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87篇
  免费   1968篇
  国内免费   1944篇
林业   1732篇
农学   2092篇
基础科学   572篇
  1878篇
综合类   9207篇
农作物   2528篇
水产渔业   1700篇
畜牧兽医   8360篇
园艺   2080篇
植物保护   2450篇
  2024年   179篇
  2023年   565篇
  2022年   1026篇
  2021年   1233篇
  2020年   1221篇
  2019年   1467篇
  2018年   1031篇
  2017年   1135篇
  2016年   1401篇
  2015年   1663篇
  2014年   1965篇
  2013年   1931篇
  2012年   2491篇
  2011年   1802篇
  2010年   1505篇
  2009年   1434篇
  2008年   1200篇
  2007年   1239篇
  2006年   1282篇
  2005年   1006篇
  2004年   770篇
  2003年   594篇
  2002年   505篇
  2001年   505篇
  2000年   531篇
  1999年   399篇
  1998年   315篇
  1997年   240篇
  1996年   344篇
  1995年   214篇
  1994年   206篇
  1993年   169篇
  1992年   196篇
  1991年   134篇
  1990年   125篇
  1989年   106篇
  1988年   69篇
  1987年   61篇
  1986年   34篇
  1985年   52篇
  1984年   30篇
  1983年   27篇
  1982年   30篇
  1981年   35篇
  1980年   45篇
  1979年   35篇
  1978年   12篇
  1977年   7篇
  1976年   13篇
  195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为了解莆田地区猪圆环病毒病的流行状况,2013—2014年间在莆田笏石、埭头、灵川、仙游地区等部分养猪场(户)共采集了322份未经PCV2疫苗免疫的猪血清样本,采用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对送检血清样品进行PCV2抗体水平检测。结果表明,322份被检血清中检出117份阳性血清,总阳性率为36.33%,其中以6~12周龄的小猪感染率最高,阳性率为55.56%。说明猪圆环病毒病在莆田市多数猪场中存在。  相似文献   
992.
为获得可用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抗体检测的重组抗原VP2蛋白,根据GenBank中发表的IBDV VP2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应用RT-PCR技术克隆IBDV经典标准攻毒株(BC6/85株)的VP2基因,插入质粒pET-32a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32a-VP2,经IPTG诱导后获得了以包涵体形式表达的重组蛋白。重组蛋白纯化后,Western-blot检测表明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本研究为下步建立IBDV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及新型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3.
采用日本乙型脑炎病毒单克隆抗体预包被酶标板,将纯化的日本乙型脑炎病毒(JEV)作为检测用抗原,利用包被捕获法建立了用于检测猪乙型脑炎抗体的间接ELISA法。采用建立的ELISA法对50份已知阴性血清样本检测,临界OD450nm值为0.343,ELISA与IFA对200份血清进行平行检测,总符合率为92.9%,与商品化的同类国产试剂盒的符合率为95%。与其他常见的猪病毒阳性血清抗体无交叉反应,2~8℃保存12个月稳定。研制的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为临床JEV血清抗体检测及其疫苗的免疫效果评价提供了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994.
对2014年沈阳地区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育肥牛场进行病原分离,得到7株分离菌,对其进行培养形态及染色观察、病理组织切片观察、动物致病性观察及16S序列分析,初步鉴定为牛多杀性巴氏杆菌(Pm)。利用Pm种特异性引物及荚膜血清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均得到目的基因条带。对分离菌进行药敏试验的结果显示,5株分离菌株已对阿米卡星、新诺明产生较强耐药性;7株分离菌均对氟苯尼考、恩诺沙星、四环素及氨苄西林敏感。由此确定,分离菌株均为牛荚膜A型巴氏杆菌,且已具有一定耐药性。  相似文献   
995.
建立了RP-HPLC法测定木槟硝黄散中木香烃内酯与去氢木香内酯含量的方法。用十八烷基键合硅胶柱分离木槟硝黄散中木香烃内酯与去氢木香内酯,以甲醇-水(60∶4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25 nm。木槟硝黄散中木香烃内酯与去氢木香内酯的线性范围分别为4.14~41.4μg/m L和3.59~35.9μg/m L,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23%、99.00%(n=6)。该方法简便、快速,可用于木槟硝黄散中木香烃内酯与去氢木香内酯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996.
