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01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46篇
林业   127篇
农学   107篇
基础科学   36篇
  49篇
综合类   1452篇
农作物   39篇
水产渔业   52篇
畜牧兽医   415篇
园艺   964篇
植物保护   3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123篇
  2012年   183篇
  2011年   202篇
  2010年   161篇
  2009年   163篇
  2008年   165篇
  2007年   175篇
  2006年   163篇
  2005年   174篇
  2004年   203篇
  2003年   212篇
  2002年   119篇
  2001年   136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57年   4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51.
陈天泰  马福义 《食用菌》2004,26(5):44-45
长期以来,由木霉所引起的绿霉病在国内外食用菌菌种生产及栽培中普遍发生,不同程度影响菇体质量和产量,甚至绝收。由于此菌大量形成分生孢子后,菌落颜色呈绿色,栽培者叫它绿霉病。实际上,它确切名称应叫木霉病,这样便于和另一种污染杂菌,青霉属中的青霉菌和绿霉菌加以区别。笔者在制种和栽培实践试验过程中经过五年观察,对其发病原  相似文献   
52.
土壤盐碱化已成为全球性资源环境问题,严重制约农业活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通过选用酵母菌(Saccharomyces)、圆褐固氮菌(Azotobacterchroococcum)、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4株菌复配菌剂,接种于湿热灭菌(121℃,20min)的醋渣中,发酵培养,制备得到生物肥料,分别以质量比5%、10%、20%、30%与盐碱土混合,进行盆栽试验,探究其对于盐碱化土壤和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施加5%、10%、20%、30%醋渣微生物菌肥均降低了盐碱土壤pH值,分别降低了0.12、0.62、0.44、0.52个单位;均提高小麦幼苗的出苗率和株高;但土壤的电导率提高了15.65%~73.76%,与添加量成正比。  相似文献   
53.
王俊岭  张爱增 《湖南饲料》2011,(4):30-32,29
综述了影响微生态制剂作用效果的因素和微生态制剂的科学使用。  相似文献   
54.
为了改善纳豆的风味和口感,提高其可食用性,通过优化纳豆芽孢杆菌与酿酒酵母混合发酵工艺,降低纳豆的氨腥味;在此基础上,利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对纳豆固态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确定纳豆固态发酵的最优条件为:混合菌种比例为3∶1,大豆含水量为60%,大豆的铺层厚度为3 cm,高温蒸煮30 min,接种量6%,发酵温度35℃,发酵时间28 h,后熟1 d,此条件下,挥发性盐基氮含量降低了40.1%,纳豆激酶活力提高了39.1%,纳豆的风味和口感均得到提升,更适合我国居民食用。  相似文献   
55.
李金华  王庆伟 《山东饲料》2014,(24):139+257
随着生物科技的发展,生物发酵产品更多的走进人们生活中。在发酵糖醇产品中,赤藓糖醇的热量值是最低、分子量也最小,这种功能性多元醇分子的物理化学性质良好,并且对人体有保健作用。目前赤藓糖醇的工业生产方式为微生物发酵法,为了提高这种功能性多元醇的产量,需要对菌种进行选育优化。笔者将结合自身经验和调查走访结果,基于赤藓糖醇的特性,详细论述赤藓糖醇菌种的选育工艺和发酵工艺。  相似文献   
56.
通过对比试验,筛选确定最适宜毛木耳菌丝生长的培养基为添加蛋白胨或麸皮的PDA加富培养基,菌丝最适生长温度为25℃,最适p H6~7;最适宜栽培料以木屑、棉子壳和麸皮为主料,出耳最适温度为25℃±3℃,栽培方式适合袋栽。  相似文献   
57.
冬季平菇品质好、价格高、栽培量大,但在平菇生产过程中,因种种原因菌袋表面生长的菇蕾、幼菇常发生水肿、萎缩、变黄、死亡等现象,给菇农造成严重损失。死菇后菇农一般采取喷药防治黄菇病、细菌性软腐病等病害的方式预防死菇,由于病药不对路,死菇反而更加  相似文献   
58.
59.
介绍平菇的栽培技术,主要包括菌种的制备、塑料袋熟料法栽培平菇、生长期管理、采收加工等方面内容,以期为平菇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0.
贾维 《中国食用菌》2020,(2):231-233
针对食用菌菌种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缺乏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品种权受到侵害、产业销售混乱以及标准体系不健全等问题,重构食用菌产业安全法律责任体系。通过构建食用菌菌种企业行业自律体系,增强食用菌企业的菌种安全责任观念,提高企业生产经营食用菌的安全保障性;通过完善责任分配以及公开制度,监督问责,实现政治责任法律化;整合与规范食用菌菌种安全规制机构,加大食用菌菌种安全规制的跨域合作,实现沟通交流无阻碍;通过建立完整的"追溯制度"强化全程监管机制,应对突发事件产生时,快速解决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