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0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63篇
林业   21篇
农学   74篇
基础科学   10篇
  80篇
综合类   637篇
农作物   40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672篇
园艺   21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131篇
  2011年   101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本研究对京毒—1号马立克氏病(MD)强毒接种鸡外周血液中的ANAE~+淋巴细胞及其亚群进行了动态观察。结果表明,感染鸡外周血液的ANAE~+T淋巴细胞总数持续性增高,但这主要是ANAE~+细颗粒型T淋巴细胞亚群显著增加的结果,而代表辅助性T淋巴细胞的ANAE粗颗粒淋巴细胞则处于较低的水平。同时代表B淋巴细胞的ANAE~-淋巴细胞的变化一直未达到有统计学意的义的水平。从而提示,一方面马立克氏病的免疫方式主要是细胞免疫;另一方面鸡马立克氏病时外周血液淋巴细胞的增殖具有多重含义。  相似文献   
952.
大豆γ-生育酚的混合遗传分析与QTL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大豆γ-生育酚进行混合遗传和QTL定位分析,了解其遗传机制,定位其主效QTL,为高γ-生育酚含量大豆品种的选育奠定基础。【方法】以栽培大豆晋豆23为母本,以山西农家品种大豆灰布支黑豆为父本杂交衍生的重组自交系作为供试群体构建遗传图谱。图谱全长2 047.6 cM,平均图距8.8 cM,包括227个SSR标记,232个标记位点。重组自交系试验群体及亲本材料分别于2011年、2012年和2015年夏季在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原阳试验基地种植,冬季在海南省三亚南繁试验基地种植。田间试验采取随机区组设计,2次重复。从6个环境中每个家系选取15.00 g籽粒饱满,大小一致的大豆种子,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定性、定量测定样品中的γ-生育酚含量。采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分离分析法,对大豆γ-生育酚含量进行混合遗传分析;采用WinQTLCart 2.5复合区间作图法,对大豆γ-生育酚含量进行QTL定位分析。【结果】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分析表明,γ-生育酚受2对重叠作用主基因×加性多基因控制。遗传基因分布在双亲中。三亚试验数据检测出2对主基因间上位性效应值为0.4010—0.5169和多基因的加性效应值为0.1797—0.2146,主基因遗传率为11.27%—13.05%,多基因遗传率为82.51%—86.55%,多基因效应大于主基因效应。原阳试验数据检测到2对主基因间上位性效应值为0.9646—1.8455,主基因遗传率为39.51%—58.96%,没有检测出多基因效应。采用WinQTLCart 2.5复合区间作图(CIM)共检测到9个影响γ-生育酚的QTL,分布于A1(Chr.5)、A2(Chr.8)、C1(Chr.4)、K(Chr.9)、M(Chr.7)和G(Chr.8)6条染色体中,单个QTL的贡献率为7.29%—29.55%。qγ-G-1同时在2011年原阳、2012年三亚、2015年三亚3个环境下检测到,且均定位在G(Chr.18)染色体Satt275—Satt038标记区间0.01 cM处,解释的表型变异分别为8.97%、8.12%和7.91%。qγ-A1-1同时在2011年原阳和2015年原阳2个环境下检测到,且均定位在A1(Chr.5)染色体Satt276—Satt364标记区间0.01 cM处,解释的表型变异分别为29.54%和28.23%。qγ-G-1qγ-A1-1 2个QTL能够稳定遗传。【结论】γ-T最适遗传模型符合MX2-Duplicate-A,即2对重叠作用主基因×加性多基因模型。其遗传同时受到基因型、环境和上位性的影响。检测到γ-T的2个稳定主效QTL,Satt275—Satt038和Satt276—Satt364是共位标记区间。  相似文献   
953.
随着以大量消耗化石能源为基础的农业生产方式在我国的推进,农业生产加剧了能源紧缺、环境污染等问题,因而急需一种能源效率高的农业生产方式.有机农业“低能耗、低污染”的特点受到许多学者的关注.为了弄清有机农业在提高能源效率方面的潜力,以鸡养殖为例,通过对比分析研究有机农业与常规农业能源效率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有机鸡养殖能源投入产出比为1.82元/MJ,比常规农业高19%.并在以上分析基础上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54.
