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1篇
  免费   121篇
  国内免费   159篇
林业   84篇
农学   127篇
基础科学   183篇
  271篇
综合类   616篇
农作物   44篇
水产渔业   78篇
畜牧兽医   192篇
园艺   21篇
植物保护   155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104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铜与草甘膦单一污染和复合污染对水稻土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实验室培养试验,研究了铜与草甘膦单一污染和复合污染对水稻土中淀粉酶、脲酶、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铜与草甘膦单一和复合污染对土壤中4种酶活性的影响效果明显不同.当铜单一污染时,抑制淀粉酶、脲酶、磷酸酶的活性,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是低浓度激活高浓度抑制;而草甘膦单一污染时,对4种酶活性的影响是:激活淀粉酶和脲酶,抑制过氧化氢酶,对磷酸酶活性的影响则是低浓度激活高浓度抑制.铜和草甘膦复合污染,显著改变了铜或草甘磷单一污染对土壤酶的毒性效应.即复合污染对过氧化氢酶的毒性大于单一污染;对淀粉酶、脲酶和磷酸酶的毒性,小于铜单一污染,但大于草甘磷.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铜浓度间和不同草甘膦浓度间4种酶活性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铜和草甘膦互作浓度间,淀粉酶和脲酶活性差异分别达到了显著水平和极显著水平,其他2种酶活性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992.
美国环保署(EPA)利用食品中农药残留数据评估潜在的急性膳食暴露风险,计算在一天内随食物消费摄入的农药残留量。评估中使用的毒性数据由农药商家在农药登记时提供,膳食消费资料主要来源于美国农业部(USDA)开展的个人食物摄取持续性调查(CSFII1994-96, 98)的数据。EPA根据风险管理的需求进行阶层式农药残留急性暴露评估,从最坏情形下的筛选式评估过渡到使用更靠近消费点的优化评估,利用市场调查数据、政府监测计划数据、概率评估方法、农药的市场份额数据以及食品加工资料等数据和方法,逐步优化评估结果。我国可以参考EPA急性膳食评估方法,尽快建立膳食消费结构和农产品农药残留数据库,并在农药登记前应进行急性膳食暴露评估,提高农药膳食摄入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93.
硼、锰、钼对紫花苜蓿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叶面喷施的方法,研究了硼、锰、钼单施或配施对紫花苜蓿草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硼、锰、钼无论单施还是配施均可提高苜蓿干草产量,以单施钼产量提高最大;单施锰可显著提高苜蓿粗蛋质白含量;硼锰钼配施可以显著提高苜蓿粗灰分、粗脂肪含量,同时可提高粗纤维含量;施钼或锰可显著降低无氮浸出物含量.以硼钼配施降低最多;施用不同微肥显著影响苜蓿磷含量;单施硼可显著提高苜蓿钙含量.不同微肥处理可显著提高草产量,同时提高了营养成分收获量.  相似文献   
994.
美国EPA农药残留急性膳食暴露评估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国环保署(EPA)利用食品中农药残留数据评估潜在的急性膳食暴露风险,计算在一天内随食物消费摄入的农药残留量。评估中使用的毒性数据由农药商家在农药登记时提供,膳食消费资料主要来源于美国农业部(USDA)开展的个人食物摄取持续性调查(CSFII1994-96, 98)的数据。EPA根据风险管理的需求进行阶层式农药残留急性暴露评估,从最坏情形下的筛选式评估过渡到使用更靠近消费点的优化评估,利用市场调查数据、政府监测计划数据、概率评估方法、农药的市场份额数据以及食品加工资料等数据和方法,逐步优化评估结果。我国可以参考EPA急性膳食评估方法,尽快建立膳食消费结构和农产品农药残留数据库,并在农药登记前应进行急性膳食暴露评估,提高农药膳食摄入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95.
美洲大蠊耐寒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洲大蠊不同发育阶段过冷却点由低到高依次为:20日龄卵、高龄若虫、雌虫、雄虫、低龄若虫、10日龄卵、5日龄卵、1日龄卵;不同发育阶段冰点由低到高依次为:低龄若虫、20日龄卵、雄虫、雌虫、高龄若虫、10日龄卵、5日龄卵、1日龄卵.卵的过冷却点和冰点随其日龄的增加而降低.在0、2、5、8℃亚致死低温下,低高龄若虫、雌虫和雄虫的存活时间随温度的升高而延长,不同虫期存活时间为:低龄若虫>高龄若虫>雌虫>雄虫.综合分析结果显示,美洲大蠊不同发育阶段的耐寒力为:高日龄卵>低龄若虫>高龄若虫>雌虫>雄虫.可见,卵、若虫期可能是温带地区越冬虫态.  相似文献   
996.
在全光下应用双长臂旋转扫描喷雾装置进行水曲柳(Fraxinusmandshurica)扦插试验,通过对插穗的母树年龄、伐根萌条的枝条部位、切口形状、ABT生根粉配置浓度等指标的研究,结果显示,从10、15年生树冠上剪取1、2、3年生枝条,40年生树冠上剪取2、3年生枝条,40年生伐根上剪取1年生枝条做插穗,对生根率的影响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按生根率高低排序:伐根当年萌生枝条84.76%>10年树的1年枝条82.5%>15年生树的1年枝条79.68%>10年生树的2年枝条56.21%>15年生树的2年枝条55.63%>10年生树3年枝条52.46%>15年生树3年枝条50.62%>40年生树冠的2年生枝条48.36%>40年生树冠的3年生枝条45.59%,切口形状、ABT生根粉浓度和浸泡插穗基部时间对生根率的影响差异极显著,插穗以斜切口,ABT生根粉浓度用质量分数为2.0×10-4的溶液,浸泡插穗基部根时间以4 h为最佳组合,平均生根率为84.76%,最高为93.14%,伐根萌生枝条部位对生根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997.
研究红曲霉干酪成熟过程中,不同成熟温度、不同成熟时间对产生的生物胺种类及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红曲霉干酪成熟过程中酪胺、β-苯乙胺和组胺是3种典型生物胺,且生物胺含量随成熟时间的延长和成熟温度的升高呈增加趋势;β-苯乙胺出现在成熟后期,组胺出现在温度较高的成熟条件下,酪胺的含量和增加速率均高于其他2种生物胺,出现时间也...  相似文献   
998.
999.
对于非负权重最优组合预测模型,文章提出一种新的求解方法—Wolfe方法。它以Kuhn-Tucker条件为基础把二次规划问题转化成线性规划问题。文章给出具体的实现方法并总结出解决这类问题通用的线性规划模型。最后,通过实例说明这种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00.
长期秸秆还田秋施肥对褐土微生物碳、氮量和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通过对山西寿阳长期定位试验田0~20和20~40 cm的褐土土壤测定和分析,探讨了长期秸秆还田秋施肥下褐土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和酶活性的变化以及相关性。结果表明,褐土微生物碳、氮量和脲酶、碱性磷酸酶活性从0~20 cm土层到20~40 cm土层均呈减少趋势。长期秸秆还田秋施肥和长期秸秆还田春施肥都使微生物碳、氮量增加;长期秸秆还田秋施肥提高了褐土土壤脲酶活性;长期秸秆还田秋施肥和长期秸秆还田春施肥都可以明显提高碱性磷酸酶活性。微生物碳、氮量和脲酶、碱性磷酸酶活性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这种相关性表明它们可作为综合指标来反映褐土土壤微生物生态环境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