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35篇
林业   64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30篇
  39篇
综合类   167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0篇
畜牧兽医   28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保育舍冬季湿热环境与颗粒物CFD模拟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对保育舍内环境质量状况进行评估和改善舍内环境提供有益参考,应用CFD对采用负压通风和水泡粪保育猪舍的气流场、温度场、湿度场和颗粒物浓度场进行三维稳态模拟。由模拟结果可知:在冬季送入气流,舍内动物所在区域高度为0.2 m的风速基本保持在0~0.2 m/s,大部分区域风速在0.1 m/s以下,相对湿度则基本在60%~70%之间,舍内的平均温度保持在26~34℃,大部分区域的PM_(2.5)、PM_(10)和TSP质量浓度分别在0~0.1 mg/m~3、0~0.7 mg/m~3和0~1.0 mg/m~3之间。由《规模猪场环境参数及环境管理》可知,舍内环境质量基本满足保育猪对冬季环境需求,但在单元入口及墙角处仍有优化空间。  相似文献   
102.
船舶柴油机尾气中 PM 颗粒的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健  郑琴飞 《绿色科技》2014,(11):250-252
根据研究前期内容系统介绍了减少柴油机颗粒物(PM ,particulate matter)排放的后处理技术,从实船应用等方面分析了各处理技术的优缺点,结合研究内容对PM 及其他有害物质的综合处理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3.
盐碱池塘实验围隔生态系统=颗粒物沉积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盐碱池塘单养鲢和罗非鱼的实验围隔中颗粒物的沉积量和沉降速度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实验期间总颗粒物的沉积量变动范围为0.73~1245.83 g/(m2*d),沉降速度为0.70~30.86 m/d.总颗粒物沉积量和沉降速度均是有鱼围隔显著大于无鱼围隔.盐碱池塘围隔生态系统新生态颗粒有机物的沉积量变化范围为0.43~94.22 g/(m2*d).下层沉积物收集器中悬浮底泥含量大于表层.养鱼与否对水域生态系统的颗粒物沉降动力学过程具有重要影响,养鱼池颗粒物质的沉积量是很大的.各围隔的颗粒氮和颗粒磷含量在两次采样中均是养鱼围隔大于无鱼围隔.  相似文献   
104.
京津地区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中的有机污染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使用气溶胶粒度分布采样器对北京和天津不同地区的6个样点的大气颗粒物进行采样,结果得到的颗粒物质量浓度的归一化分布除个别点外均为双峰态。又采用加速溶剂提取仪萃取并分析了颗粒中的正构烷烃和多环芳烃,发现这些污染物在≤1.1~2.1μm和≥2.1~3.3μm的颗粒中具有明显不同的分布特征。正构烷烃在≤1.1~2.1μm的颗粒上开始具有双峰分布;2~3环PAHs随粒径的变化规律不明显,环数增加,PAHs含量随颗粒粒径减小而增加,在≤1.1~2.1μm颗粒上PAHs种类和含量增加明显。2~3环,4环,5~6环PAHs和PAH16(16种优控PAHs和)在≤1.1~2.1μm的颗粒上集中程度分别为45.3%~63.2%,62.7%~77.6%,86.4%~100%和65.9%~80.6%、颗粒物中小同环数PAHs及PAH16(16种优控PAHs总量)含量与粒径呈对数线性相关。本次采样结果显示,天津大气颗粒物中PAHs的污染比北京严重,北京城区颗粒物中PAHs的含量高一郊区。  相似文献   
105.
对车用柴油机颗粒捕集器再生技术进行了综述与探讨。  相似文献   
106.
在半封闭式奥尼鱼养殖池中输入饲料,探索养殖过程中鱼池沉积形成及其主要影响因子。试验结果表明:无论养鱼或不养鱼,投饲或不投饲,各池都发生不同程度的沉积;外源饲料输入量相同时,养鱼池新颗粒物生成量(干重)比不养鱼池大15.63%,而沉积量比不养鱼池小19.49%;无外源饲料输入时,养鱼池的沉积量比不养鱼池大75.76%;养殖系统内养殖对象与其所处环境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对系统新颗粒物生成及沉积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7.
