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67篇
  免费   660篇
  国内免费   1974篇
林业   624篇
农学   886篇
基础科学   921篇
  4808篇
综合类   3882篇
农作物   598篇
水产渔业   190篇
畜牧兽医   404篇
园艺   254篇
植物保护   734篇
  2024年   87篇
  2023年   310篇
  2022年   452篇
  2021年   426篇
  2020年   450篇
  2019年   511篇
  2018年   476篇
  2017年   714篇
  2016年   797篇
  2015年   573篇
  2014年   672篇
  2013年   904篇
  2012年   935篇
  2011年   929篇
  2010年   803篇
  2009年   743篇
  2008年   580篇
  2007年   649篇
  2006年   530篇
  2005年   367篇
  2004年   262篇
  2003年   230篇
  2002年   165篇
  2001年   141篇
  2000年   98篇
  1999年   105篇
  1998年   90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7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施氮量对酿造高粱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实现酿造高粱氮肥合理高效利用,以晋杂22号为试验品种,研究了6种氮肥施用量(0,75,150,225,300,450 kg/hm~2)对酿造高粱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氮0~450 kg/hm~2,施用氮肥有效地增加了高粱产量和净利润,但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产量先升高后降低,其关系可表示为y=-0.037x~2+17.759x+5 874.41(R2=0.878 1)。随着施氮量的增加高粱氮肥偏生产力和氮肥利用率显著降低;氮素吸收效率逐渐降低;氮素利用效率大体呈下降趋势;当施氮量为225 kg/hm~2时,高粱产量、净利润最大,极显著高于不施氮处理,增产率达37.64%;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分别为9.96,36.42 kg/kg,氮肥利用率可达到38.70%,且氮平衡为3.07,大体上满足氮素平衡。综合分析各项指标,施氮量为225 kg/hm~2是酿造高粱晋杂22号实现高产、高效益、较高氮肥利用率的适宜氮量。  相似文献   
52.
后备公猪的科学选育及利用直接影响猪场制种效果和经济效益,同时也能体现规模化猪场的制种技术与水平。文章针对后备公猪选育的基本环节和操作要点,从如何选种选育、科学饲养管理、合理配种利用等方面进行系统阐述,为规模化猪场后备公猪生产提供技术指导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3.
刘涛  侯兰功 《水土保持通报》2020,40(4):75-82,90
[目的]基于地形特征分析不同用地类型时空分布变化,不仅能解释土地利用时空变化规律,并能更进一步为优化土地利用结果,生态环境保护奠定基础。[方法]基于四川省北部江油市2003,2010,2018年3期遥感影像,运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法,分析不同用地类型之间的转化情况;接着利用地形位指数法、分布指数法,分析地形因子影响下不同用地类型分布指数变化特征;之后利用移动窗口法,探究景观格局中斑块密度与Shannon多样性指数时空变化规律;最后结合双变量空间相关性分析,分析地形因子与景观指数间的空间相关性特征。[结果](1)在2003—2010年期间,水田面积减少最多(减少面积2 238.98 hm~2),建设用地面积增加最多(面积增加3 360.36 hm~2);在2010—2018年期间,水田面积减少1 175.84 hm~2,建设用地面积增加1 614.78 hm~2;2003—2010年期间江油市土地利用的变化量整体高于2010—2018年。(2)北部山区主要由旱地转移为林草地,南部平原地区主要为水田转移为建设用地,中部丘陵区域旱地和水田相互转化强烈。(3)随时间变化,旱地和未利用地优势等级向中地形位等级靠拢;低地形位等级上建设用地、水田和水域优势度逐渐降低,并具有优势等级向较高地形位等级扩展趋势。(4)山区河流沿岸以及山地平原交汇处斑块密度与Shannon多样性指数较高,且呈线性分布;随时间变化,丘陵区域斑块密度增加,主城区附近Shannon多样性指数呈下降趋势。(5)高—高聚集区主要表现为向山地丘陵交汇处聚集;城区附近景观指数因受其他因素影响较多,导致该区域景观指数与地形位指数呈现出不显著相关性。[结论]在地形过渡带区域,不同地貌对于各类用地变化的影响在时空上存在差异性,其地形因子与景观指数的空间相关性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54.
苏宽 《陕西林业科技》2020,(1):95-96,100
对汉中市南郑区林地保护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评价,提出加强林地保护管理,集约利用和优化配置林地资源,满足林业可持续发展,提高林地保护利用的措施及对策。  相似文献   
55.
The physiological response of multiple rice cultivars, eighteen initially and eight cultivars later on, to suboptimal temperatures (ST) conditions was investigated in laboratory and outdoor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Treatment with ST decreased growth in different extents according to the cultivar and affected the PSII performance, determined by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fast‐transient test, and stomatal conductance, regardless the experimental condition. Two groups of cultivars could be distinguished on the base of their growth and physiological parameters. The group of cultivars presenting higher growths displayed optimal JIP values, and higher instantaneous water use efficiency (WUEi), due to a lower Gs under ST, unlike cultivars showing lower growth values, which presented worse JIP values and could not adjust their Gs and hence their WUEi. In this work, we detected at least two cultivars with superior tolerance to ST than the cold tolerant referent Koshihikari. These cultivars could be used as parents or tolerance donors in breeding for new crop varieties. On other hand, positive and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between data obtained from laboratory and outdoor experiments suggest that laboratory measurements of most of the above mentioned parameters would be useful to predict the response of rice cultivars to ST outdoor.  相似文献   
56.
