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51篇
  免费   140篇
  国内免费   163篇
林业   162篇
农学   673篇
基础科学   207篇
  224篇
综合类   7589篇
农作物   185篇
水产渔业   268篇
畜牧兽医   3679篇
园艺   3687篇
植物保护   580篇
  2024年   67篇
  2023年   271篇
  2022年   277篇
  2021年   279篇
  2020年   271篇
  2019年   365篇
  2018年   171篇
  2017年   279篇
  2016年   401篇
  2015年   394篇
  2014年   933篇
  2013年   932篇
  2012年   1233篇
  2011年   1164篇
  2010年   1088篇
  2009年   1088篇
  2008年   954篇
  2007年   866篇
  2006年   813篇
  2005年   733篇
  2004年   664篇
  2003年   622篇
  2002年   533篇
  2001年   504篇
  2000年   382篇
  1999年   270篇
  1998年   224篇
  1997年   229篇
  1996年   180篇
  1995年   166篇
  1994年   210篇
  1993年   138篇
  1992年   125篇
  1991年   130篇
  1990年   115篇
  1989年   141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9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沿海各国的对虾养殖业蓬勃发展,随着对虾养殖业的企业化发展,其病害也日益突出,特别是对虾病毒性的疫病已成为阻碍这一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的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黄头症病毒(YHV)、桃拉综合症病毒(TSV)和传染性皮下和造血器官坏死病病毒(IHHNV)等病毒性传染病在世界各地广泛流行,除给对虾养殖业带来严重经济损失之外,还对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巨大威胁,因此对虾病毒病的研究已成为当前世界虾病研究领域的焦点之一.本文就近年对虾病毒病的研究与动态进行概述,并对虾病毒病原体、传播途径、诊断技术和防治措施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83.
鹅副粘病毒病又称鹅类新城疫,由禽副粘病毒Ⅰ型引起,是一种禽鸟共患的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传染病。临床上以呼吸困难,肿头,流泪,喜卧,下痢,脾脏和胰腺肿大,散布大小不一坏死灶,肠道粘膜出血、坏死、溃疡、结痂为主要特征。本病于1997年7月在我国江苏、广东等部分市县雏鹅中首次炷生,曾造成重大经济损失。2000年8月解放军军需大学在吉林省发生的类似“小鹅瘟”病死雏鹅体内发现了典型副粘病毒和典型病变,从而证明吉林省存在本病。2004年夏秋季,某养鹅场暴发传染病,引起鹅大量死亡。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鹅副粘病毒病,现将本病的诊治情况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84.
<正> 植物病毒病素有“植物癌症”之称,防治上十分困难。寄主植物染病后,其光合作用受到抑制,生长困难,并产生畸形,黄化等症状,严重时甚至造成奇主植物死亡。为了有效地控制植物病毒病,人们采用了各种措  相似文献   
85.
86.
草莓引种,必须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在掌握了品种特性的基础上,按照以下原则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87.
王薇 《山西果树》2005,(3):55-55
0草莓汁制取将选好的草莓果清洗干净,采用打浆排渣果汁分离去籽机打浆.并选用100目筛过滤;添加浆果重量的0.015%的果胶酶,在50℃下反应2h(小时);将果浆循环研磨,进行细微化处理。  相似文献   
88.
温室蔬菜病毒病与2,4-D药害症状极为相似,不少菜农将2,4-D药害当成病毒病进行防治。为防止误诊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将其鉴别和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9.
江蛟 《农家致富》2005,(14):22-22
江蔬1号辣椒 最新育成早熟、耐低温耐弱光照一代杂种,2001年通过全国审定。植株半开展。株高55厘米,株幅50~55厘米。始花节位7节.分枝能力强.挂果多。果实粗牛角形.果面光滑.光泽好,老熟果鲜红色。果长14.8厘米.果肩横径4.5厘米,肉厚0.3~0.4厘米.平均单果重90克左右,味微辣,品质极佳。抗病毒病和炭疽病。亩产5000公斤左右。适合长江中下游地区、黄淮海地区、东北、  相似文献   
90.
沈瑞 《农家顾问》2006,(11):34-35
用大棚栽培草莓,常造成畸形果较多,以致大大降低了草莓果的商品价值.影响了大棚草莓效益的进一步提高。草莓畸形果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授粉受精不良.其次为营养失调。可采取以下措施来降低草莓畸形果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