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2篇
  免费   104篇
  国内免费   105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1篇
  11篇
综合类   262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475篇
畜牧兽医   157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魏凯 《野生动物》2012,33(1):34-36
在金钱龟的人工养殖过程中,观察到部分个体发生了腐皮、肺炎、腹泻等疾病。通过对细菌的实验室诊断和生化特性鉴定,发现引起金钱龟腐皮和腹泻的病原体为嗜水气单胞菌,而肺炎则是由温度突变引起的感冒造成。因此,进一步研究了人工养殖条件下金钱龟的常见疾病与一些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表明,温度差异对金钱龟的生理机能有显著的影响,而水质条件和养殖密度的调控也关系到金钱龟的健康生长,这也为金钱龟防治疾病及健康养殖模式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2.
狐狸源致病性维氏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研究通过生物学特性、16S rRNA基因和4种等看家基因的序列测定与分析,对分离自北京动物园死亡狐狸病变组织的1株细菌进行鉴定,并对其进行小鼠致病力试验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该细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培养特性、理化反应与维氏气单胞菌温和生物型基本相同;根据16S rRNA基因和dnaJ、rpoD、gyrB、cpn60等看家基因的系统进化及其同源性分析,确定所分离的细菌与维氏气单胞菌属于同一系统发育分支,各基因同源性最高分别为97.6%~99.9%。分离菌株对CD-1小鼠有较强的致病作用,其半数致死量为2.8×105cfu/只;对氧氟沙星、头孢他啶等14种抗菌药物敏感,对青霉素G、克林霉素等9种抗菌药物耐药。  相似文献   
73.
为了探讨2020年初吉林省查干湖分支甩湾子出现鲢大面积死亡现象的原因,从发病鲢中分离纯化出1株具有生长优势的菌株,并对分离菌株进行细菌形态观察和生理生化试验,用16SrDNA和管家基因的序列分析进行分子水平鉴定及系统进化树分析,之后对分离株进行携带毒力基因情况、生长曲线测定、人工感染试验及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为...  相似文献   
74.
中华鳖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求中华鳖致病性菌株的药物体外抗菌效果,在江西进贤某中华鳖养殖场对病死中华鳖进行细菌分离,并对细菌进行形态特征、培养特性、生化鉴定、毒力因子检测试验、小白鼠毒力试验和人工感染等试验;采用K-B法药敏试验和96孔微型板二倍稀释法测定9种抗菌药物对该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来分析抗菌效果.结果表明:中华鳖为致病性嗜水...  相似文献   
75.
Chemical analyses and mass spectrometry were used to study the structure of the lipopolysaccharide (LPS) isolated from Aeromonas bestiarum strain K296, serotype O18. ESI-MS revealed that the most abundant A. bestiarum LPS glycoforms have a hexa-acylated or tetra-acylated lipid A with conserved architecture of the backbone, consisting of a 1,4′-bisphosphorylated β-(1→6)-linked d-GlcN disaccharide with an AraN residue as a non-stoichiometric substituent and a core oligosaccharide composed of Kdo1Hep6Hex1HexN1P1. 1D and 2D NMR spectroscopy revealed that the O-specific polysaccharide (OPS) of A. bestiarum K296 consists of a branched tetrasaccharide repeating unit containing two 6-deoxy-l-talose (6dTalp), one Manp and one GalpNAc residues; thus, it is similar to that of the OPS of A. hydrophila AH-3 (serotype O34) in both the sugar composition and the glycosylation pattern. Moreover, 3-substituted 6dTalp was 2-O-acetylated and additional O-acetyl groups were identified at O-2 and O-4 (or O-3) positions of the terminal 6dTalp. Western blots with polyclonal rabbit sera showed that serotypes O18 and O34 share some epitopes in the LPS. The very weak reaction of the anti-O34 serum with the O-deacylated LPS of A. bestiarum K296 might have been due to the different O-acetylation pattern of the terminal 6dTalp. The latter suggestion was further confirmed by NMR.  相似文献   
76.
[目的]了解致病性睹水气单胞菌的存在状况和风险水平.[方法]采用分离培养、生化鉴定、序列测定和动物试验等方法,对2批孟加拉进口黄鳝进行致病性睹水气单胞菌检测.[结果]从孟加拉进口黄鳝体内分离出4株高度致病性的嗜水气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对孟加拉黄鳝本身致病性不明显,但是对小鼠的致病性却高达10 000~ 100 000 CFU/ml.[结论]孟加拉进口黄鳝存在致病性睹水气单胞菌的感染,且对我国的食品和卫生安全存在一定的风险.  相似文献   
77.
采用表型鉴定与细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从患病草鱼体内分离的病原菌株16-1进行分类鉴定,综合该菌株的表型特征与16S rRNA基因序列,确定其为维氏气单胞菌。随后,对该菌株的细胞黏附特性及其携带的黏附素基因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显示,分离菌株能以聚集性方式黏附于鲤鱼上皮瘤细胞(EPC)周围,平均黏附菌数随共孵育时间延长而增加,90 min达到峰值,说明该分离株具有良好的细胞黏附性。黏附因子检测表明,该菌株同时携带ompAI、ompAII和ahl13种黏附素基因,这些黏附素基因在分离菌株与不同来源参考株之间的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介于95.8%~99.5%和95.0%~100%(ompAI),96.3%~99.1%和97.9%~100.0%(ompAII),78.6%~99.6%和75.5%~99.4% (aha1),说明所携带的ompAI和ompAII黏附素基因在不同来源的维氏气单胞菌之间具有较高的保守性。  相似文献   
78.
2018年10月贵州省从江县某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鲤爆发死亡,本研究对死亡病例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病理学观察、寄生虫学检查、细菌分离鉴定和病毒PCR检测等诊断。结果显示:病鲤病变以鳃丝溃烂、体表出血、肛门红肿和眼球凹陷为主要特征,组织的主要病变是肾小球萎缩出血、肾小囊空腔、鳃丝肿胀粘连及上皮细胞脱落等;细菌分离培养可得到圆形凸起、表面光滑的灰白色菌落,经染色镜检、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RNA基因测序分析,鉴定该分离菌为嗜水气单胞菌;PCR检测显示鲤浮肿病毒(Carp edema virus,CEV)为阳性,未检出鲤春病毒血症病毒(Spring viremia of carp virus,SVCV)和鲤疱疹病毒(Koi herpesvirus,KHV);显微镜观察亦未见到寄生虫虫体;分别取分离菌和鲤浮肿病毒阳性病例组织悬液进行人工感染试验,均可引起健康鲤发生死亡。上述结果表明,从江县鲤的死亡是嗜水气单胞菌和鲤浮肿病毒混合感染所致。  相似文献   
79.
尼罗罗非鱼对嗜水气单胞菌的免疫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嗜水气单胞菌用福尔马林灭活后,接种尼罗罗非鱼,测定其血清凝集抗体效价及攻毒后的免疫保护力。结果表明,灭活菌苗对尼罗罗非鱼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免疫鱼具有很强的免疫保护力。小个体鱼的浸浴接种效果强于大个体。  相似文献   
80.
罗非鱼嗜水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北京某鱼场饲养的罗非鱼陆续发病死亡,其体表鳞片局部出血,肝、胰、脾脏肿大坏死,肠腔积水等,从病死及濒死罗非鱼的肝、胰脏中分离到 4 株细菌,经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及血清凝集试验,鉴定为嗜水气单胞菌。4 株细菌均能致死小鼠和鲢鱼。药敏试验表明,4 株细菌对环丙沙星、蒽诺沙星高度敏感,而对青霉素和红霉素不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