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0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316篇
林业   7篇
农学   64篇
基础科学   4篇
  69篇
综合类   841篇
农作物   25篇
水产渔业   169篇
畜牧兽医   1584篇
园艺   22篇
植物保护   5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91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100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100篇
  2016年   117篇
  2015年   95篇
  2014年   138篇
  2013年   124篇
  2012年   201篇
  2011年   208篇
  2010年   136篇
  2009年   151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146篇
  2006年   165篇
  2005年   108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3篇
  1974年   1篇
  195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不同鸡新城疫疫苗免疫鸡血清HI抗体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试验鸡分成3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A组鸡接种鸡新城疫系疫苗,B组鸡接种油乳剂灭活苗,C组鸡接种鸡新城疫系疫苗,并在接种疫苗后第3、4、5、6、7、9、11、13、15、20、25d采取各组鸡血并分离血清,检测HI抗体。结果表明,接种系疫苗的组,HI抗体效价均值从4.67log2上升到10log2,接种后第5d开始上升,接种后第11d达到峰值,持续6d保持高滴度抗体水平。接种系疫苗的组,HI抗体效价均值从4.67log2上升到7log2,接种后第4d开始上升,接种后第9d达到峰值。接种油乳剂灭活苗的组,HI抗体效价均值从4.67log2上升到9.33log2,接种后第5d开始上升,接种后第11d达到峰值,持续16d保持高滴度抗体水平。系疫苗HI抗体效价上升快,效价高,较适合于紧急接种,油乳剂灭活苗HI抗体效价可在高水平维持较长时间,较适合于预防接种。  相似文献   
72.
本实验应用了免疫组织化学的单克隆抗体间接酶标染色法,对人工感染鸭瘟病毒雏鸭的组织切片进行染色观察。旨在研究病毒在鸭体内分布,对其进行定位。研究结果显示,鸭的心脏、肝脏、脾、胸腺、肠、法氏囊、胰、肺、肾等组织的细胞浆内均出现了染色的特异阳性反应物。结果表明,鸭瘟病毒广泛分布于感染雏鸭的各种组织器官,并造成一定的组织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73.
采用重氮化法合成磺胺二甲嘧啶(SM_2)-人血清白蛋白(HSA)免疫抗原和SM_2~-卵清白蛋白(OVA)包被抗原。经紫外光谱扫描法确认SM_2与载体蛋白偶联成功;经计算SM_2与HSA、OVA的结合比分别为9:1和15:1。利用杂交瘤技术和有限稀释法经过5次亚克隆,得到三株特异性稳定分泌SM_2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经鉴定该单克隆抗体免疫球蛋白亚类为IgG_1,为入链,分子量为162Ku,染色体数目90条左右,亲和常数为6.1×10~(12)M~(-1)。与其他四种磺胺药和两种载体蛋白HSA、OVA均无交叉反应。  相似文献   
74.
副猪嗜血杆菌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采用福尔马林灭活的副猪嗜血杆菌全菌体作为包被抗原,建立了检测副猪嗜血杆菌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经试验确定副猪嗜血杆菌全菌体的包被浓度为2·24×107CFU/孔、检测血清为1∶200稀释,同时确立了间接ELISA的最佳反应条件。该方法有很高的特异性和重复性,14个发病猪场100份血清检测结果Hps抗体阳性检出率为94%,明显高于细菌分离鉴定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75.
规模化猪场脑心肌炎病毒感染的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脑心肌炎病毒(EMCV)可引起猪的脑炎、心肌炎和母猪繁殖障碍,该病已在世界上多个国家暴发和流行。我国对EMCV及其所致疾病的研究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为了揭示EMCV在我国规模化猪场的感染情况,我们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2005-2006年间采集自全国13个省市46个规模化猪场的3250份血清样本进行了EMCV抗体检测,结果显示,各省阳性率在39.64%~90%之间,平均抗体阳性率为72%,监测的46个猪场都存在EMCV感染,猪场感染阳性率为100%;对不同生长阶段猪群检测结果表明,EMCV抗体阳性率随猪龄的增长而升高,且不同生长阶段猪抗体阳性率差异极显著;成年公猪的抗体阳性率高于成年母猪。本项调查表明,我国规模化猪场已经普遍感染EMCV,这应引起我国养猪业警惕,并做好该病的综合防控。  相似文献   
76.
