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4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1篇
  42篇
综合类   109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18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NaCl对Hg在土壤中吸附规律及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等温吸附试验和吸附动力学试验,研究了NaCl对贵州万山、石阡、松桃、德江、江口5个地区道路周边混合土壤中Hg^2+的吸附解吸行为。结果表明,Hg^2+在土壤中的吸附行为由于溶液中加入NaCl而有所差异。在同一浓度NaCl作用下,当Hg^2+浓度小于3.00mg/L时,NaCl对Hg^2+的吸附有促进作用;当Hg2+浓度大于3.00mg/L时,NaCl对Hg^2+的吸附又显示出抑制作用,且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添加NaCl使Hg2+最大吸附量最多可降低63.64%。解吸率也因NaCl的加入有所改变。0.01mol/LKNO3溶液对Hg^2+的解吸率达3.31%~6.78%,而0.01mol/LKNO3+NaCl溶液对Hg^2+的解吸率达21.5%~47.3%。吸附动力学试验结果表明,5个动力学方程都拟合得很好,方程的相关系数R^2均在0.9以上,只是吸附过程有所不同。NaCl增大了Hg^2+在土壤中的流动性,对Hg2+的迁移转化产生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2.
一次性消解连续测定食品中砷、硒和汞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一次性消解样品用HG-AFS法连续测定食品中砷、硒和汞3种元素的新方法。在选定的试验条件下测得Se、As、Hg的RSD分别为:3.7%,2.8%,和4.7%;回收率分别为:95.0%、102.0%和91.9%;该法具有快速、简单、准确性好,和国标法分别消解样品相比,有一次性消解样品,可连续完成测定3种元素含量,操作简单,快速,节省试剂,工作效率高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3.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NO)促进汞胁迫下小麦种子的萌发及其对萌发过程中氧化胁迫的缓解效应。[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HgCl2模拟重金属汞胁迫梯度处理小麦种子,以小麦种子发芽率达到对照的50%时,为汞胁迫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半抑制浓度;以硝普钠(SNP)作为NO的供体,预处理小麦种子12 h后,置于半抑制浓度的汞胁迫条件下,研究小麦种子的发芽状况,探查种子中淀粉酶和蛋白水解酶的活性变化,以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脯氨酸和丙二醛(MDA)含量3个抗氧化指标的变化。[结果]NO供体SNP能显著促进汞胁迫下小麦种子的萌发,经SNP预处理的小麦种子中淀粉酶和蛋白水解酶的活性明显高于对照;SNP预处理能明显促进汞胁迫下小麦种子中CAT活性的上升,上调脯氨酸的水平,降低脂质过氧化产物MDA的含量。[结论]NO供体SNP能促进小麦种子萌发与幼苗的生长,并提高小麦种子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04.
卢婷  王小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319-13320
[目的]探讨荠菜幼苗对汞胁迫的生理响应。[方法]采用砂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Hg2+胁迫下荠菜幼苗叶中叶绿素含量以及SOD和POD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幼苗叶绿素含量在低浓度Hg2+(≤1.0 mg/L)胁迫时略有增加,而在高浓度Hg2+胁迫(20.0mg/L)时降低。丙二醛含量则随Hg2+胁迫浓度的增加而增加。SOD和POD活性均随着Hg2+浓度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当Hg2+浓度为1.0 mg/L时SOD和POD活性分别为对照的158.0%和161.0%,而在当Hg2+浓度为20.0 mg/L时分别为对照的27.1%和16.7%,表明酶活性在一定浓度的Hg2+胁迫下能作出应激反应。[结论]为荠菜驯化和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5.
土壤中砷·汞·铅·镉·铬测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宋伟  张志  郑平  韩芳  邱静  王勇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001-21002,21054
[目的]研究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砷、汞、铅、镉、铬的测定方法。[方法]微波消解样品,利用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相关重金属元素进行测定,并与ICP-MS测定结果进行对比。[结果]采用3 ml HNO3+1 ml HF的混合酸体系消解样品,样品消解完全,利用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所得值与ICP-MS测定值相差不大,测定值均在标样的不确定度范围内,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土壤样品添加回收试验所得回收率均高于90%。[结论]利用微波消解结合原子荧光、原子吸收法测定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砷、汞、铅、镉、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土壤样品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6.
采用硝酸-双氧水体系及高压消解法处理陶瓷样品,利用原子荧光光谱仪测定了陶瓷样品中的汞,并对灯电流、负高压、还原剂等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RSD值仅为1.2%,回收率为91.9%~103.0%,检出限0.004μg/L,说明该方法精密度和灵敏度高,可作为陶瓷样品中痕量汞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07.