打开麻醉状态下鸡的体腔,观察其呼吸情况及气囊壁的活动情况。结果显示,鸡体腔被打开后仍能呼吸。鸡吸气时,胸侧壁、胸腹膈和肺膈主动扩展变大,使胸前气囊和胸后气囊膨大;颈气囊、锁骨气囊和腹气囊壁则收缩,气囊缩小。鸡呼气时,胸侧壁、胸腹膈和肺膈主动收缩变小,使胸前气囊和胸后气囊缩小;颈气囊、锁骨气囊和腹气囊壁则扩张,气囊扩大。所以,体腔打开后鸡仍能呼吸。鸡吸气时,胸前气囊和胸后气囊膨大,气体从颈气囊、锁骨气囊、腹气囊和呼吸道经肺被吸入胸前气囊和胸后气囊,引起颈气囊、锁骨气囊和腹气囊缩小;呼气时,胸前气囊和胸后气囊缩小,气体被压出胸前气囊和胸后气囊,经肺进入颈气囊、锁骨气囊、腹气囊和呼吸道,引起颈气囊、锁骨气囊和腹气囊扩大。在整个呼吸过程中,胸前气囊和胸后气囊能主动地膨大和缩小使气体通过肺。  相似文献   
955.
如皋黄鸡选育群105日龄体重遗传力及近交参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估如皋黄鸡选育群个体间亲缘关系远近程度,分析105日龄体重遗传力。收集2011—2014年连续4代如皋黄鸡有称重记录的育成期母鸡资料,整理后得到7 550条个体记录。对非105日龄体重进行校正处理。应用Endog软件计算近交相关参数,包括个体近交系数(Fi)、个体近交速率(ΔFi)、平均亲缘关系(AR)以及每个世代Fi和AR平均值。应用AIREML算法剖分表型方差组分,计算遗传力时考虑了近交、批次以及母本日龄对表型方差的影响,将加性遗传、母体遗传列入随机效应,以AIC值、BIC值选择最优模型。结果表明选育群个体近交系数平均值为0.44%、亲缘关系平均值为1.58%;个体近交系数适合以3阶协变量嵌入遗传模型;如皋黄鸡105日龄体重遗传力为0.45±0.03。如皋黄鸡105日龄体重属于中等遗传力性状;分析体重遗传参数时应考虑个体近交系数。  相似文献   
956.
为保护贵州地区倒毛鸡的种质资源和遗传多样性,研究其生长性能和肉用价值,试验对倒毛鸡的生物学特性、屠宰性能及肉品质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倒毛鸡的蛋重为(42.75±2.18)g,孵化率约为75%。倒毛鸡在0日龄时,公、母鸡之间的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30日龄后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180日龄平均体重公鸡为1 776.12 g、母鸡为1 455.68 g,差异显著(P0.05)。180日龄腹脂率母鸡高于公鸡,而活重、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胸肌重、腿肌重、屠宰率、全净膛率、腿肌率等性状指标公鸡优于母鸡,差异均显著(P0.05);其他性状指标在性别间差异不显著。公、母鸡腿肌p H值和剪切力均高于胸肌,失水率低于胸肌,公、母鸡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品尝实验显示,倒毛鸡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比普通土鸡更受欢迎。结论:倒毛鸡具有较好的肉用性能,有较大开发价值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57.
本试验研究了60Co-γ射线处理小豆干种子的诱变效果。结果表明:1)低剂量照射小豆干种子时对种子萌发出苗有刺激作用,而高剂量时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出苗势与出苗率(y)随吸收剂量(x)增加而减弱,且呈y=59.15741+(6.360606)X+(-1.956875)X2的关系;60Co-γ射线辐射小豆干种子的半致死剂量(LD50)为430Gy,2)经60Co-γ射线照射后,M1代生长初期性状有明显的致变现象。叶片呈叶面缺刻、叶色缺绿、叶形不对称、叶缘卷曲、花叶黄叶等,各种畸形叶出现率和株高的抑制程度与剂量有关。  相似文献   
958.
