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90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235篇
林业   4篇
农学   45篇
基础科学   4篇
  38篇
综合类   758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76篇
畜牧兽医   2308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124篇
  2013年   116篇
  2012年   170篇
  2011年   205篇
  2010年   153篇
  2009年   183篇
  2008年   201篇
  2007年   145篇
  2006年   122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106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75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84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68篇
  1993年   63篇
  1992年   74篇
  1991年   70篇
  1990年   77篇
  1989年   61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伊氏锥虫多种克隆群体的采集及血清学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伊氏锥虫抗原变异,国内外学者对抗原变异规律进行了研究,对其抗原变异程序、变异数量、变异频率等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进行免疫学研究进而寻求防治锥虫病的免疫学手段。但多局限于某种动物个体感染锥虫后的一小段有限的时间进行,所获得的抗原变异型数量较少,因而很难澄清如:一个虫株究竟能有多少变异机会,是以怎样的程序变异的等问题。  相似文献   
72.
破伤风抗毒素马血浆是精制破伤风抗毒素的生产原料。张家川县每年投入200多匹马生产破伤风抗毒素血浆。在生产中,为了提高经济效益,我们用张家川、华亭、礼县三个产地的马进行破伤风抗毒素血浆生产对比试验,比较结果得知,不同产地的马经破伤风抗原免疫后生产破伤风抗毒素血浆,产生的结果不同,现将对比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3.
动物预防用DNA疫苗又称核酸疫苗或基因疫苗,是编码免疫原或与免疫原相关的真核表达质粒DNA(有时也可是RNA),它可经一定途径进入动物体内,被动物宿主细胞摄取后能转录和翻译表达出抗原蛋白,此抗原蛋白能够刺激机体产生非特异性和特异性两种免疫应答反应,从而起到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4.
为研究一株鸭源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JN1株)全基因组的分子特征和遗传进化情况以及感染雏鸭后的排毒规律,对其生物学特性、全基因组序列以及遗传进化进行了分析,通过点眼滴鼻方式感染3周龄健康雏鸭,利用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鸭的排毒规律,并测定血清抗体效价。JNI株的鸡胚半数感染量为10~(-7.54)/0.2mL,鸡胚最小致死量的平均死亡时间为72h,静脉致病指数为0.266,抗原相关系数为0.47。系统发育分析表明,JN1株的HA与CK/HK/G9/97和DK/HK/Y280/97在同一分支上,NA、M、NP、PA、PB1、PB2基因与SH/F/98同源性较高,NS基因则与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进化关系较近。HA的裂解位点为PSRSSR↓GL,存在6个潜在糖基化位点,在234位的氨基酸残基为L,NA基因颈部存在缺失。雏鸭在感染该病毒后,饮食正常,精神良好,3~17d均有排毒,咽拭子和泄殖腔棉拭子排毒规律基本一致,分别在第3天和第13天出现排毒高峰。该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属欧亚大陆分支,为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可通过呼吸道和泄殖腔向外界排毒,排毒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75.
以不同发情周期雌性绵羊子宫、输卵管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针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绵羊子宫、输卵管的表达、定位和变化规律进行了检测,同时应用相关图像分析软件对抗原染色强度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输卵管在发情0~15d,VEGF表达量在第9天达到峰值后经历波动逐渐下降过程,输卵管内膜上皮细胞是VEGF抗原的主要靶细胞;而子宫角在发情0~15d,VEGF表达量在第5天达到峰值后经历波动逐渐下降过程,子宫内膜固有层及腺体周围细胞为VEGF抗原的主要靶细胞。该研究结果为绵羊生产中进一步提高受胎率和妊娠率及频密产羔等技术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6.
用抗虫体表膜抗原抗体测定犬细粒棘球绦虫粪抗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Echinococcus granulosus(Eg)成虫表膜抗原抗体夹心ELISA方法检测犬细粒棘球绦虫感染的粪抗原.首先提取Eg成虫表膜抗原,制备抗Eg成虫表膜抗原的血清,然后用间接ELISA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其抗原抗体反应及免疫原性,用间接免疫组化方法对Eg成虫表膜蛋白进行组织定位.利...  相似文献   
77.
一、免疫失败的主要临床表现临床上免疫失败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但主要有以下几种:(1)疫苗接种动物后仍发生相应的疾病;(2)动物接种后虽不发生相应的疾病,但动物机体抵抗力降低,使其发生混合感染的疾病增多;(3)群体接种疫苗后虽未发生明显的疾病,但引起群体生产性能降低,如生长缓慢,饲料转化率降低,鸡群产蛋率下降猪群  相似文献   
78.
<正>猪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又称为SLA,即猪白细胞抗原。SLA位于7号染色体的短臂上,与J、C两血型系统连锁在一起,其结构与人的MHC极为相似。猪MHC的Ⅱ类基因位于SLA-D区,它控制着机体的免疫应答与调控,在调节机体的抗病能力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有研究表明,具Ⅱ类不同  相似文献   
79.
为了比较不同禽源坦布苏病毒(TMUV)抗原的相关性,通过细胞微量血清交叉中和试验测定了分离自种鸭、蛋鸡、肉鹅的不同禽源坦布苏病毒之间的抗原相关值,并进行了抗原相关性分析。结果测得抗鸭源TMUV阳性血清对鸭源TMUV、鸡源TMUV和鹅源TMUV的中和效价分别为1:1 349、1:1 202和1:1 318,抗鸡源TMUV阳性血清对鸭源TMUV、鸡源TMUV和鹅源TMUV的中和效价分别为1:1 023、1:1 023和1:977,抗鹅源TMUV阳性血清对鸭源TMUV、鸡源TMUV和鹅源TMUV的中和效价分别为1:933、1:912和1:955。根据亲缘值(R值)(R=√r1×r2)计算公式,得出鸭源TMUV与鸡源TMUV、鹅源TMUV间的抗原亲缘值(R)分别为0.94和0.95,鸡源TMUV与鹅源TMUV间的抗原亲缘值(R)为0.91,可见3种不同禽源TMUV之间的R均大于0.7,表明三者为同一血清型的坦布苏病毒。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