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4篇
农学   6篇
  2篇
综合类   69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21.
论先秦时期我国的竹资源及利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根据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考证了我国史前时期、夏商周时期竹林资源的分布,论述了先秦时期在生产、生活、文化、兵器等方面对竹资源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22.
利用丰产性好、推广面积最大、应用时间最长的恢复系明恢63为母本,选用株型好、含部分粳稻血缘的恢复系宁恢7号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和定向培育,选择株型好的高代中间材料再与桂44复交,后代在不同生态环境下穿梭培育,定向选择,育成强优势恢复系南恢009。该恢复系具有恢复谱广、恢复力强、配合力高、生育期适中、较抗稻瘟病等特点,所配制的特优009、II优009等组合在各级区试中表现综合性状好,增产显著,其中特优009已通过福建省和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3.
秦汉墓葬中,经常发现有陶仓、陶困等储粮模型明器的随葬。据目前所知最早的陶困出现于春秋晚期的秦国墓地中,并于西汉中后期开始在中原乃至全国范围内盛行开来;而陶仓最早出现于西汉早期的关中汉墓中,在东汉时开始骤然增多,并盛行全国。陶团最先出现在春秋晚期的秦墓,与秦国的农业发展和秦人的价值观及丧葬习俗分不开,而陶困和陶仓的流行时间的不同与它们不同的文化内涵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24.
通过考察里耶秦简中的"除邮人"简,探讨了秦代官府文书的传递方式和当时的邮驿制度。秦代邮人由邮所在乡的乡啬夫从当地平民中选用,并由县令或县尉批准。邮设置在交通要道,只负责传递制书、急书等重要官府文书。张家山汉简中每一邮的邮人数量、邮与邮之间的距离等,都有具体规定,应当是继承秦代的制度。  相似文献   
25.
本研究利用农户牛场的肥育牛群,观察埋植“牛增肉剂”的增重效果。试牛的基础日粮相同,每日定时饲喂,经过91天的育肥期后,试验组牛的头均增重为80kg,比对照组多增重10kg,两组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118.2和1580.9g。  相似文献   
26.
辽西地区的文明起源很久远,但是直到燕秦汉时期才开始正式划归中原汉族政权统治。由于生态环境适宜,人文基础充分,历任统治者政策的扶持以及人口数量的增加,使得该时期辽西地区的农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其发展主要表现为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铁犁耦耕的发展、牛耕技术的普及推广以及作物种植和贮存的进步等。同时,辽西地区农业的发展也受到了频繁战争的破坏以及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的影响,但从整体来看仍然呈发展进步的趋势。  相似文献   
27.
mtlD/gutD双价耐盐基因转化秦美猕猴桃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已建立的秦美猕猴桃叶片最佳再生系统的基础上 ,利用叶盘法和基因枪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秦美猕猴桃双价耐盐基因 m tl D/gut D的转化研究 ,经诱导不定芽及诱导生根阶段卡那霉素 (选择性抗生素 )连续筛选 ,获得了 2 0株卡那霉素抗性转化植株。抗性植株经 PCR检测 ,有 6株呈阳性。耐盐试验表明 4株阳性植株抗 Na-Cl能力比对照均有不同程度提高。 PCR及耐盐试验初步证明耐盐基因转化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28.
本文提出一种快速检出S.p.和S.g.的简易方法——吖啶橙免疫荧光菌团培养浓集法(AOIFBC法)。此法将吖啶橙高倍稀释后与少量沙门氏菌0:9单因子血清混合,配制成吖啶橙荧光抗体(AOFA),然后取少量加入经4小时增菌的液体标本中,再孵育1—4小时,可使与抗体结合的S.p.或S.g.凝集繁殖成亮绿色荧光菌团,低速离心沉淀后,在低倍荧光镜下容易检出。荧光菌团可取出培养进一步验证。试验表明,此法敏感度比无吖啶橙的显微沉淀凝集试验和玻片凝集试验分别高100倍和2500—5000倍。作AOIFBC法检查,特异性强:与鼠伤寒沙门氏菌等七种常见细菌无交叉荧光菌团形成;敏感度高:每毫升含S.p.活菌84×10~2个和S.g.活菌76×10~1个以上,可呈“++”→“++++”荧光菌团。本法对雏鸡粪液模拟标本检测,获得肯定的阳性结果。  相似文献   
29.
对中美大豆不同亲本正、反交间F2、F3、BC1F2的株高性状遗传表现进行了初步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正交和反交间株高在F2、F3两世代的遗传规律基本一致;株高在各世代的遗传表现因正交和反交的不同而存在一定的差异;BC1F2株高因回交亲本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现;用相同亲本回交的BC1F2株高遗传表现因正、反交不同而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30.
介绍了对秦陵铜车马木车马构件的考证结果,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秦代产品的标准化、产品规格的系列化,以及在设计、工艺、管理等方面的标准化问题.首次提出了秦代应用优先数系的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