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1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32篇
林业   268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104篇
  413篇
综合类   294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52篇
园艺   96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随着近年来大规模高速公路开工建设,高速公路边坡的生物防护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由于高速公路两侧坡面较陡,施工难度大,而且坡面土壤相对贫瘠,甚至没有土壤,如采用传统的人工播种、铺栽草皮或坡脚栽植爬山虎等攀援植物很不现实,而采用液压喷播技术就可轻松解决这些难题.  相似文献   
62.
边坡开挖支护技术是水利水电工程中重要的施工技术,由于水利水电工程涉及的施工项目以及环节比较多,所以施工流程比较复杂,施工单位必须合理利用施工技术,这样才能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边坡施工是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项目之一,在施工时需要开挖与支护技术,还要优化工艺流程,控制好爆破技术,这样才能避免在施工时出现质量问题或者安全事故.  相似文献   
63.
边坡水土流失对于基础设施的安全是一个非常大的威胁,而且还影响了生态景观,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对边坡在进行工程整治的同时,还要加强对边坡水土流失的重视。本文从三个方面介绍了边坡的整治方法及其适用条件,并且介绍了这样的方法对整治边坡水土流失的效果。  相似文献   
64.
植物选择与应用是制约高速公路边坡生态修复的关键因素之一。对邢汾高速公路沿线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在综合考量植物生物学、生态学特征的基础上,利用筛选出的乡土植物进行高速公路边坡生态恢复。结果显示:紫花苜蓿、紫穗槐、刺槐、臭椿发芽率高,在边坡上生长较好,固土护坡效果明显,可有效地促进邢汾高速公路边坡的植被恢复。通过对邢汾高速公路的边坡生态恢复的研究,以期为我国北方高速公路边坡生态恢复过程中乡土植物资源的选择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5.
结合某工程实例,对其工程边坡坡面与边坡坡顶水平面的4000K N · M能级强夯振动速度衰减规律进行了测试分析。测试结果表明:随着击数的增加,夯坑的深度也在增大,强夯所产生的冲击波的传播方向在部分点所在平面以下,而冲击波主要是向下和沿水平面传播,向上传播的能量很小。因此,边坡坡面对水平径向速度有放大作用,呈抛物线型衰减曲线,而边坡坡顶水平面速度呈指数型衰减曲线。  相似文献   
66.
指出了高速公路的建设对环境具有较强的破坏作用,不仅影响景观,还影响植被的生长。为了能尽快恢复植被的生长,对高速公路边坡生态恢复中先锋树种的选择进行了研究。阐述了边坡绿化的功能,提出了高速公路边坡先锋植物的选择原则和习性要求,分析了垄茶高速公路边坡的环境特点,并探讨了其边坡绿化的有效措施,特别是就先锋树种选择、植物的文化内涵和植物配置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应用植物35种,其中包括豆科、蔷薇科、杜鹃花科、胡颓子科、桦木科、鼠李科等。其结果对国内高速公路边坡植被恢复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7.
以安徽绩溪抽水蓄能电站下库左坝肩边坡修复工程为例,在边坡修复工程完成2年后,对采用植被混凝土厚层基材生态防护技术(TBS)和种植槽护坡绿化技术(ESS)的边坡土壤养分进行了测定,同时应用构建的土壤综合养分评分指标体系分析了土壤养分的整体水平。结果表明,采用TBS技术修复的3个边坡样地土壤中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等养分指标及土壤综合养分水平均高于采用ESS技术修复的3个边坡样地,说明采用含基材客土进行修复能有效改善抽水蓄能电站工程扰动边坡的土壤环境。此外,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钾含量与土壤综合养分评分的相关性最为显著,后续边坡养护过程中调控上述3项指标可快速提升土壤整体养分水平。  相似文献   
68.
[目的] 探讨不同植物模式(混草、花草、灌草、乔草)及配置比例对生产建设项目人工边坡水土流失的影响,为人工边坡植被恢复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径流小区定位观测法,记录2019年1—12月自然降雨,研究4种植物模式的产流产沙特点,揭示4种植物模式的减流减沙效益。[结果] ①观测期内总降雨量为1 052.73 mm,总降雨历时为845.1 h,7月降雨量最大,2月降雨历时最长,降雨集中在1—7月,以中雨、大雨、暴雨为主。②每场降雨产流差异大,产流月季差异大,集中在2—4月及7月,多发生在中雨、大雨和暴雨情况。③每场降雨及月、季降雨之间产沙差异大,3月产沙最大,产沙集中在2—4月及7月,多发生中雨、大雨和暴雨。④以花草模式为对照,每场降雨条件下灌草模式的减流率最大,乔草模式的减沙率最大,月降雨累计条件下,混草模式减流率最大,乔草模式减沙率最大,不同降雨等级累积和全年累积条件下,乔草模式的减流减沙率最大。[结论] 植被恢复初期,受植被覆盖度差异影响,乔草模式、混草模式的减流减沙率较大,具有较好的固土保持效益。  相似文献   
69.
人工生物质结皮在黄土山区公路边坡应用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工结皮在黄土山区公路边坡的应用效果。【方法】选用吕梁山区人为破坏过的公路边坡进行治理,设置5个试验组(T1自然边坡、T2结皮、T3结皮+肥料、T4结皮+种子、T5结皮+肥料+种子)。对每个试验组的土壤温湿度、土壤细沟侵蚀、植物生长状况(植物出苗株数、覆盖度、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和生物量进行观测。【结果】结果表明,人工结皮与自然边坡比较,春季结皮可以显著(P0.05)提高土壤的温度和湿度,雨季结皮能够维持土壤的温度,正午结皮温度显著低于自然边坡的,全天结皮组的土壤湿度显著高于自然边坡,其中T5的土壤湿度最大;公路边坡受雨水的侵蚀程度存在:T5T4T3T2T1,推断可能是结皮材料的性质减少了坡面侵蚀沟的形成;人工结皮能够提高公路边坡土壤种子的发芽率和对土壤种子库的利用效率,结皮组的物种多样性、均匀度和地上鲜重生物量均高于自然边坡,T5、T4、T3和T2的地上鲜重生物量分别是T1的2.44、1.99、1.95和1.68倍。【结论】人工生物质结皮通过保水、保土和稳定土壤温湿度的作用,可以提高土壤种子库的利用效率,丰富坡面的生物多样性,提高坡面覆盖度,最终达到对黄土山区公路边坡稳固和绿化。  相似文献   
70.
位移监测是山区公路路堑边坡监测的重要内容之一,它能准确地获取全面的监测资料和数据,对山区公路施工期间开挖路堑边坡的安全施工和稳定控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阐述了测斜仪的工作机理,并以贵州某高速公路K103+780~K103+920路段的路堑边坡为例,介绍了测斜仪在山区公路路堑边坡深部位移监测中的应用。为防止K103+780~920段路堑边坡施工过程中严重失稳,出现大面积滑动,有效控制边坡防护设施的修建速率,在边坡设置了3个深部位移监测点ZK001、ZK002和ZK003,分别埋设测斜管对边坡进行监测。通过数据采集、分析,测斜仪在山区公路路堑边坡监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所得出的结论与钻探验证的资料基本一致,说明深部位移监测是研究公路路堑边坡滑动变化行之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