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71篇
  免费   633篇
  国内免费   1446篇
林业   586篇
农学   1131篇
基础科学   253篇
  1036篇
综合类   6679篇
农作物   819篇
水产渔业   679篇
畜牧兽医   5570篇
园艺   705篇
植物保护   792篇
  2024年   141篇
  2023年   501篇
  2022年   485篇
  2021年   574篇
  2020年   595篇
  2019年   770篇
  2018年   376篇
  2017年   654篇
  2016年   868篇
  2015年   754篇
  2014年   951篇
  2013年   988篇
  2012年   1354篇
  2011年   1334篇
  2010年   1214篇
  2009年   1085篇
  2008年   1011篇
  2007年   872篇
  2006年   608篇
  2005年   613篇
  2004年   411篇
  2003年   413篇
  2002年   300篇
  2001年   235篇
  2000年   197篇
  1999年   188篇
  1998年   157篇
  1997年   116篇
  1996年   99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为定量测定瘤胃脂肪分解菌,试验构建了脂肪分解菌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标准品及标准曲线。提取瘤胃微生物总DNA,以脂肪分解菌16S r DNA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回收PCR产物,与PMD19-T Vector连接并转化大肠杆菌。阳性重组质粒经PCR和测序鉴定后,将提取的质粒DNA进行梯度稀释并作为模板,利用荧光定量PCR反应做出标准曲线。结果显示:PCR产物与目的基因的相似性大于99%,以不同稀释度的重组质粒为模板获得的荧光定量PCR扩增曲线差异明显,构建了相关系数接近1的标准曲线,且熔解曲线峰值单一。试验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可用于瘤胃脂肪分解菌的定量检测,为进一步研究该菌在反刍动物瘤胃发酵中的分子机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82.
本文提出对风网性能定量考核的回归评分方程.降水回归方程y=77.07667-59.56323x_1 8.44218x_2在12-22%的粮食水分范围内,降温回归方程y=62.669451-61.3095x_1 7.99823x_2在-10℃~40℃的粮食温度范围内最为适用.降水风网回归评分在61.953以上,降温风网回归评分在51.04以上风网是合理的.该方程能够准确反映通风装置的性能.  相似文献   
983.
模拟酸雨对杨梅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建福 《中国农学通报》2007,23(10):110-113
研究了不同强度模拟酸雨对6年生东魁杨梅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模拟酸雨胁迫加剧,叶片可见伤害症状严重,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以及叶绿素a/b比值显著降低,光系统I(IPSII)的潜在化学活性(Fv/Fo)和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显著降低,水分利用效率和光合能力显著下降,细胞质膜透性增加,MDA含量增加,SOD、POD和CAT活性受到明显抑制,从而抑制杨梅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984.
基因组原位杂交技术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因组原位杂交是以亲本之一的总基因组DNA做探针,另一亲本的基因组DNA做封阻,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染色体/染色质检测技术。在其发展的十几年里,已在植物的基因组研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应用这一技术可对多倍体中基因组之间的亲缘关系、基因组组成及起源进行研究;对杂交种中染色体组的组成进行分析;对代换系、附加系和易位系进行有效的鉴定,并对其中的外源染色体或染色体片段的来源、大小、数目及发生位点进行检测和定位。此外,利用基因组原位杂交技术还有助于确定物种间的同源性;研究杂交种中来源不同的染色质在核中的分布;探索B染色体的起源、染色体间的配对、重组、交换等现象。随着基因组荧光原位杂交技术体系的不断发展、完善和改进,其应用范围不断拓展,在植物基因组研究领域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85.
大白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分子鉴定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为了获得3种大白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Ogu CMS,Pol CMS,CMS96和保持系间的多态性以及定位大白菜CMS96不育系所属的不育类型,利用设计的atp6,orf222单一和混合引物PCR扩增3组11份同核异质大白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mtDNA。结果表明,atp6引物在大白菜Ogu CMS不育系扩增的200 bp片段为其特异带;orf222引物仅在大白菜Pol CMS和CMS96不育系有扩增产物,但二者有3点完全不同:大白菜Pol CMS不育系扩增产物为675bp,CMS96不育系扩增产物为669 bp,二者相差6个核苷酸,后者定名为大白菜CMS96-orf222。大白菜CMS96-orf222与甘蓝型油菜Nap CMS的nad5c基因和Nap-orf222基因同源性均为99%,E值为0.0;大白菜Pol CMS的675 bp序列具有ORF224开放阅读框,没有保守结构域,而大白菜CMS96的669 bp序列具有ORF222开放阅读框和保守结构域YMF19。另外,atp6和orf222混合引物多重PCR扩增产物存在明显多态性:800 bp为大白菜保持系的差异带型;2 300 bp和1 500 bp为大白菜Pol CMS不育系特异带型;200 bp为大白菜Ogu CMS不育系特异带型;690 bp为大白菜CMS96不育系特异带型。该方法仅用一次PCR反应快速地将3种大白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一次性全部区分开,为大白菜分子育种和常规育种更好地相结合提供了简单、快速、准确和重复性好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986.
