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2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52篇
林业   61篇
农学   34篇
基础科学   15篇
  278篇
综合类   349篇
农作物   13篇
水产渔业   31篇
畜牧兽医   896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9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115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51.
为探究高寒草甸不同退化程度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变化,本研究综合考虑了植物物种多样性和多种生态系统功能如生产力、养分循环和固存能力、土壤涵养水分能力等,运用降维因子分析的方法计算了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综合分析了植物物种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和多功能性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高寒草甸退化显著降低了Margalef指数、Shannon-wei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指数(P<0.05),各生态系统功能趋于恶化。高寒草甸退化导致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下降,综合统计量结果为轻度退化(21.9955)>中度退化(8.7295)>重度退化(—30.7245)。植物物种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功能性之间均存在正相关关系,其中Simpson指数与生态系统多功能性指数拟合的结果最好,说明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多功能性受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制约。本研究可为青藏高原草地退化及恢复的过程和机理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2.
为获得高寒草甸根际土中优良溶磷菌资源,本研究从青海省高寒草甸根际土中筛选了4株溶磷菌,结合16S rRNA基因分析法确定其分类地位,并通过钼锑抗比色法和盆栽试验进行了溶磷与促生效果的研究。结果显示:4株溶磷菌均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均可形成明显的溶磷圈。在无机磷液体培养基中培养7d后,4株菌株的磷增量在156.17~511.33μg·mL-1之间;溶磷过程中4株菌均分泌多种有机酸,总有机酸量在522.36~986.69mg·L-1之间;盆栽试验表明4株菌均能显著增加披碱草(Elymus dahuricus Turcz.)株高和地上部干重;菌株MXSC5,MXSC6和MQC13可使植株全氮、全磷含量增加,且4株菌株对土壤速效氮、速效磷含量也有正向影响。本研究结果将有助于进一步探究溶磷菌对植物的促生作用及微生物菌肥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53.
祁连山坡地草场水土流失回归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祁连山坡地草场过度、中度和轻度放牧类型产生水土流失的数据分析,运用回归分析及方差显著性检验对径流量和土壤流失量、降水强度对水土流失量的影响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过度放牧观测小区水土流失量(E)与径流量(F)、径流系数(C)及降水量(P)之间呈现E=68.4831 3.9532F-0.8586C-11.1243P的拟合关系(r=0.9091),中度放牧地呈现E=2.8184 0.8692F-0.3325C-0.6627P的拟合关系(r=0.9734),轻度放牧呈现E=-0.0019-0.0781F-0.0009C-0.0005P的拟合关系(r=0.8986)。同时指出当降水强度一定时,坡地草场由于放牧强度不同,其径流系数差异显著,过度放牧草地在雨季有较大降水量是流域内产生水土流失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54.
通过对不同牧压梯度导致的4个相邻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调查,探讨了放牧驱动下高寒草甸演替及植物物种多样性分异特征,以期为高寒草甸合理利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矮嵩草时期与小嵩草草毡表层开裂期的多样性指数D差异不显著,其他3个阶段间差异显著(P0.05);多样性指数H除禾草矮嵩草时期与小嵩草草毡表层开裂期,矮嵩草时期与小嵩草草毡表层加厚期差异不显著外,其他均差异显著(P0.05);均匀度指数除矮嵩草时期与小嵩草草毡表层加厚期差异不显著,其他3个时期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放牧明显改变了高寒草甸的主要建群种和优势种,伴随牧压强度增大,植物群落发生更替,莎草科重要值增大,禾本科重要值减小,草甸植物群落由禾草矮嵩草时期向矮嵩草时期、小嵩草草毡表层加厚期、小嵩草草毡表层开裂期演替。  相似文献   
55.
PMSG对甘肃高山细毛羊同期发情和繁殖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甘肃省肃南县康乐乡对甘肃高山细毛羊应用阴道栓与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结合处理,结果表明,不同注射剂量和处理方式对母羊的同期发情和繁殖率均有影响,在埋栓后12.5 d注射550 IU PMSG并在放栓后14 d撤除阴道栓后的0-48 h发情率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P0.05);在埋栓后13 d注射600 IU PMSG同时撤除阴道栓的试验组繁殖率最高(P0.05)。但综合繁殖率和经济效益考虑,在埋栓后间隔12.5 d注射550 IU PMSG并在放栓后14 d撤除阴道栓0-48 h的试验组效果最好,平均每只母羊净收入可达773.7元。  相似文献   
56.
