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23篇
  免费   355篇
  国内免费   442篇
林业   1096篇
农学   596篇
基础科学   326篇
  833篇
综合类   4321篇
农作物   485篇
水产渔业   249篇
畜牧兽医   2835篇
园艺   612篇
植物保护   367篇
  2024年   82篇
  2023年   275篇
  2022年   278篇
  2021年   352篇
  2020年   300篇
  2019年   393篇
  2018年   198篇
  2017年   343篇
  2016年   410篇
  2015年   487篇
  2014年   640篇
  2013年   593篇
  2012年   739篇
  2011年   749篇
  2010年   579篇
  2009年   610篇
  2008年   732篇
  2007年   542篇
  2006年   473篇
  2005年   448篇
  2004年   332篇
  2003年   287篇
  2002年   207篇
  2001年   231篇
  2000年   193篇
  1999年   145篇
  1998年   120篇
  1997年   133篇
  1996年   123篇
  1995年   96篇
  1994年   104篇
  1993年   117篇
  1992年   95篇
  1991年   92篇
  1990年   77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7年   8篇
  1956年   2篇
  195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丹参(Salvia miltorrhiza Bge.)为唇形科鼠尾草属草本植物,以根入药,是我国一种常用大宗中草药。近年来河北安国中药材基地丹参上一种退化病十分严重,该病田间发病率高,有的田块高达60%~80%,表现为花叶、斑驳、卷叶、黄化、矮化等症状,严重影响了丹参的产量和品质。我们利用生物学、电镜观察、血清学方法和基因序列测定等方法对病原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与该病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2.
试验研究了不同水平酵母培养物 (维生素C)替代抗生素对蛋雏鸡生产性能及肠道菌群影响。结果表明 :0 .3%维生素C组和抗生素组试验期期末体重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分别较对照组提高 5 .72 %和 6 .2 4 % (P <0 .0 5 ) ;0 .3%维生素C组和抗生素组平均日增重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分别比对照组高 6 .37%、6 .92 % (P <0 .0 5 ) ;0 .1%维生素C组、0 .3%维生素C组、0 .5 %维生素C组和抗生素组饲料增重比差异不显著 ;除 0 .7%维生素C组外 ,各处理组较对照组均降低了腹泻频次 ,0 .3%维生素C组比对照组腹泻频次降低了 2 2 .75 % (P <0 .0 5 )。与对照组相比 ,添加维生素C降低了肠道内大肠杆菌 +沙门氏菌菌落数量 ,其中 35日龄 0 .3%维生素C组和抗生素组雏鸡肠道大肠杆菌 +沙门氏菌的数量分别降低 4 5 .0 5 %和 5 2 .14 % (P <0 .0 1) ;0 .3%维生素C组双歧杆菌的数量比对照组提高 34.9% (P <0 .0 5 )。添加0 .3%的酵母培养物可取得替代抗生素提高蛋雏鸡生产性能和改善肠道微生态的效果  相似文献   
93.
酵母培养物和半乳甘露寡糖对育肥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45头体重为(25.3±2.3)kg的杜约二元杂种断奶仔猪,按单因子随机试验设计分为A、B、C3组,A、B组为试验组,C组为对照组,每组15头进行94天的饲养试验。A组饲喂基础饲粮+0.2%酵母培养物+0.05%半乳甘露寡糖;B组饲喂基础饲粮+0.15%酵母培养物+0.08%半乳甘露寡糖;C组饲喂基础饲粮+金霉素80mg/kg,各组基础饲粮完全相同。结果表明,试验全期A、B组日增重较C组分别提高9.0%和6.8%,差异显著(P<0.05);料重比A、B组较C组分别降低10.4%和7.6%,差异显著(P<0.05);A、B组较C组每头多盈利33.46元和20.04元,A组较B组多盈利13.42元。  相似文献   
94.
用3种酵母培养物(YC- 1、YC 2和YC- 3)分别饲喂4头带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肉牛,研究培养物对瘤胃发酵、纤维分解酶活性和3种纤维分解菌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YC 2处理的乙酸、丙酸、丁酸和总 VFA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YC 1和YC 3处理的乙酸/丙酸比例显著降低(P<0 .01);各处理均能显著提高瘤胃内羧甲基纤维素酶、水杨苷酶和木聚糖酶的活性(P<0 .01);各处理都显著提高黄化瘤胃球菌的相对比例(P<0 .01),16SrRNA特异性寡聚核苷酸探针杂交法分析测定结果表明 3 种纤维分解菌在瘤胃细菌中所占比例为 3. 80%±0 .2%。  相似文献   
95.
