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8篇
农学   5篇
  1篇
综合类   33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8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SPF鸡嗉囊和盲肠内容物乳酸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分离SPF鸡嗉囊和盲肠中的乳酸菌,用BL和乳酸杆菌选择性培养基进行菌种分离,通过生化试验、乳酸纸层析等方法进行鉴定。结果自SPF鸡嗉囊和盲肠中分离到产酸能力强的菌株7株,经鉴定为唾液乳杆菌、发酵乳杆菌和肠球菌为主。其中嗉囊中以唾液乳杆菌为主,盲肠中以发酵乳杆菌和肠球菌为主。  相似文献   
72.
为了探讨不同比例的虫草培养基混合料对SPF级Wistar大鼠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收集3组共60只Wistar大鼠的18项血液生化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试验组Wistar大鼠的血红蛋白、嗜酸性细胞的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组雄性Wistar大鼠的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尿素氮和血糖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组雌性Wistar大鼠的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其他指标各组间和不同性别间均无显著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饲喂不同比例的虫草培养基混合料,可使SPF级Wistar大鼠的部分血液生化指标发生明显改变。   相似文献   
73.
为探讨不同比例的虫草培养基混合料对SPF级Wistar大鼠主要脏器重量及脏器系数的影响,用电子天平测定3组动物的体重、心、肝、脾、肺、肾、肾上腺、睾丸、卵巢和胃的重量,并计算其脏器系数。结果表明,不同比例组的同性别Wistar大鼠,其体重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低比例组雄性Wistar大鼠心脏、肺脏和睾丸,雌性Wistar大鼠肺脏的重量显著或极显著高〖JP2〗于对照组、高比例组;低比例组雄性Wistar大鼠心脏、肺脏、肾脏和睾丸,雌性Wistar大鼠心脏、肝脏、肺脏、肾脏和胃的脏器系数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高比例组;低、高比例组Wistar雄鼠和高比例组Wistar雌鼠的肾上腺重量及其系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可见,适当比例的虫草培养基可以作为啮齿类试验动物的添加料,但是否适用于饲喂其它动物还有待于进一步的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74.
用标准疫苗株La Sota活疫苗在隔离器中接种SPF鸡,进行免疫保护试验.免疫后,每7 d采血监测NDV抗体,免疫后2周,利用经过鉴定的新城疫病毒(NDV)潍坊毒SGM01、昌乐毒SCL03、东营毒HY、日照毒SRZ03、莘县毒SSX03和标准强度F48E9分别进行攻毒试验,同时设SPF鸡对照.每天观察,及时剖检发病鸡,检查鸡群病变,确定疫苗的保护性.结果表明,La Sota疫苗能对除SGM01和HY以外的病毒攻击的SPF鸡提供较好的保护.  相似文献   
75.
【目的】 探究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Reticuloendotheliosis virus,REV)感染禽类后导致免疫器官发生细胞凋亡的机理。【方法】 以1日龄SPF雏鸡为试验对象,将100只SPF雏鸡随机均分为REV感染组和未感染病毒的对照组,REV感染组雏鸡经腹腔感染500 μL REV稀释液,对照组雏鸡经相同途径注射等量灭菌生理盐水,于病毒感染后第1、7、14、21、28和42天,2组雏鸡随机各抽取5只,心脏采血处死雏鸡后快速摘取法氏囊。分别应用HE染色和病理切片成像系统测定分析法氏囊细胞核浆比,TUNEL细胞凋亡原位检测试剂盒测定凋亡细胞数,免疫组化法测定Bcl-2和C-myc阳性细胞数量,实时荧光定量PCR和ELISA法分别检测法氏囊Bcl-2和C-myc 基因mRNA表达和蛋白含量。【结果】 ①REV感染1日龄SPF雏鸡后21~42 d,其法氏囊淋巴细胞凋亡百分比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雏鸡(P<0.05;P<0.01);②SPF雏鸡感染REV后21和28 d,其法氏囊细胞核浆比显著低于对照组雏鸡(P<0.05);③REV感染SPF雏鸡法氏囊中Bcl-2和C-myc阳性细胞数在病毒感染后21和28 d显著高于对照组雏鸡(P<0.05);④REV感染SPF雏鸡后21 d,其法氏囊Bcl-2和C-myc 基因mRNA表达极显著高于对照组雏鸡(P<0.01)。⑤SPF雏鸡感染REV后,其法氏囊中Bcl-2蛋白含量较对照组雏鸡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21和28 d分别差异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病毒感染组雏鸡的C-myc蛋白含量也始终高于对照组雏鸡,且21和28 d极显著增高(P<0.01)。【结论】 REV感染所致SPF雏鸡法氏囊细胞Bcl-2和C-myc的mRNA表达以及蛋白含量异常均与病毒感染导致的法氏囊细胞凋亡密切相关,而法氏囊细胞凋亡数量增加与REV感染引发的机体免疫机能抑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6.