[目的]叶菜作为一种特殊的绿色植物,不仅在农业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而且作为一种大气-土壤交界的重要环境界面,具备显著消减大气颗粒物浓度的生态功能.本研究对杭州市6种常见叶菜叶片不同粒径颗粒物吸附量及叶表微形态特征进行分析,以期为利用叶菜表征区域大气颗粒物污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青菜Brassica chinensis L、菠菜Spinacia oleracea L、生菜Lactuca sativa var.crispa、苋菜Amaranthus tricolor L.杭白菜Brassica chinensis var.oleifera、叶用番薯Ipomoea batatas,采用水洗测量法测定植物表面不同粒径颗粒物吸附量,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叶菜表面的微形态结构,探究叶片表面微形态与颗粒物吸附能力的关系.[结果](1)不同叶菜叶表面对总颗粒物的吸附能力存在差异,以叶用番薯吸附总颗粒物的能力最强((22.62±4.15)μg/cm2),生菜吸附能力最弱(6.46±1.22)μg/cm2).(2)通过比较叶菜对不同粒径颗粒物的吸附量可知,以叶用番薯对PM>10、PM2.5~10及PM0.2~2.5的能力最强,以生菜吸附PM>10的能力最弱,以杭白菜吸附PM2.5~10能力最弱,以苋菜吸附PM0.2~2.5能力最弱.(3)叶菜叶片以吸附PM>10为主,占总颗粒物质量的75.19%~88.42%,PM2.5~10占总颗粒物质量的7.75%~22.93%,PM0.2~2.5占总颗粒物质量的1.87%~4.19%.(4)通过线性拟合可知,气孔长度、气孔宽度与PM>10质量呈显著性关系,气孔宽度与PM0.2~2.5质量呈显著性关系,本研究结果可为利用叶菜表征区域大气颗粒物污染提供参考依据.[结论]叶用番薯吸附总颗粒物的能力最强,生菜吸附能力最弱.气孔是影响叶菜吸附不同粒径颗粒物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8.
李巧云    黄雅奇    刘艳    王玲    张娟    宋胤    吴林世    李建挥  廖菊阳   《西北林学院学报》2021,36(6):79-84
为了探究中亚热带地区绿化植物滞留空气颗粒物的能力,选取8种绿化树种,利用空气气溶胶再发生器(QRJZFSQ-Ⅱ)和便携式叶面积仪(LI-3000C)测定不同树种单位叶面积对空气总悬浮颗粒物(TSP)、PM10、PM2.5、PM1的滞留量。结果表明:1)8种绿化植物单位叶面积对不同粒径颗粒物的滞纳量存在较大差异,南天竺、观音草和麦冬单位叶面积颗粒物滞留量较大,桂花、香樟、红花檵木和小叶女贞滞留量中等,广玉兰滞留量较小。2)供试植物叶片滞留的颗粒物以PM10为主,占TSP组分的34.27%~78.58%;PM2.5次之,占TSP组分的9.8%~35.78%;PM1最小,占TSP组分的0.88%~13.63%。3)不同生活型的植物单位面积滞留TSP、PM10、PM2.5量存在显著差异,灌木与草本植物单位叶面积TSP、PM10滞留量平均值均大于乔木,其中草本TSP滞留量的平均值比乔木高出65%,PM10滞留量的平均值比乔木高出73%。4)广玉兰叶片的蜡质结构不利于大粒径颗粒物的滞留。植物叶表面的瘤状或条状突起形成的沟槽沟壑的粗糙表面有利于颗粒物滞留,如麦冬对TSP、PM10滞留量最大,分别为9.62 g·m-2和7.47 g·m-2。  相似文献   
109.
<正>历史上,科技创新的力量,无数次解决了人们的困扰,让人类生活变得更加美好。眼下,雾霾已成为国家与社会公众面临的一大挑战,每每提及都让人忧心。相关部门表示,根治雾霾,亟须科技力量的介入。2月28日,一部名为《穹顶之下》的纪录片几乎传遍全网,成为数亿人手机朋友圈中热谈的话题,雾霾的关注度再一次飙升。春暖花开的季节,我们本应感受大自然恩赐的美好,却不得不提及这个沉重的话题:根治雾霾,已刻不容缓。但我们靠什么来消除雾霾?  相似文献   
110.
贝藻处理工厂化养殖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研究了常见大型藻类对氮、磷营养盐的去除效果和贝类对悬浮颗粒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石莼和海带在同样的实验条件下吸附氮、磷营养盐的效果明显高于鼠尾藻和马尾藻,密度2g/L的石莼和7.52g/L的海带是较好的养殖密度。与扇贝和文蛤比较,牡蛎具有较高的去除悬浮颗粒物的效率,可以在24h内除去养殖废水中93%的悬浮颗粒物。在20L养殖废水中投放1000g牡蛎和40g石莼组成的净化养殖废水的生物滤器对营养盐和悬浮颗粒物具有最好的去除效果,其去除效率分别为PO4P67.8%、NO2N60.2%、NH4N55.8%、NO3N59.0%和SPM82.5%。在20L养殖废水中投放1000g牡蛎和150g海带组成的生物滤器对营养盐和悬浮颗粒物的去除效果较好,其去除效率分别为PO4P62.6%,NO2N55.7%,NH4N46.0%,NO3N56.6%和SPM84.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