牛瓣胃阻塞是由于前胃运动机能障碍,兴奋性降低,瓣胃收缩力减弱,胃内容物停滞,水分被吸收而干涸,形成阻塞以及全身机能紊乱的一种疾病。在临床比较多见,对牛的育肥与养殖都有严重影响,值得重视。1病因1.1长期饲喂粗硬难消化以粗纤维为主的饲草,如玉米秆、稻草、麦秸等,增大了牛胃消化负担,久而久之,瓣胃“积劳成疾”,出现病状。  相似文献   
96.
基于研究区多年降水特征,设置高频低量、中频中量和低频高量3种降水格局,采用凋落物分解袋法,对科尔沁沙地3种常见一年生草本植物一个生长季地上和地下凋落物分解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降水格局和凋落物埋深均是影响分解率的关键因素。其中地表凋落物的分解率显著低于地下凋落物,随埋深增加地下凋落物的分解率有增加的趋势,10~20 cm层狗尾草地下凋落物分解率显著高于0~10 cm层(P<0.01)。低频高量降水状况下地上凋落物的分解率显著降低(P<0.01)。降水格局与凋落物埋深存在显著的耦合关系(F=3.60, P=0.008),随土壤深度增加,降水格局对凋落物分解率的影响减少,且物种间存在差异性,不同降水格局下狗尾草和黄蒿地上凋落物和0~10 cm埋深地下凋落物分解率均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而尖头叶藜仅地上凋落物在不同降水格局下的分解率表现出显著差异性(F=48.42, P<0.001)。  相似文献   
97.
针对干旱区存在大量的粉煤类废弃物及回填工程中作业面受限或结构物死角存在压实不到位的工程问题,提出以粉煤灰为主要成分、以及部分砂、水泥的流动化回填材料,分析拌合物流动性能受材料掺量、时间影响的变化规律,建议采用坍落扩展度作为流动性能评价指标,水泥掺量对流动性能影响甚微,坍落扩展度与水固比成线性关系;同一种集料,不同粉煤灰掺量拌合物达到相同的流动性能,水固比呈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拌合物坍落扩展度在前60min内降低显著,随时间变化,坍落扩展度趋于一致,拌合物中集料颗粒越小,保持流动性的能力越强.  相似文献   
98.
研究毛豆套种黄秋葵模式中黄秋葵不同种植方式、种植时期、种植密度对黄秋葵产量及毛豆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黄秋葵种植时间以4月15日至5月1日较好,种植方式选择育苗移栽、种植密度3000~4000株为宜,上述综合措施处理的黄秋葵产量和成品率均较高,且对毛豆产量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9.
滇东北4种典型筇竹林凋落物的持水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滇东北4种典型筇竹林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不同类型筇竹林凋落物储量及持水性能,从而为滇东北筇竹林生态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研究结果表明,凋落物储量为人工筇竹-黄皮树混交林(7.61 t/hm2) > 天然筇竹-人工黄皮树混交林(6.61 t/hm2) > 天然筇竹-人工厚朴混交林(5.73 t/hm2) > 天然筇竹纯林(5.23 t/hm2)。凋落物最大持水量为天然筇竹-人工厚朴混交林(3.45 t/hm2) > 人工筇竹-黄皮树混交林(3.22 t/hm2) > 天然筇竹-人工黄皮树混交林(2.89 t/hm2) > 天然筇竹纯林(2.69 t/hm2)。4种类型筇竹林凋落物吸水速率均随着浸泡时间延长而逐渐趋于一致,筇竹混交林凋落物吸水速率高于筇竹纯林。凋落物的总有效拦蓄量为人工筇竹-黄皮树混交林(9.74 t/hm2) > 天然筇竹-人工厚朴混交林(8.95 t/hm2) > 天然筇竹-人工黄皮树混交林(7.73 t/hm2) > 天然筇竹纯林(6.23 t/hm2)。  相似文献   
100.
正1发病情况临城县王某饲养绵羊142只,常年以放牧为主。1月10日下午羊偷吃了几袋玉米,当时也没在意,11日早晨发现有9只羊骚动不安,腹围增大,有的拱背站立,有的不断起卧,"咩"叫。邀笔者前去救治。2临床症状可见病羊拱背呈排粪尿姿势,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