用传染性喉气管炎(ILT)强毒株感染10个家系150日龄BWELSPF鸡,观察比较临床症状和剖检所见病变;用传染性支气管炎(IB)强毒株和新城疫(ND)疫苗株分别接种这10个家系的鸡胚,收获胚液并测定其毒价。从而评估这三种呼吸道病毒在每个家系鸡或鸡胚上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77.
为研究酸马奶中乳酸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 subsp.tolerans)对大肠杆菌腹泻小鼠生长性能、细胞因子水平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选择体重为(20±2) g的60只SPF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通过腹腔注射致病性Escherichia coli O_8菌悬液制备小鼠腹泻模型,并用不同浓度的乳酸菌菌悬液和抗生素进行治疗,检测其对腹泻小鼠生长性能、免疫器官指数、血清免疫指标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其中4组分别灌胃0.3 mL活菌数为1×10~6、1×10~8、1×10~(10) CFU/mL的LAB菌悬液和0.15 g/kg体重的盐酸环丙沙星;阴性对照组灌胃生理盐水,并不进行治疗;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试验期为7 d。结果表明:灌胃不同剂量LAB对小鼠生长性能具有促进作用(P0.05);灌胃1×10~(10) CFU/mL LAB菌悬液可显著提高小鼠脾脏指数(P0.05),较阴性对照组提高了53.91%;小鼠胸腺指数呈上升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乳酸菌可显著提高IL-4、IL-10、TGF-β水平,降低IL-6、IFN-γ水平(P0.05),LAB高剂量组效果最佳;可显著提高CAT、T-AOC、SOD和GSH-Px活力,显著降低MDA含量(P0.05),高剂量组效果最优。综上,腹泻小鼠灌胃乳酸菌能够促进小鼠免疫器官发育,并能调节血清免疫和抗氧化指标。  相似文献   
78.
针对自攻螺钉的抗钉帽拉穿强度进行评价,测试了不同直径、不同钉帽形式的国产自攻螺钉在SPF规格材和重组竹中的抗钉帽拉穿强度。试验结果表明:在同种材料上自攻螺钉的抗钉帽拉穿强度取决于钉帽类型和螺钉直径。所有SPF试件均出现钉帽拉穿破坏,重组竹试件个别出现钉帽拉穿破坏,大部分则出现自攻螺钉拉断破坏。自攻螺钉在重组竹中的抗钉帽拉穿强度远大于在SPF规格材中强度。  相似文献   
79.
 为证实传染性法氏囊炎超强毒SNJ93株感染SPF鸡后1~14 d内法氏囊淋巴细胞中Bcl-2、Bax蛋白的动态表达与淋巴细胞凋亡的关系。应用透射电镜观察、TUNEL法标记检测凋亡的淋巴细胞,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Bcl-2、Bax蛋白。结果表明,感染后1~7 d可见到大量凋亡的淋巴细胞,其中感染后3~5 d最多。感染后1~9 d Bcl-2蛋白显著高于同时点的对照组(P<0.01);感染后1~5 d Bax蛋白明显高于同时点的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感染后第7天高于同时点的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Bcl-2/Bax比率在感染后第1天低于同时点的对照组(P<0.05);3~5 d明显低于同时点的对照组(P<0.01)。SNJ93感染SPF雏鸡后1~7 d内法氏囊淋巴细胞会发生大量凋亡,Bcl-2/Bax能准确反映淋巴细胞的凋亡程度。  相似文献   
80.
Along with the growing number of laboratories that work with zebrafish (Danio rerio), it is necessary to have animals with good sanitary quality. Specific pathogens can interfere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nd in the life quality of the animals. Pseudoloma neurophilia is a parasite with high potential for interference in behavioural, morphology, toxicological and genetic research, and is very common in zebrafish facilities. With that, we implemented a protocol for the pathogen elimination in a genetically modified lineage (prop 1) using eggs from specific pathogen-free (SPF) wild-type fish (AB line) for in vitro fertilization, along with water recirculation equipment disinfection, appropriate PCR screening and back crossing protocols. This resulted in SPF prop 1 heterozygotes, which allowed us to move forward with subsequent crossings to develop homozygote prop 1 mutants for our research. Hence, this demonstrates a useful strategy for an individual research laboratory to rederive a specific mutant free line that is not available from other SPF laborator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