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6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72篇
林业   67篇
农学   144篇
基础科学   5篇
  46篇
综合类   722篇
农作物   59篇
水产渔业   79篇
畜牧兽医   154篇
园艺   94篇
植物保护   4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133篇
  2010年   122篇
  2009年   130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61.
Hg2+对条斑紫菜毒害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分析了不同浓度Hg2 对条斑紫菜光合作用强度、SOD、CAT、总抗氧化能力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藻胆蛋白对Hg2 的作用较为敏感,首先被破坏;叶绿素a的含量、光合作用强度、SOD、总抗氧化能力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随Hg2 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先升后降,CAT活性则表现出总体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62.
郑爱珍  王启明  吴诗光 《种子》2006,25(3):10-12
用溶液培养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铅对大豆种子的萌发及大豆下胚轴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实验表明:低浓度Pb^2+(20mg/L)处理,对大豆种子萌发的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影响较小,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则呈下降趋势;低浓度Pb^2+(20mg/L)处理下,大豆下胚轴SOD、POD的活性有所增强,随着处理浓度的加大,其活性下降,而MDA的含量先略有下降而后上升。  相似文献   
63.
Metsulfuron-methyl is one of the widely used sulfonylurea herbicides. However, approximately half of the applied metsulfuron-methyl may remain as bound residues in soil. To characterize the response of rice plants to residual metsulfuron-methyl in soil, the activities of acetolactate synthase (ALS),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peroxidase (POD), and catalase (CAT) were investigated in two rice varieties that differed in susceptibility to the herbicide. Changes in the activity of these enzymes in leaves and roots of Xiushui 63, a sensitive rice variety, were greater than those in a resistant variety Zhenong 952. Irrespective of variety, changes in the enzyme activity were greater in the roots than in the leaves. The activities of ALS and CAT decreased, while the SOD activity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in the amounts of bound residues of metsulfuron-methyl (BRM) in soil. The POD activity increased at the BRM level of 0.025 mg kg^-1, but decreased at the BRM level of 0.05 mg kg^-1.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bound residues of sulfonylurea herbicides may affect metabolism of rice plants.  相似文献   
64.
为充分利用鸭血资源,以新鲜鸭血为原料,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鸭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初步研究了SOD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乙醇与氯仿的体积比4∶5,溶血球与沉淀剂的体积比1∶1,静置时间25.5 min,SOD比活为1 000.91 U/mg;在pH值4.0~6.0,50℃温度以下SOD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5.
3种外来树种抗寒性生理指标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日本厚朴、山樱和美国七叶树的引种实生苗为试材,系统地分析了低温胁迫下其植株的生理生化变化,研究了日本厚朴、山樱和美国七叶树的越冬抗寒机理.试验结果表明,-30 ℃是日本厚朴安全越冬的低温临界值;低温诱导过程中组织中游离脯氨酸含量与外渗电导率变化明显,可以作为鉴定日本厚朴、山樱和美国七叶树抗寒性的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66.
以红鳍笛鲷(Lutjanus erythropterus)幼鱼为实验生物,根据急性毒性实验结果(96 h LC50为10.73mg·L-1)设置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DEHP)的浓度为0.12、0.60、3.00mg·L-1(以丙酮为对照).在实验进行6、12、24、48 h和96h时,分别检测肝脏和鳃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脑组织乙酰胆碱脂酶(AChE)活性.结果表明,肝脏组织中的SOD反应灵敏且活性明显被诱导.低剂量组(0.12、0.60mg·L-1)SOD活性受到的诱导效应较高剂量组(3.00mg·L-1)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肝组织中MDA含量在DEHP曝露的12 h显著性升高,但48 h的MDA含量显著性降低(P<0.01),随曝露时间呈波动变化.鳃组织中的SOD活性明显低于肝脏组织,整个过程中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规律,其中高剂量组(3.00 mg·L-1)受到的诱导最明显;与对照组比较,MDA含量12 h后即显著升高(P<0.01),随后MDA含量开始下降并围绕对照组水平上下波动.各剂量组脑组织AChE活性仅在6 h受到抑制,此后受到明显的诱导作用酶活性升高,24 h达到最大值,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但96 h后恢复到对照组水平,呈明显的时间-效应关系.以上结果显示,DEHP对红鳍笛鲷幼鱼组织酶活在实验浓度下影响显著,对水生生物存在危害,应对其生态风险加以关注.  相似文献   
67.
镉胁迫对小白菜POD、PPO和SOD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盆栽土培的方式研究了不同浓度Cd处理时耐性不同的2个基因型小白菜叶的POD、PPO及SOD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小白菜SOD和POD活性在一定范围内均随胁迫强度的增加而升高;PPO活性随Cd处理浓度的增大呈明显的上升趋势。3种酶呈现不同程度的积极性保护作用,且变化与其耐性一致。这说明POD、PPO、SOD活性的提高与维持是植物耐Cd胁迫的物质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68.
激动素对菊花蕾期生理及花期调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浓度(0,10,20,50 mg/L)的激动素(KT)对菊花紫玉品种绿蕾期叶片生理生化及花期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组叶片中硝酸还原酶(NR)、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比对照组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且随处理浓度的升高依次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花径无明显变化,株高比对照降低,株径大于对照,株型比对照紧凑。随KT浓度的升高,菊花的花期呈梯度推迟,其中50 mg/L处理组效果最为明显,开花时间比对照推迟7 d,并使花期延长。  相似文献   
69.
以两个不同穗型水稻品种辽梗326(直立型)和奥羽316(弯穗型)为试材,测定了生育后期生理生化指标,每次取倒3叶进行测定,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X),过氧化氢酶(CAT),可溶性蛋白含量。从测定结果来看,抽穗以前辽梗326各项指标明显高于奥羽316,抽穗以后各项指标变化有所不同,体现了两品种不同的衰老特性。  相似文献   
70.
过路黄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反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探明过路黄低温致伤的生理特性,为其引种北移、栽培推广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了在低温(10,5,0,-5℃)胁迫下过路黄叶片内部生理生化反应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低温胁迫下,过路黄叶片的质膜透性、保护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均有明显的变化.在试验处理范围内,随着低温胁迫程度的加深和时间的延长,过路黄叶片的质膜透性上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先上升,后下降;游离脯氨酸(Pro)含量有明显增加;丙二醛(MDA)含量呈逐渐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