以抗H5亚型禽流感病毒(AIV)JSD株鸡胚尿囊液免疫8周龄BALB/c小鼠,第4次免疫后取其脾淋巴细胞与SP2/0-Ag-14骨髓瘤细胞融合,用血凝抑制试验(HI)对杂交瘤进行筛选,经3次亚克隆后,共获得4株针对血凝素(HA)蛋白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分别命名为:2D2、2C8、3D3和3D11。该4株单抗的小鼠腹水的HI效价在2^13~2^15,ELISA效价为1.2×10^5~5.1×10^5。亚类鉴定结果表明,2D2和3D11属于IgG1,2C8属于IgG3,3D3属于IgG2a亚类;特异性试验结果表明,上述4株单抗仅与H5 AIV毒株发生特异性反应,而不与其他亚型AIV以及NDV、IBV和EDSV-76等病毒反应;鸡胚中和试验结果显示,4株单抗均具有较好的中和活性。本研究成功获得4株针对H5 AIVHA蛋白的特异性单抗,为临床H5 AIV的血清学监测及鉴定提供了必需的试剂。  相似文献   
77.
抗猪附红细胞体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纯化的猪附红细胞体免疫BALB/c小鼠,运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进行细胞融合,并用间接ELISA方法进行筛选,经过间接ELISA方法、免疫印迹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进行鉴定,共获得5株分泌抗猪附红细胞体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分别命名为1H1、1H2、3A5、5B1和7E11,其单抗亚类鉴定分别属于IgG2b、IgG1、IgG2b、IgG2b和IgG2b。这5株McAb均能与猪附红细胞体全菌蛋白发生特异性反应,而不与猪肺炎支原体、猪链球菌、大肠杆菌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发生反应,并且1H1、3A5和5B1能识别同一抗原位点,1H2和7E11识别另一抗原位点。  相似文献   
78.
选择成年白冠长尾雉5只,白腹锦鸡5只,白鹇3只,红腹锦鸡3只和孔雀11只,同时用L系弱毒冻干苗和新城疫油乳剂灭活疫苗进行免疫接种,通过血凝抑制试验(HI)测定其抗体滴度.结果表明,在免疫接种后26 d,白冠长尾雉抗体效价为9.8log2,白腹锦鸡为8.0log2,白鹇为8.0log2,红腹锦鸡为10.7log2;孔雀在免疫后接种0、8、15、20、25 d,抗体水平分别为3.8log2、5.0log2、6.2log2、7.5log2及8.2log2.  相似文献   
79.
BSA对牛结核抗体ELISA检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研究了封闭液、血清稀释液及酶标二抗稀释液中BSA成分对牛结核抗体ELISA检测的影响.结果显示,酶标二抗稀释液中BSA的存在使ELISA检测值普遍偏低,且BSA的含量越高,检测值越低;为了提高ELISA检测值,使其达到理想检测效果,必须提高酶标二抗的使用浓度.BSA中可能存在的牛血清抗体杂质对酶标二抗起到了"中和"作用,降低了酶标二抗与目标抗体结合的实际浓度,使检测结果普遍偏低.  相似文献   
80.
为了探讨鸵鸟对H5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的免疫原性,做好鸵鸟禽流感的防控工作,采用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研制的重组H5N1亚型禽流感疫苗,不同剂量免疫鸵鸟,用HI方法检测母源抗体和免疫抗体,根据母源抗体的衰减和免疫抗体的消长规律确定首免和再免日龄.结果表明,雏鸵鸟母源抗体能维持约3周~8周;8周龄时分组首免,C1组产生的免疫反应优于C2组,抗体峰值能达到7.50 log2,维持时间为9周左右;17周龄时C1组以3.0 mL/羽进行二免,2周后抗体达到7.40log2,3周~7周抗体维持在高峰值,最高达8.80log2,以后逐渐下降,有效抗体水平能维持至接种后25周左右.二免后25周进行三免,以5 mL/羽三免后2周抗体可达到9.80log2,2周~4周抗体维持在最高峰,以后缓慢下降,期间抗体时有起伏,但有效抗体水平约可维持1年时间.三免后45周内抗体水平合格率均在70%以上.根据抗体消长规律,初步推荐了鸵鸟的免疫程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