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40篇
  免费   1031篇
  国内免费   1100篇
林业   917篇
农学   1356篇
基础科学   116篇
  1919篇
综合类   6196篇
农作物   1342篇
水产渔业   1406篇
畜牧兽医   3263篇
园艺   894篇
植物保护   662篇
  2024年   80篇
  2023年   201篇
  2022年   429篇
  2021年   585篇
  2020年   607篇
  2019年   671篇
  2018年   503篇
  2017年   752篇
  2016年   837篇
  2015年   661篇
  2014年   756篇
  2013年   1034篇
  2012年   1204篇
  2011年   1255篇
  2010年   938篇
  2009年   950篇
  2008年   825篇
  2007年   963篇
  2006年   754篇
  2005年   524篇
  2004年   469篇
  2003年   359篇
  2002年   303篇
  2001年   283篇
  2000年   258篇
  1999年   247篇
  1998年   198篇
  1997年   171篇
  1996年   201篇
  1995年   175篇
  1994年   134篇
  1993年   116篇
  1992年   104篇
  1991年   115篇
  1990年   98篇
  1989年   87篇
  1988年   67篇
  1987年   42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9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7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3篇
  1962年   3篇
  195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91.
选用山楂,胡萝卜,沙棘,穗醋粟,姜5种果蔬作为复合汁的材料,对复合汁Vc的稳定性及其在贮藏过程中的变化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果蔬复合汁在贮藏过程的前期,Vc损失迅速,以后Vc的变化趋于缓慢,在5种果蔬原料中,沙棘汁对Vc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姜汁对Vc具有一定的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992.
刺梨有机酸组分及抗坏血酸含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安华明  刘明  杨曼  樊卫国 《中国农业科学》2011,44(10):2094-2100
 【目的】明确刺梨有机酸各组分及抗坏血酸含量。【方法】以‘贵农5号’为材料,采用HPLC方法分析刺梨有机酸组分以及不同器官内、果实发育和采后贮藏过程中主要有机酸各组分及抗坏血酸含量的变化。【结果】刺梨果实中主要含有苹果酸、乳酸、酒石酸、柠檬酸、草酸和琥珀酸6种有机酸组分和较高含量的抗坏血酸;不同器官有机酸含量分析发现,根主要含乳酸和酒石酸,茎和叶中乳酸含量较高,而花中主要积累琥珀酸。果实发育过程中各有机酸组分均不同程度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趋势,而抗坏血酸含量则一直呈增加态势;成熟果实内,抗坏血酸含量显著高于任一种有机酸组分,约占总酸量的67%;6种有机酸组分中,苹果酸含量最高(约占有机酸总量的53%)。研究还发现,不同贮藏温度对刺梨果实有机酸含量有较大影响。【结论】从有机酸组分分析,刺梨是一种以苹果酸为主要有机酸的果实类型,但抗坏血酸的含量高于所有有机酸组分的总量。这种高抗坏血酸含量特点是刺梨果实独特的营养标志。  相似文献   
993.
本文阐述了光对高等植物乙醇酸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分析了白光、光强度、光质等对酶的诱导作用,讨论了前人解释光的作用机制的几种学说,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另一个光对乙醇酸氧化酶诱导机理的假说,认为光对该酶的诱导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进行光合作用产生乙醇酸,乙醇酸诱导酶蛋白合成;二是光促进体内FMN的生物合成与还原。所合成的酶蛋白再与FMN结合成全酶而表现出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994.
陈立贵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2):4813-4815
[目的]探索制备高吸水树脂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通过溶液法利用部分中和的丙烯酸聚合成高吸水树脂。研究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和丙烯酸中和度对合成树脂吸水倍率的影响,确定制备高吸水树脂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分析了合成高吸水树脂的保水性能。[结果]丙烯酸中和度对合成树脂吸水倍率的影响较大。随着丙烯酸中和度和交联剂用量的增加,合成树脂的吸水倍率均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制备聚丙烯酸(钠)高吸水树脂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丙烯酸中和度80%,引发剂用量0.16%,交联剂用量0.06%。[结论]合成的聚丙烯酸钠高吸水树脂具有较好的保水性能,在蒸馏水中的吸水倍率可达592 g/g。  相似文献   
995.
