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4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66篇
林业   117篇
农学   87篇
基础科学   18篇
  94篇
综合类   893篇
农作物   37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55篇
园艺   26篇
植物保护   3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131篇
  2011年   140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
针对河南农村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方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进河南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政策建议,包括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加快农村金融产品创新、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规范发展非正规金融、完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等方面内容,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52.
豫北温县40个黑杨无性系4年生试验材料表明:参试无性系胸径、树高、材积等差异达显著水平,用综合法评定了它们的优劣,选择出3个优良无性系,它们的平均材积分别超对照114.06%、78.67%、69.91%。  相似文献   
53.
对河南省农业结构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河南省农业结构调整应把握的主要原则及河南省农业结构调整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54.
河南省草种区划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根据河南省自然条件的多样性和优质饲草生物学特点的差异性 ,提出了因地制宜地进行草种区划的具体方案 ,目的是为促进饲草的优质高产以及对环境条件的改良 ,切实解决当前畜牧业生产中优质饲草的不足和畜牧业生产环境日益恶化的局面。该草种区划的实施将有助于河南省 2 1世纪农牧业的多样性经营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5.
介绍了泡泡树的生物学特性,种子繁殖技术,嫁接繁殖技术等.  相似文献   
56.
河南省棉花气候适宜度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依据前人已有的研究结果,首先研究了影响河南省棉花生产的关键气候因子,并分别构建了光照时数、温度、降水量及三因子综合影响的适宜度函数。其次利用Q型分层聚类法对所选站点1960-2000年40年平均总适宜度进行分析,最终将其分为三类。同时按各站点的类别和邻近程度进行地域上的合并,得到三大类,七个区。发现以豫东北平原和伊洛河流域气候适宜度最高。最后对各区光、温、水三因子的适宜度分别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7.
河南省主要土壤耕层有效养分含量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河南省主要土壤耕层21个样区的土样有效养分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主要土壤耕层的有机质含量稍缺;有效氮含量中等;有效磷含量稍丰;有效钾含量丰富;有效铜含量丰富;有效锌含量缺乏。  相似文献   
58.
谭运德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7):8761-8762
分析了"十五"以来河南省林业信息化进展情况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十一五"期间的发展思路、工作目标、建设重点和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59.
豫西地区不同类型农田化肥增产效益及增产潜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化肥在豫西地区不同地形农田的增产效益与增产潜力,为引导和实现化肥的优化配置和合理施用、提高豫西地区粮食产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豫西地区平川地、坡平地、坡地等3种典型地形农田化肥施用量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并对3种典型农田化肥消费量与粮食产量的多年统计资料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并由此对豫西地区粮食增产潜力进行了预测。【结果】作物单产以平川地最高,坡平地次之,坡地最低。尽管在3种类型农田上使用化肥均可大幅度增加作物产量,但化肥增产效益以坡地最高,坡平地次之,平川地最低;对3种典型地形农田化肥消费量与粮食产量多年统计资料的分析也获得相同结论。根据田间试验结果对未来豫西地区粮食产量及增产潜力进行的预测表明,当采用本研究中最大施肥量时,豫西地区粮食总产量可达到4.24×109 kg,是2003年该地区粮食产量的2.1倍;并预测在增加粮食产量中,坡地贡献率占50.1%、坡平地占33.7%、平川地占16.2%,坡地和坡平地粮食生产对该地区粮食总产量具有决定作用。【结论】豫西地区3种典型地形农田中化肥增产效益存在差异,以坡地化肥增产效益最大。因此,加强坡地化肥投入,可有效地提高本区粮食总产量,对今后本区粮食的增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0.
通过对河南省主要草种的生物学特点、生态学特点以及经济价值的分析,结合当前农牧业发展对饲草的需要特点的分析,采用系统学优化理论,确定了河南省当家草种应具备的条件,制定了全省草种区划方案。结果表明:适合河南省的当家草种有10种,分别是:紫花苜蓿、沙打旺、苇状羊茅、多年生黑麦草、小冠花、红三叶、杂三叶、鸡脚草、无芒雀麦;适合河南省草业优质发展的草种区域有6个,分别是:豫北平原牧草种植区、豫西北黄土丘陵和太行山地种植区、豫中东低洼平原和南阳盆地种植区、豫西山地种植区、淮南与桐柏山区种植区、豫东平原种植区,并且明确了各区域内以当家草种为核心的草种优化组合。河南省当家草种的制定和草种区划的确定有利于为河南省各地草种的正确选择和草业未来大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