.73%;ST、SB1、SB2和SC也提高土壤全碳、全氮、腐殖质含量、细菌磷脂脂肪酸含量、真菌磷脂脂肪酸含量和总磷脂脂肪酸含量(P<0.05),其中SC土壤全碳提高31.36%,SB2土壤全氮提高40%,SB1腐殖质含量增加50.01%,而SB1和SB2的细菌磷脂脂肪酸含量、真菌磷脂脂肪酸含量和总磷脂脂肪酸含量增加86.49%~401.59%。因此,添加秸秆可以增加水稻产量,提高土壤全碳、全氮和腐殖质的含量,改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相似文献   
52.
[目的]研究几种生防菌对烟草生长发育及其抗病性的影响。[方法]从云南曲靖烟区采摘的健康烟叶中筛选分离出3种生防菌株,分别命名为XGR、SHNA和FXJ,再将这3种菌种混合为复配菌剂,共4种生防菌同时应用于大田烟叶生产中。在采烤前测量其株高、茎围、叶片数、最大叶面积和赤星病发病率及病情指数。[结果]相对于空白对照处理,处理D施用复配菌剂,不接种病原的株高、茎围、叶片数和最大叶面积分别高13.21%、3.74%、6.15%和8.55%,其他施用生防菌的几个处理农艺性状也优于对照。赤星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最低的处理C,分别为16.5%和3.55,发病率和病情指数较低的分别是其他几种施用生防菌的处理。烟草产量最高的是处理D 2 468.21 kg/hm2,上等烟比例也最高,其他几种施用生防菌的处理也比空白处理高。[结论]这几种生防菌对烟叶的生长发育及抗赤星病等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3.
吕保玉  白海强  何东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4,(7):1979-1981,1984
[目的]为了研究在2种不同镉浓度的农田上蕹菜Cd-PSC和non-Cd-PSC 2个品种根际土壤酶和微生物的特征。[方法]采用自制根箱试验。[结果]蕹菜根际土壤5种酶(脲酶、转化酶、酸碱磷酸酶、蛋白酶)活性和三类微生物(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都显著大于非根际土壤(P0.01)。在同一土壤上,蕹菜品种间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均存在基因型差异(P0.05);在2种土壤上,脲酶、转化酶、蛋白酶在2个品种间表现不一致,而酸碱磷酸酶则一直表现为Cd-PSC的根际酶活性小于non-Cd-PSC的活性。[结论]Cd-PSC的根系细菌、放线菌的数量显著小于non-Cd-PSC的根系土壤中的数量(P0.01),而真菌数量显著大于non-Cd-PSC的数量(P0.05)。  相似文献   
54.
土壤微生物特性可反映油茶林土壤质量的优劣。为了解油茶林土壤微生物量氮( SMBN)与酶活性时空变异机制,选取赣西地区油茶幼龄林(1和6年龄)、中龄林(10年龄)、成熟林(30和50年龄以上)为对象,对比分析了不同林龄、季节、土壤层次油茶林土壤SMBN和土壤蛋白酶、脲酶活性的异同。结果表明,林龄、季节和土壤层次对SMBN与酶活性的影响分别达显著水平( P<0.01)。其中土壤SMBN、蛋白酶、脲酶活性均为中龄林和成熟林大于幼龄林。 SMBN表现为冬、春季小于夏、秋季;蛋白酶活性为夏季高,春、秋季次之,冬季低;而脲酶活性为冬季高,春、秋季次之,夏季低。 RDA 分析表明,油茶人工林土壤碱解氮和水分能有助于增加SMBN,pH值降低会抑制脲酶活性,而养分对蛋白酶活性的影响不大。综上所述,推断研究区是油茶生长的适宜区,油茶林土壤质量尚处于健康的状态。  相似文献   
55.
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害微生物风险评估技术的研究,分析阐述了有害微生物风险评估工作四个方面(危害识别、危害描述、暴露评估、风险描述)的主要内容与特点,有害微生物风险评估工作中模型建立的主要方法与所使用的软件,以及国内外近年来有害微生物风险评估研究的特点。  相似文献   
56.
通过基质诱导呼吸法和CO2释放量法研究了棉花秸秆还田对棉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土壤微生物活性和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棉花秸秆还田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不同年份和土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的变化趋势有所不同,两年试验结果0~20 cm土层除2012年8月和9月份外其它时期和20~40 cm土层除2013年8月份外其余时期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含量均是秸秆还田显著高于秸秆未还田,而40~60 cm土层差异均未达显著水平。土壤微生物活性在不同年份和不同土层,除20~40 cm2013年4月和9月份以及40~60 cm土层的2013年5月和8月份差异未达显著水平外,其它时期秸秆还田均显著高于未还田处理。秸秆还田提高了土壤呼吸速率,不同年份和不同土层,除20~40 cm的2012年9月份和2013年6月份以及40~60 cm土层的2012年6月份、2013年5月份差异未达显著水平外,其它时期秸秆还田均显著高于未还田处理。  相似文献   
57.
在临床上,微生物药物是一类应用非常广泛的药物,在抗感染、抗肿瘤、血糖调节、降血脂及器官移植等临床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该文对微生物药物的发展历程、特点、资源研究及开发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58.
水稻秸秆降解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稻秸秆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质能源,其降解关系着农田资源的再利用与环境保护。目前大量的秸秆采 用焚烧处理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秸秆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成分导致水稻秸秆降解率低。目前常用 的降解方法可以分为直接还田、物理降解、化学降解以及生物降解,其中通过秸秆与微生物作用的生物降解法是目 前处理秸秆最实际且有效的方法另外随着转基因水稻的问世,转基因水稻秸秆的基因、蛋白质残留情况是当前研 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59.
采用旱伞草为试验原料,通过简单的炭化处理工艺制取一种新型廉价的吸附剂。研究了炭化旱伞草在不 同氨氮浓度下吸附时间、投加量、吸附温度、pH、粒径等因素对其去除效果的影响,并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对该 种吸附剂及吸附氨氮前后官能团的变化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院吸附剂制取的最佳炭化温度为450益,炭化时间 40 min;最佳工艺条件为吸附时间60 min,吸附剂投加量为1.50 g,吸附温度30益,pH 为6~8,旱伞草粒径为420~841 滋m。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炭化后旱伞草中含有丰富的羟基和氨基,并与水中氨氮发生氧化反应,使氨氮得 到去除。  相似文献   
60.
川西亚高山岷江冷杉林土壤生物肥力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以川西亚高山岷江冷杉林为研究对象,研究该区表层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酶活性以及与之相关的土壤养分季节动态等土壤生物肥力特征。【方法】在川西亚高山岷江冷杉林中设置样地,2011-08中旬在样地上、中、下坡位放置分解袋,分别于2011年9月、11月和2012年3月、5月、7月中旬随机取回部分分解袋,测定其中土壤养分、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并进行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林地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和养分含量季节差异显著,在3种微生物中以细菌数量最多;细菌和真菌数量,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有机质、全氮、全钾、全磷、速效氮和有效磷含量7月最高,放线菌数量、脲酶活性9月最高。相关分析表明,细菌数量与全钾、有机质、全磷、速效氮、有效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真菌数量与有机质、全氮、速效钾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放线菌数量与全磷、速效氮、有效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与有机质、全氮、全钾、速效氮、速效钾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第1主成分贡献率为49.766%,主要综合了蔗糖酶、全钾、全磷、真菌的信息。【结论】川西亚高山岷江冷杉林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及土壤养分三者之间相互影响,共同反映土壤生物肥力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