【目的】研究Hg对不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探讨其中对Hg敏感的酶类,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监测评价及修复等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室内模拟试验,以催化C、N、P、S等循环的土壤酶为对象,较为系统地探讨了3种土壤类型(红壤、褐土、风沙土)6个土样在不同含量Hg下的土壤酶效应。【结果】不同土壤酶类受Hg影响的规律有明显差异,1、2、4号土样转化酶活性在Hg含量较低时(0.5 mg/kg)有所升高;随着Hg含量的增加,土壤转化酶、脲酶、脱氢酶、芳基硫酸酯酶和磷酸酶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上述5种酶活性及总体酶活性与Hg含量间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说明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可表征土壤的Hg污染程度。供试土壤Hg轻度污染的生态剂量(ED10)为0.03 mg/kg。Hg对绝大多数酶活性表现出完全抑制作用(包括竞争性抑制和非竞争性抑制)。【结论】脱氢酶受Hg的抑制程度较大,表明其对Hg较为敏感,因此其可作为Hg污染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08.
于春光  杜茂安  孟召辉  査金苗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1681-1683,1701
[目的]对生物质材料山核桃(Juglans mandshurica Maxim.)壳(CWS)对水中汞离子的吸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利用山核桃壳作为生物吸附剂去除水溶液中Hg(Ⅱ)离子,探讨不同条件即溶液pH、吸附时间、Hg(Ⅱ)初始浓度对Hg(Ⅱ)离子吸附效率的影响。[结果]CWS对Hg(Ⅱ)离子吸附率最大时的pH范围为5.0~6.0;随着初始Hg(Ⅱ)浓度的增加吸附率逐渐减小;FTIR分析显示CWS的一些化学基团如羟基、甲基、芳香环甲氧基、羰基可能与吸附Hg(Ⅱ)离子有关;CWS对Hg(Ⅱ)离子的吸附过程与Langmuir和Frendrich吸附等温线相关性较高,从而拟合出吸附方程。[结论]山核桃壳可以作为一种很有前景的生物吸附剂来去除水中Hg(Ⅱ)离子。  相似文献   
109.
硒(Ⅳ)预处理下根表铁膜对水稻幼苗吸收和转运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培试验的方法研究硒(Se,Ⅳ)预处理下,根表铁膜对水稻幼苗吸收和转运汞(Hg)的影响。将水稻幼苗置于Se0和Se0.5(mg L-1)培养液中培养2周,再用4种不同浓度的Fe2+溶液(0、25、50和100 mg L-1即Fe0、Fe25、Fe50、Fe100)诱导水稻根表形成不同数量的铁膜,随后置于0.3 mg L-1的Hg Cl2培养液中继续培养72 h。结果表明,根表铁膜对水稻幼苗生长无显著影响,但硒可以增加其生物量。碳酸氢钠―柠檬酸三钠―连二亚硫酸钠(DCB)提取液(即根表铁膜)中含铁比例(57.3%~96.2%)显著高于水稻幼苗地上部(1.1%~17.5%)和根部(2.7%~25.9%),水稻幼苗的大部分铁被积累至DCB提取液中。随着根表铁膜数量的增加,根和地上部汞含量均显著降低。在Fe50和Fe100处理中,硒的加入显著减少了地上部和根部的汞含量,也显著降低了汞的分配系数,Se(Ⅳ)预处理能明显提高铁膜固持汞的量。综上所述,Se(Ⅳ)预处理和根表铁膜均能阻碍水稻幼苗对汞的吸收和向地上部的转运,减轻水稻汞胁迫,从而起到保护水稻避免汞毒害的作用。本研究对于提高汞污染区稻米质量和保证粮食安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0.
为寻求水环境中重金属监测的指示植物应用于生产,通过离子溶液浸泡试验,研究Cu~(2+)、Hg~(2+)及其混合胁迫对高等水生沉水植物阿根廷蜈蚣草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MDA(丙二醛)含量、CAT(过氧化氢酶)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随胁迫强度的增加而持续下降,当Cu~(2+)、Cu~(2+)+Hg~(2+)混合处理浓度≤1 mg/L时,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上升;2)MDA含量与受胁迫强度呈正相关关系;3)在胁迫处理24h内,CAT活性逐渐升高,而后随时间延长活性下降,直至出现抑制现象;4)同浓度处理对阿根廷蜈蚣草生理胁迫强度为Cu~(2+)Hg~(2+)Cu~(2+)+Hg~(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