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0篇
农学   2篇
  1篇
综合类   17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18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代谢组学是近年来利用现代分析技术(如核磁共振、质谱等技术)新发展起来的一门组学技术,目前已广泛用于病理生理学、药理学、毒理学的研究,虽在动物营养和饲料领域的应用刚刚起步,但已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作者主要阐述了代谢组学的概念、研究方法及其在动物营养和饲料研究中的应用,为更全面、深入地运用代谢组学技术进行动物营养和饲料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3.
An 8‐week feeding trial was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fish‐meal replacement on growth performance, antioxidative ability, immune capacity and haemolymph metabolites of Litopenaeus vannamei. A 250 g/kg fish‐meal diet was used as control (Diet 1). Other two diets contained 100 g/kg fishmeal, Diet 2 was supplemented with three indispensable amino acids, and Diet 3 was supplemented with microbalance components and phytase. Weight gain was lower in shrimp fed the Diet 2 than shrimp fed the Diet 1. Feed efficiency, protein efficiency ratio and survival were higher in shrimp fed the Diet 1 than other groups. Glutathione and nitric oxide contents in haemolymph were decreased in shrimp fed the Diet 2, and nitric oxide synthetase, phenoloxidase, acid phosphatase and myeloperoxidase activities showed the similar tendency. In hepatopancreas, antioxidative ability and immune capacity also lower in shrimp fed the Diet 2. In haemolymph, 21 differential metabolites were identified, and 13 metabolism pathways were affected by different diets. Generally, the fishmeal inclusion level could be reduced from 250 g/kg to 100 g/kg without affecting the growth performance of L. vannamei, and meanwhile, the protein utilization efficiency and antioxidative ability of shrimp fed the low fishmeal diets should be more focused on in future studies.  相似文献   
34.
龙岩鲜烟叶特征香气成分前体物代谢组学的通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龙岩鲜烟叶特征香气成分代谢前体物生物合成过程中的代谢组学通路,采用主成分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双重筛选的方法,筛选龙岩鲜烟叶特征代谢谱;根据KEGG分析信号通路、分子注释、相关酶和生化反应等相关性质,利用Metabo Analyst网络软件可视化代谢产物路径。结果表明,5个代谢产物参与了11条代谢路径,其中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和氨酰基t RNA生物合成通路的影响值(P0.05)。因此,龙岩特征香气成分前体物的生物合成过程与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和氨酰基t RNA生物合成通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5.
代谢组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与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共同构成系统生物学。近年来,代谢组学发展迅速,并在疾病诊断、生物医药研发、食品营养与科学、药理毒理学、环境科学、植物科学以及动物育种等众多领域均有应用。系统介绍了动物育种中小分子代谢物在遗传参数估计、品种(系)鉴定、重要经济性状鉴定、多组学关联分析以及动物疾病模型制备中的应用及最新研究进展,分析代谢组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随着其研究方法的不断完善和优化,越来越多代谢物被人们所了解认识,在农用动物育种中代谢组学技术的研究逐渐增多,代谢组学必将成为动物育种的一种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36.
为科学制定银杏叶质量控制标准提供依据,借助代谢组学方法研究不同时期采收的银杏叶中化学组分的变化规律。经过标准的提取工艺得不同采收期(春季、夏季、秋季)银杏叶的提取物,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与三重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UPLC–QTOF MSE的方法进行数据采集,借助多元统计的主成分分析方法比较上述银杏叶之间的组分差异。结果表明,不同采收季节的银杏叶组分差异明显,并呈现规律性的变化,尤其是槲皮素对香豆酰基葡萄糖鼠李糖苷等黄酮醇苷类成分含量从春季到夏季、秋季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37.
脾虚证是中(兽)医临床最为常见的证候之一,其现代研究一直是中(兽)医基础理论研究中的重点和热点。笔者等通过分析近年来关于脾虚证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联合蛋白组学与代谢组学探索脾虚证本质的构想,以期为脾虚证的现代化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8.
为探究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对传统抗性树种白蜡的适应性机制,利用代谢组学分析不同白蜡品种木质部次生代谢产物,利用16S rRNA测序技术对取食白蜡后的光肩星天牛肠道细菌群落组成进行检测,并采用Pearson方法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洋白蜡Fraxinuspennsylvanica和中国白蜡F. chinensis木质部中共筛选出27类抗虫性差异代谢产物,其中黄酮苷、双黄酮及多黄酮、简单酚类、香豆素及其衍生物和木质素苷在中国白蜡中含量较丰富;而2-芳基苯并呋喃类黄酮、阿朴啡类、麦角林及其衍生物和有机氮化合物在洋白蜡中占优。光肩星天牛取食洋白蜡和中国白蜡2种寄主后肠道细菌群落组成存在明显差异,优势菌门分别为变形菌门和厚壁菌门;优势菌属分别为拉乌尔菌属Raoultella(55.79%)和乳球菌属Lactococcus(57.52%);筛选到21个差异菌属,其中13个菌属在中国白蜡中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洋白蜡。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尽管类黄酮、简单酚类、香豆素及其衍生物和木质素苷等酚类化合物在中国白蜡中含量更高,但取食中国白蜡后光肩星天牛肠道内一方面存在优势菌群参与代谢上述物质,如肠球菌属Enterococcus、拉乌尔菌属对类黄酮和木质素苷的代谢;另一方面中国白蜡通过一些特异菌属和共有菌属的增殖参与代谢,如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和放线菌属Actinomycetes对类黄酮、乳球菌属对简单酚类、鞘氨醇杆菌属 Sphingobacterium对香豆素及其衍生物、放线菌属和肠球菌属对木质素苷的代谢。生物碱在中国白蜡中的含量低于洋白蜡,未发现特殊菌属降解该类物质。推测相对于洋白蜡,取食中国白蜡后光肩星天牛肠道菌群更具特异性和多样化,可以帮助光肩星天牛快速代谢相关次生物质,顺利完成其在中国白蜡上的生活史。  相似文献   
39.
旨在通过测定注射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s,APS)后热应激奶牛血清代谢组学,分析血清差异代谢物及代谢通路,为APS缓解奶牛热应激作用提供参考依据.选取6头健康的荷斯坦奶牛,颈部肌肉注射APS注射液(30mL/d),连续注射4d,停止3d为1个周期,试验期共3个周期.试验期前后采集奶...  相似文献   
40.
柑橘果实风味组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味是决定柑橘果实整体品质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风味组学则是解析风味品质物质基础的组学技术.柑橘风味包含甜味、酸味、香味、苦味、质地和异味等多种属性.本文对柑橘风味组学的产生、研究策略、方法以及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和展望.文章提出,柑橘风味组学相关研究重点将更注重消费者偏好性,发掘影响柑橘风味的最主要代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