不同叶龄蘖、穗氮肥组合对粳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主茎叶片数不同的粳稻品种吉粳88 (14片)、沈农265 (15片)和沈农1401 (16片)为试材,采用大田筒栽方式,在总施氮量225kghm–2及轻简施肥(基肥、蘖肥、穗肥)模式基础上,设置基蘖肥∶穗肥6∶4和8∶2两种施肥比例,并分设不同源、库叶龄期施氮组合即不同叶龄蘖、穗肥精确施氮组合。分析了不同源库期氮肥运筹模式对水稻农艺性状、产量及氮素利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有效穗数、分化颖花数、产量和氮素利用率方面,吉粳88、沈农265、沈农1401不同氮肥运筹下最佳蘖、穗肥叶龄组合均为6∶4显著高于8∶2。(2)不同氮肥运筹下,吉粳88在8叶(叶龄指数57.1%)、沈农265在9叶(叶龄指数60.0%)、沈农1401在10叶(叶龄指数62.5%)时,即叶龄指数在60%左右时,施用蘖肥效果最佳,最终穗数最多,对保蘖起主要作用;吉粳88在11叶(叶龄指数78.6%)、沈农265在12叶(叶龄指数80.0%)、沈农1401在13叶(叶龄指数81.3%)时,即叶龄指数在80%左右时,施用穗肥效果最佳,最终穗粒数最多,对促花起主要作用。(3)吉粳88-6∶4 (8, 11),沈农265-6∶4 (9, 12),沈农1401-6∶4 (10, 13) 3组处理,在产量、氮素积累量、氮素吸收利用率、农学利用率及偏生产力等方面,显著高于同品种不同叶龄蘖、穗氮肥组合中的其他处理。因此,适当延迟蘖肥施用叶龄期(叶龄指数60%左右)、提前穗肥施用叶龄期(叶龄指数80%左右)同时增加穗肥施用比例,既可以显著提高氮素积累量、氮素吸收利用率、农学利用率及偏生产力,又能显著促进成穗率的提高和颖花数的分化,达到保蘖促花的双重作用,实现优源、扩库、充实的目标,从而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57.
水稻育苗基质可持续利用研究现状及建议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非  宋宝辉 《北方水稻》2014,44(6):73-75
水稻育苗基质的可持续利用不仅关乎水稻生产,同时直接关系农业经济发展。辽宁作为北方粳稻主要产区,在当前大力发展水稻工厂化育苗的条件下,开展新型育苗基质的研发、示范与推广,是解决当前水稻育苗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也是今后水稻生产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8.
59.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形成及所维持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与效用,对其服务价值进行货币化评价,可以推动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以达里诺尔湖湿地为研究对象,结合达里诺尔湖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特征及其生态过程特点,通过资料搜集与实地调研,运用资源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对达里诺尔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划分。构建了达里诺尔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进行了价值评价。评价结果显示达里诺尔湖湿地的服务价值为93.70×104万元,其中直接使用价值为2.19×104万元,占比为2.36%,间接使用价值为91.51×104万元,占比为97.66%。各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中以调节空气湿度价值最大,为82.76×104万元,占总服务价值的88.32%。  相似文献   
60.
总结了近年来在华南地区主要蔬菜生产区进行的田间试验结果,分析了施磷钾肥对叶菜、瓜类、豆类蔬菜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以及目前条件下华南地区蔬菜磷钾肥的偏生产力、农学效率、肥料表观利用率、生理利用率、肥料贡献率和地力贡献率。结果表明,叶菜、瓜类和豆类蔬菜施用磷钾肥均能促进蔬菜产量的增加和磷钾养分的吸收。叶菜、瓜类、豆类蔬菜磷肥偏生产力分别为781.9 kg/kg、257.6 kg/kg、211.9 kg/kg,农学效率为30.5 kg/kg、64.1 kg/kg、23.1 kg/kg,表观利用率为17.2%、9.7%、6.1%,生理利用率为222.3 kg/kg、370.6 kg/kg、292.7kg/kg,肥料贡献率为16.4 %、19.4%、12.9%,地力贡献率为83.6 %、80.4%、87.1%。叶菜、瓜类、豆类蔬菜钾肥偏生产力分别为298.8 kg/kg、164.3 kg/kg、165.8 kg/kg,农学效率为29.5 kg/kg、39.5 kg/kg、25.8 kg/kg,表观利用率为24.8%、24.3%、13.0%,生理利用率为152.3 kg/kg、218.6 kg/kg、229.1kg/kg,肥料贡献率为13.8 %、21.6%、17.4%,地力贡献率为86.2 %、78.3%、82.6%。分析肥料利用率分布频率可以看出,磷肥表观利用率<20%的试验样本和钾肥表观利用率<30%的试验样本均占总样本的80%以上,表明目前试验条件下各类蔬菜的磷钾肥利用率较低,生产上需同时解决蔬菜产量及肥料利用效率提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