通过对仙游县2014年秋季猪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检测,了解和掌握仙游县猪口蹄疫免疫效果,以更好地指导今后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997.
为构建缺失马立克氏病病毒(Mareks disease virus,MDV)Meq基因簇microRNAs(Meq-clustered miRNAs的突变株,本研究在vv MDV GX0101细菌人工染色体(bacterial artificial chromosome,BAC)克隆的基础上,采用Red/ET同源重组技术将Meq-clustered miRNAs的编码基因进行缺失突变,经PCR鉴定及序列分析证明Meq-cluster miRNAs序列成功缺失后,提取Δmeq-miRNAs BAC DNA,转染鸡胚成纤维细胞(CEF)进行病毒拯救,用SYBR GreenⅠqRT-PCR检测病毒体外增殖特性。结果表明成功拯救出缺失MDV Meq-clustered miRNAs基因的感染性BAC克隆株GX0101Δmeq-miRNAs,且该缺失株与亲本株GX0101BAC具有相似的增殖曲线,Meq-clustered miRNAs是MDV体外复制的非必需基因。MDV Meq-clustered miRNAs基因缺失感染性BAC克隆株的成功构建为进一步研究MDV Meq-clustered miRNAs在MDV致病和致肿瘤方面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8.
几种常见桑树病害的识别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树是蚕桑产业的重要物质基础。为确保桑树健康成长,促进产业发展,桑树病害的有效识别与及时防控尤为重要。真核微生物、原核微生物及非细胞类病毒中均存在能引发桑树传染性病害的病原微生物。其中由真核微生物引起的桑里白粉病与桑椹菌核病,原核微生物引起的桑青枯病与桑疫病是爆发频繁、危害极大的桑树病害。本文就这四种桑树病害的病原、侵染循环、病害识别及防治方法等进行系统梳理,并简要介绍几种非细胞类微生物引起的桑树病害,以期为生产上防治相关病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9.
本试验旨在研究以猪油或鱼油为脂肪源的饲料中添加乳化剂对牛蛙生长性能、肠道消化酶活力及肝脏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采用2×2因子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2种脂肪源(猪油和鱼油)和2个乳化剂添加水平(0和300 mg/kg),配成4种等氮等能的试验饲料。将初始平均体重为(19.01±0.01)g的180只牛蛙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蛙,进行为期8周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未添加乳化剂的鱼油组增重率(WGR)和摄食量(FI)显著高于未添加乳化剂的猪油组(P0.05)。添加乳化剂的猪油组WGR和FI显著高于添加乳化剂的鱼油组(P0.05)。添加乳化剂的猪油组WGR、FI和特定生长率(SGR)显著高于未添加乳化剂的猪油组(P0.05),2组之间饲料系数(FCR)、氮沉积率(NRE)、能量沉积率(ERE)均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乳化剂的鱼油组的各生长性能指标与未添加乳化剂的鱼油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牛蛙胴体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而添加乳化剂的猪油组全体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未添加乳化剂的猪油组(P0.05)。各组牛蛙肠道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差异不显著(P0.05),饲料中添加乳化剂显著提高以猪油为主要脂肪源牛蛙的肠道脂肪酶活力(P0.05),而对以鱼油为主要脂肪源牛蛙的影响不显著(P0.05)。各组牛蛙肝脏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无显著差异(P0.05)。在以猪油为主要脂肪源时,添加乳化剂显著提高肝脏丙二醛(MDA)含量(P0.05);在以鱼油为主要脂肪源时,添加乳化剂对肝脏MDA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根据结果得出,在以猪油为主要脂肪源的饲料中添加乳化剂可提高牛蛙的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1000.
为研究不同供磷水平对热研5号柱花草(Stylosanthes guianensis‘Reyan No.5')-根瘤菌共生体系的影响,利用水培试验对接种7株不同根瘤菌的柱花草进行3个磷浓度的处理,通过对柱花草干重、植株含氮量、根瘤数、固氮酶活性的测定及分析确定磷对共生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低磷不利于柱花草及根瘤菌共生体系的生长;菌株YM11-1,FS3-1-1在高磷时固氮促生效果最佳,菌株LZ3 2,RJS9-2,BS1-1,CJ1则在中等磷条件下固氮促生效果最佳,磷对菌株PN13-3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