选用遗传背景相同的1日龄父母代雄性Arbor Acre(AA)和岭南黄肉雏鸡各160羽,设4个重复,饲喂营养水平相同的日粮,分别于每个重复选取接近平均重的2只鸡在不同时间点进行采样。采用Cr2O3作外源指示剂,测定16和30日龄时氨基酸回肠表观消化率;肠系膜静脉采血,用HPLC测定163、04、4和58日龄血清氨基酸的含量。结果表明,16和30日龄时,AA肉鸡回肠氨基酸表观消化率有高于岭南黄肉鸡的趋势(Met、Cys除外),但差异不显著(P>0.05)。AA肉鸡肠系膜静脉血清氨基酸总量在16日龄时显著高于岭南黄肉鸡(P<0.05),30日龄时两种鸡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44日龄时AA肉鸡显著低于岭南黄肉鸡(P<0.05),58日龄时AA肉鸡显著高于岭南黄肉鸡(P<0.05)。AA肉鸡和岭南黄肉鸡肠系膜静脉血清中氨基酸总含量从16~58日龄随时间都逐渐降低,不同时间点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959.
在日粮中分别添加黄芪、白术、蒲公英和女贞子饲喂蛋鸡,试验分5组进行。从鸡3周龄起添加药物,在9、12、14、17和22周龄时称重并采血检测。检测项目包括白细胞计数、白细胞分类、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尿素氮和尿酸、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γ—谷氨酰转肽酶及碱性磷酸酶。另在第1、3、5次检测时,取肝、肾、心和法氏囊标本作组织学观察,在第5次检测时对个别鸡作肝、肾、心的电镜观察。根据肝功能、肾功能及血液学指标,在长达19周龄的用药过程中,不能证明所选中草药对鸡的中毒效应。  相似文献   
960.
We conducted a 12-week feeding trial with largemouth bass (LMB) to examine the interactive effects of non-fish dietary proteins with different lipid sources on the performance of LMB (3.4 g ± 0.05 g). Practical diets contained poultry by-product meal (PBM) in place of fish meal on a digestible-protein basis, and 12% blood meal (BM). Diets were supplemented with 10% lipid as canola (CAN), chicken (CHK), CHK + MFO (50 : 50), menhaden fish oil (MFO) or CHK + CAN (50:50). A commercial trout diet (SC) was included as a positive control. Growth, survival, feed intake (FI), feed conversion ratio (FCR), protein efficiency ratio (PER), body composition, fatty acid composition of liver and muscle, hematological parameters and lysozyme and alternative complement activity (ACH50) were measured to assess diet effects. Weight gain (23.8 ± 1.8 g), survival (92 ± 4%), FI (44.3 ± 4.1 g), FCR (2.1 ± 0.1) and PER (1.3 ± 0.04) of LMB did not differ among the replacement diets. However, weight gain (38.5 ± 1.5), FI (53.9 ± 1.1), and PER (1.6 ± 0.1) of LMB fed the SC diet was higher and FCR (1.4 ± 0.1) was lower than that of fish fed the test diets. No signs of essential fatty acid deficiency were observed, although tissue concentrations of n-3 highly unsaturated fatty acids declined markedly in LMB fed diets without fish oil. Lymphocytes were elevated in fish fed diets with ≥ 7% n-3 fatty acids. Fish fed diets with 10% MFO or CHK + MFO had higher ACH50 than fish fed the diet with 10% CHK. There were no differences in serum lysozyme activity among fish fed the test diets. Hematocrit, hemoglobin, ACH50, and lysozyme activity were higher in fish fed the SC diet than in those fed the test diets. Regardless of lipid source, the ACH50 and lysozyme activity were greatly reduced in LMB fed PBM diets compared to LMB fed diets with 30% fish meal in a previous trial. The amino acid composition of the PBM was similar to that of fish meal. However, the availability of some essential amino acids from PBM to LMB may have been limited, and poor diet palatability caused by BM also may have reduced feed intake and performance of LM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