水稻极度分蘖突变体的分离和遗传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通过EMS诱变处理栽培稻粳灿89(Oryza sative L.indica JX89)种子,从M2代植株中筛选得到一株突变体,其植株形态表现为叶细、色淡、植株矮化和极度分蘖。在将近一年的营养生长过程中,分蘖总数达到2000多个,命名为极度分蘖突变体(Excessive tillering mutant)ext37.ext 37自交所得M3和M4代植株表现同一表型。突变体自交及其与JX89和丰矮占5号(FAZ-5)发杂交F1、F2代结果表明该突变为显性遗传方式,可能涉及两对等位基因。为了观察突变基因对下游基因表达影响的程度,取生长期44天的亲本JX89和突变体ext37的节间分生组织提纯细胞总RNA,进行基因表达谱差异显示分析。结果表明突变体与亲本的基因表达模式有明显的差异,说明可能是处在上游调控基因的突变影响了下游许多基因的表达。目前有关分子生物学的进一步研究正在进行中。  相似文献   
987.
根据其检测特异性,转基因产品检测技术可分为筛选、基因、构建和转化体特异性检测四类.由于转化体特异性检测方法的具有高度特异性,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对于转基因产品检测方法正逐步过渡到转化体特异性序列的检测方法.本研究针对转基因玉米Bt176的外源基因3'端与玉米基因组DNA相接区序列设计具有转化体特异性的引物和荧光探针.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以已知Bt176含量样品为标准样品建立内外源基因标准曲线,利用该标准曲线对多个玉米样品Bt176玉米成分含量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检测结果准确,检测特异性强,Bt176玉米检测极限浓度达到0.001 ng/μL.同时该方法操作简单,适合转基因样品大批量检测.  相似文献   
988.
常优1号是江苏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三系杂交粳稻新组合。研究表明:常优1号分蘖性中等,成穗率高,单穗重优势明显。产量750kg水平的穗粒结构量化指标为:有效穗16~18万/667m2,每穗粒数200粒左右,结实率85%以上,千粒重27g左右。栽培配套技术应根据其分蘖性中等,对肥水敏感的特性,在培育壮秧的基础上,合理控制中期群体,提高成穗率,保证适宜穗数的同时,主攻大穗,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栽足1.3~1.5万穴/667m2、4.2~4.5万/667m2基本茎蘖苗。总氮施用量19kg/667m2。搁田始期不宜过早,掌握在达到等穗苗或等穗苗90%时进行。  相似文献   
989.
小麦叶片氮含量与冠层反射光谱指数的定量关系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以3种蛋白质类型的小麦品种在不同施氮水平下的3年田间试验为基础,研究了小麦叶片氮含量与冠层反射光谱的定量关系。结果显示,不同试验中拔节后叶片氮含量均随施氮水平呈上升趋势,同时冠层光谱反射率在不同施氮水平下存在明显差异。对于低、中、高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品种,叶片氮含量与冠层反射光谱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 (1 220, 710)和红边位置均有密切的定量关系,决定系数在0.80左右。对于不同品质类型小麦品种,均可利用统一的回归方程描述其叶片氮含量随反射光谱参数的变化,对于低蛋白类型品种,采用单独的回归系数即可提高叶片氮含量估测的准确性。本研究确立的小麦叶片氮含量与冠层反射光谱的定量关系可用于不同的小麦品种、生育时期和施氮水平,为小麦氮素营养的监测诊断与精确施肥等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990.
不同水分条件下小麦旗叶叶绿素a荧光参数与子粒灌浆速率   总被引:32,自引:2,他引:32  
利用OS-30型叶绿素荧光分析仪研究水分胁迫对小麦旗叶叶绿素a荧光动力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下旗叶的T1/2值减少,旗叶光系统Ⅱ(PSⅡ)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和潜在活性(Fv/Fo)降低,光合作用的潜在活力降低,这些参数下降影响了光合电子的传递和CO2同化的正常进行,表现在可变荧光淬灭速率减慢,可变荧光下降比值减小。同时还讨论了水分胁迫对灌浆速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