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3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118篇
林业   153篇
农学   103篇
基础科学   9篇
  78篇
综合类   495篇
农作物   188篇
水产渔业   33篇
畜牧兽医   44篇
园艺   34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61.
本试验采用播期与栽培密度两因素的裂区设计,以确定沙地菊芋种植的较佳密度和适宜播期。研究表明,不同播期与密度交互作用对沙地菊芋地上部植株植物学性状无显著影响;而对于块茎性状及产量,春播优于秋播,密度以25500株/hm2为宜。  相似文献   
62.
经过品种×密度2因素3水平田间试验,对绵农6号等3个小麦品种分蘖成穗特性进行了初步观察。结果表明,绵农6号单株分蘖数为2.08~4.76个,分蘖成穗率为54.3%~59.3%,均低于对照品种绵阳20号。与对照单株分蘖力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有效分蘖期(12月20日前)。绵农6号主茎与分蘖穗重差异较小,茎蘖cv为14.0%~15.7%。穗粒数、千粒重及单穗重明显较高,分别为:42.1~58.2粒、43.0~50.3g、1.84~2.93g,突出地表现了大穗大粒、穗重型品种的特性。在大面积生产上要获得高产,其种植密度应低于绵阳20号等品种。  相似文献   
63.
取接种4周龄雏鸡的法氏囊,经匀浆,高速离心,超速离心,CsCI 密度梯度离心,可获得纯化的鸡法氏囊炎病毒(IBDV)条带。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说明 IBDV 呈球状,直径约60nm,无囊膜,其浮力密度为1.32g/ml。本试验所分离的病毒粒子的平均含量为957μg/ml,病毒有活力,并具有抗原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64.
通过不同种植密度对郑单22生长发育及产量影响的研究,郑单22单株叶面积和单株干物质积累量随密度增大而减小。群体叶面积系数和干物质积累量随密度增大而增加,达到一定种植密度后而下降,产量随密度加大而增加,结果表明,郑单22的适宜种植密度为45000~52500株/hm2。  相似文献   
65.
通过对饲用型玉米陕单8806进行37500、48000、58500和69000株/hm2等4个密度试验,结果表明:陕单8806的适宜栽培密度为63000株/hm2左右,其吐丝期的合理叶面积指数为5.8左右,该密度下陕单8806拔节至成熟的物质净同化率可达14.3g/(d·m2)左右。  相似文献   
66.
超级杂交稻新组合II优602经济性状及产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02年在四川3个不同生态区对杂交稻II优602在不同栽培密度和不同施氮水平下的经济性状和产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生态区,II优602有效穗随着密度和施氮量的增加呈上升的趋势,最高有效穗达250.5~322.5万/hm2;在同一施氮水平下,II优602穗粒数随着密度的增加呈下降的趋势,达159.23~165.08粒;不同生态区,不同密肥处理对II优602结实率、千粒重、稻谷产量的影响差异较大。不同肥力条件下选择适应的栽培措施II优602均可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67.
不同种植密度对小麦籽粒灌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冬小麦籽粒灌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以期为河西灌区冬小麦高产栽培制定合理的密植范围。[方法]设计了225万(T1)、300万(T2)、375万(T3)、450万(T4)、525万(T5)、600万(T6)、675万(T7)、750万(T8)、825万(T9)、900万(T10)、975万(T11)、1 050万(T12)基本苗/hm2共12个密度处理,分别运用R ichards模型、一元二次方程模拟了冬小麦籽粒干物质增长过程及籽粒灌浆速率随花后时间的变化情况,并对所建立的R ichards模型进行推导得到基本的灌浆参数,通过SPSS、DPS软件对籽粒灌浆参数与千粒重进行相关、逐步回归及以及通径分析。[结果]不同密度处理间千粒重、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单株穗数、单位面积籽粒产量均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密度处理冬小麦的籽粒灌浆均符合慢-快-慢的"S"型生长特性,用R ichards模型能很好地模拟冬小麦籽粒增重过程,用一元二次抛物线方程能较好地模拟冬小麦灌浆速率随花后时间变化过程;不同密度处理间平均灌浆速率、最大灌浆速率有较大差异,最大差异率分别为33.98%、22.61%,T7的平均灌浆速率1.26 mg/(grain.d)及最大灌浆速率2.44 mg/(grain.d)均最大,T12的平均灌浆速率0.94 mg/(grain.d)及最大灌浆速率1.99 mg/(grain.d)均最小;平均灌浆速率、最大灌浆速率、灌浆活跃期、灌浆快增期与千粒重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28*、0.630*、0.849**、0.739**;通径分析表明,灌浆活跃期对千粒重的贡献最大。[结论]灌浆活跃期对千粒重的贡献最大,河西绿洲灌区冬小麦的适宜密度范围为675万~750万基本苗/hm2。  相似文献   
68.
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方法,研究了不同密度、氮肥施用量对玉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密植,增施氮肥,有利于提高玉米产量和改善玉米品质;通过模拟试验和优化选择,提出了玉米产量≥7500kg/hm2、粗淀粉≥65%、粗脂肪≥4.55%、粗蛋白质≥11.2%、赖氨酸≥0.33%、色氨酸≥0.075%的栽培措施,其相应的密度为53475~72435株/hm2,氮肥施用量为278.85~488.70kg/hm2。  相似文献   
69.
新疆不同密度下棉花干物质积累及其分配规律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对新疆棉区南疆亚区中产棉田2品种3密度下干物质积累及其分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①棉花干物质积累动态可用Logistic模型描述,随密度增加单株干物质积累降低;生育期推迟,其影响加大.②根据生长速率曲线计算出了干物质积累的主要时期.NAR在出苗后40和70d时出现高峰值,这是新疆棉区单产较高的原因之一.③2品种在中密度下,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并进时期较长,丰产性好的军棉1号并进生长时期>新陆中2号,它们均为中密度棉田具有较高经济产量的品种.  相似文献   
70.
密度对谷子生长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庄云  马尧  牟金明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6):11795-11795,11866
[目的]研究密度与谷子生长、产量性状的关系,为选育抗倒伏品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大田随机区组试验中,以不分蘖型谷子品种"鸭子嘴"为试材,设计18万、21万、24万株/hm23个种植密度,以26万株/hm2为对照,较系统研究了密度与谷子生长、产量性状的关系。[结果]18万、21万、24万株/hm2种植密度谷子的株高比对照分别矮化8.6%、6.0%和4.1%,茎粗分别比对照增大22.6%、11.3%和3.8%,谷子穗长、穗粗略有增加,穗重和穗粒重增加1~2g。3个种植密度的增产效果与对照均在0.05水平差异显著。产量最好的是21万株/hm2密度下的谷子,比对照增产75.5%,差异极显著。[结论]谷子的种植密度与株高呈正相关,与茎粗呈反比关系。21万株/hm2密度下谷子的产量最高,比对照增产700~900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