Pepper Phytophthora blight caused by Phytophthora capsici L. is the most destructive disease for reducing pepper yields in the world. Building up varietal resistance and induced resistance to the disease are of agricultural importance. In this paper, the disease resistance induced by salicylic acid (SA) against P. capsici were studied by using four hot pepper lines with different resistant abilities and one P. capsici strain with middle pathogenicity. Results show that SA could induce significantly the resistance of pepper seedlings to P. capsici, but CaC12, KH2PO4 and VAM couldn't. SA at a relative low concentration from 0.15 to 0.3 g L-1 had no antifungal activity in vitro against P. capsici. That means the disease resistant enhancement of the plants treated with SA is due to the induction effect, but not the antifungal effect of SA. About 1 to 5 days internal between SA-treatment and challenge inoculation was sufficient to induce the disease resistance of hot pepper. The resistance could remain more than 20 days after treatment with SA.  相似文献   
996.
以黄瓜为试材,采用基质栽培,研究了外源对羟基苯甲酸和苯丙烯酸对黄瓜幼苗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浓度下,外源酚酸对黄瓜幼苗N、P和K吸收的化感效应均为抑制效应,除苯丙烯酸对K吸收的化感效应外,其他处理均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和浓度的增加化感抑制效应增强。说明一定浓度的酚酸类物质可以抑制养分的吸收,从而抑制作物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997.
研究表明,铵态氮抑制植物生长可能与植物体内源激素水平的变化有关。为证实不同形态氮在植物体内的作用,通过结合使用植物激素脱落酸(ABA)及6-苄基腺嘌呤(6-BA),研究了NH4^ -N和NO3^--N对烟草生长、叶片蒸腾、养分吸收及在体内分配的影响。与供应NO3^--N不仅抑制了植物生长、阳离子吸收,而且抑制了植物的蒸腾,表明NH4^ -N处理导致至少部分气孔关闭。供应NO3^--N条件下,用ABA喷施叶片也能降低叶片蒸腾,但对烟株生长及养分吸收基本没有影响。6-BA不能明显缓解NH4^ -N对植物生长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98.
笃斯越桔叶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马田田 《特产研究》2001,23(1):19-21
对笃斯越桔叶中的氨基酸,微量元素,维生素,糖类,有机酸等营养成分进行分析,并对部分不同采收期的叶成分进行了对比,为开发利用笃斯越桔叶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999.
用正交法探讨了以高锰酸钾为引发剂的竹纤维与丙烯酸接枝共聚改性反应。试验结果表明:当高锰酸钾浓度为7·5×10-3mol/L,丙烯酸浓度为2·67mol/L,硫酸浓度为0·2mol/L,预处理温度为60℃,预处理时间为10min,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4h时,接枝率可达30%以上。同样的条件在微波体系中,反应时间为6min时,接枝率可达36%。利用FTIR和SEM等分析手段对竹纤维的接枝共聚产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000.
对水杨酸(SA)处理及其挑战接种辣椒疫霉菌的4个抗性不同的辣椒品系体内木质素含量和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SA诱导的供试品系与未经诱导的相同品系相比,木质素含量增高,PPO、POD、PAL活性增强,其中木质素的含量与抗病性呈显著正相关;挑战接种后两者相比,SA处理的供试材料的木质素含量和PPO、POD、PAL活性的增强幅度更大,其中抗、耐病品系的增加早且增加幅度高于感病、高感品系。值得注意的是,经SA诱导的各供试品系接种后木质素含量与抗病性也呈显著相关。木质素含量与相关酶活性的上述变化趋势与SA对各品系的诱抗效果完全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