青海海北高寒湿地近地层大气CO_2浓度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快速响应红外气体分析仪对青海海北高寒湿地大气CO2浓度进行连续监测,分析2004年CO2浓度变化特征表明,CO2浓度存在明显的日、季变化,日、年内均表现“U”型变化特征。这些变化与植被生理活动、土壤呼吸、大气逆温层、及湍流交换强度等有关。自1月到7月CO2浓度的日变化过程中,日最高值出现时间在日出前后的5:00到9:00,并随7月的到来逐渐提早,日出后下降,约在下午15:00左右为最低,日落后又逐步升高。7月以后日最高值出现时间随时间推移又滞后,最低提早。一年中,月平均浓度最低值出现在7月份,最高值则在10月。观测表明,2004年海北高寒湿地CO2年平均浓度为315.3μmol/mol,月平均最高为335.0μmol/mol(10月),月平均最低值为270.1μmol/mol(7月)。统计海北高寒湿地旬平均CO2浓度与气象因素线性相关关系表明,海北高寒湿地CO2浓度与大多数气象因子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但与土壤温度、气压、相对湿度等的相关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57.
为揭示天山北坡不同类型草地的土壤呼吸规律,采用土壤碳通量测量系统LI-840A对天山北坡荒漠草原和灌丛草甸土壤呼吸(soil respiration,Rs)日变化和季节动态进行监测,并利用多元回归模型分析温度和水分对草地土壤呼吸的协同影响。结果表明,2种草地类型生长季土壤呼吸速率均表现为日间先增高后降低,夜间较平缓的日变化趋势,日最大排放速率出现在12:00—16:00,最小值出现在6:00—7:00左右;灌丛草甸生长季各个月份的土壤呼吸速率均高于荒漠草原。2种草地类型土壤呼吸速率与温度均呈指数相关;土壤含水量与灌丛草甸土壤呼吸速率的相关性高于与荒漠草原土壤呼吸速率的相关性;土壤呼吸速率受5 cm土壤温度(T)和5 cm土壤含水量(W)的影响显著,荒漠草原土壤呼吸速率与二者之间满足最佳拟合模型Rs=130.515e0.031TW2.513,灌丛草甸满足最佳拟合模型Rs =-1.290+0.010T+28.007W+1.199TW。研究结果揭示了荒漠草原和灌丛草甸土壤呼吸的变化规律,为天山北坡草地碳循环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8.
为研究高寒草原放牧强度,以新疆和静县高寒草原草地为研究对象,利用2013年7—8月野外草地地上生物量采集数据和2013年遥感数据源MDOIS13Q1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建立了高寒草原草地地上生物量和植被指数(NDVI)的遥感反演模型;并通过分析近10年(2008—2017年)监测点每年NDVI的旬变化特征,解译高寒草原草地的放牧起止时间,通过分析归类各样点NDVI变化特征,并以ΣNDVI值划分放牧强度。结果表明:1)本研究中建立的高寒草原草地地上生物量遥感反演模型,以模型y=523.21NDVI2-82.8NDVI+55.84(R2=0.732 9,P0.000 1)精度最优;2)通过NDVI变化曲线的突变点确定了高寒草原夏季放牧开始时间为6月9—26日,结束时间为8月28日—9月14日,该结果与实际放牧时间基本吻合。3)通过分析NDVI生长季累积总量(ΣNDVI)、生长季NDVI波动下降频数和幅度确定放牧强度,构建了高寒草原草地放牧强度分级标准,与实地判断的放牧强度相比,精度验证达到89.47%,并据此制作了研究区放牧强度等级图。本研究结果可为利用多时相遥感影像快速确定草地放牧强度和放牧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9.
高寒牧区饲草作物生产性能及品质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针对高寒牧区饲草供应不足的现状,在青海省祁连县开展了玉米(Zeamays)、高粱(Sorghum bicolor)、燕麦(Aven sativa)和箭筈豌豆(Viciasativa)4种饲草作物种植,围绕其生产性能和品质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4种作物中以玉米覆盖地膜条件下鲜草和干草产量最高,分别达86 001和22 360kg/hm2,其中又以‘中玉9号’和‘金穗3号’表现突出.试验区内生产性能表现较差的为箭筈豌豆,其余两种作物生产性能居中.效益分析表明,玉米纯收入可达34 890元/hm2,其次为高粱、燕麦和箭筈豌豆.品质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箭筈豌豆品质最好,关联度系数为0.813 9.研究结果可为本地区饲草作物种植起到示范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0.
在新疆兵团九师不同类型退化天然草地典型区域,选择豆科、禾本科牧草混播开展补播试验2年,结果表明:补播当年各播入种出苗率均达85%以上,且都能安全越冬;第2年各牧草返青达80%以上,山地草甸类杂类草+鸭茅(Dactylis glomerata )型、温性草原类针茅(Stipa capillata )+羊茅(Fes-tuca ovina )型和温性草原类羊茅+冷蒿(Artemisia frigida )型草地干草产量分别比对照(未补播)显著(P 〈0.01)提高了114%,125%和109%;豆、禾牧草比例明显增加,草群结构趋于合理;各草地群落高度、盖度、密度都显著(P 〈0.01)高于对照,山地草甸区补播效果最明显,分别增加了34 cm,40.8%和265株/m2;豆、禾牧草对不同草地类型区域适应性不同,山地草甸区豆科牧草补播改良效果优于禾本科,温性草原区二者表现刚好相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