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1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41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4篇
  3篇
综合类   276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41篇
畜牧兽医   263篇
园艺   48篇
植物保护   6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41.
为探索快速、稳定、高效的葡萄溃疡病菌转化子致病力评价方法,分别采用无伤接种、昆虫针针刺接种、打孔器打孔接种等3种接种方法,将随机选取的来自葡萄溃疡病菌REMI转化子库的50株转化子分别接种‘富士’苹果果实和‘夏黑’葡萄一年生绿枝条,测量病斑大小.结果表明,用葡萄绿枝条接种能区分不同转化子的致病力,而苹果果实则仅能将致病力减弱的转化子筛选出来.在葡萄绿枝条上致病力减弱的转化子有96.15%在‘富士’苹果果实上的致病力也是减弱的,而用苹果果实接种未筛选到致病力增强转化子.上述结果为获得致病力突变体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2.
【目的】获得具有荧光标记的猕猴桃溃疡病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 actinidiae)菌株,为进一步揭示其侵染致病过程奠定基础。【方法】电击法对病菌进行GFPuv基因标记,应用荧光显微镜和平板稀释法研究标记菌株在土壤和根部的定殖情况。【结果】GFPuv标记的猕猴桃溃疡病菌菌株在荧光显微镜下发出强烈的绿色荧光,8株标记菌基因组DNA中均扩增出约700 bp的目的片段。标记菌株PSAmx7-GFPuv1的菌体形态、生长曲线、最适温度、最适pH、致病性均与野生型无显著差异,其绿色荧光可稳定遗传。标记菌在灭菌土壤中可存活3个月左右,在未灭菌土壤中也能存活3周;灌根1 d检测,根表、根内组织中可分离到目标菌落,随后标记菌株数量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结论】电击法成功地将GFPuv基因转入猕猴桃溃疡病菌;导入的GFPuv 基因对宿主菌的生物学特性没有影响;标记菌可在灭菌土壤中长期存活,并在根部定殖和增殖。  相似文献   
143.
本文通过对全市香樟溃疡病为害症状、流行特点和发生规律进行的详细调查研究、6种药剂筛选试验以及总结营林综合防治方法,表明70%甲基托布津、50%多菌灵和40%福美砷治愈效果好。通过刮除病斑后涂药和病斑直接涂药2种施药方法的比较发现,前者取得更理想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44.
目的 探讨壳聚糖抗菌成膜喷剂对麻风病足底溃疡的疗效.方法 将57例麻风病足底溃疡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病人足底溃疡清创后,实验组予壳聚糖抗菌成膜喷剂喷洒在创面及周围皮肤,每天2次;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庆大霉素凡士林油纱包扎,每天换药1次.治疗2个月后对治疗结果进行评定.结果 实验组29例,共38个足底溃疡,治疗有效率为86.84%;对照组28例,共31个足底溃疡,治疗有效率为61.29%,实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壳聚糖抗菌成膜喷剂能够促进麻风病足底溃疡面的愈合,提高治愈率,缩短治疗时间,临床使用方便,疗效优于传统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5.
赵国英 《蜜蜂杂志》2011,31(10):11-11
美国科学家发现,将蜂蜜涂抹在糖尿病引起的溃疡处,不仅可杀死细菌,还能有效防止细菌再生。蜂蜜可有效治疗糖尿病引起的溃疡,使一些溃疡严重的患者免于截肢之苦。  相似文献   
146.
果树修剪、低产树更新改造、霜冻、冰雹、蛀干害虫危害、机械损伤等,均在树体上形成伤口,若不及时保护治疗,旱季伤口大量蒸发散失水分,削弱树势;雨季病原菌极易从伤口侵入树体,引起伤口感染,溃疡或腐烂.导致果树抗性降低,长势衰弱,有的局部枯死,甚至整株死亡,给果品生产带来严重损失.因此,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对伤口进行消毒保护,是果园管理中不能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7.
胃十二指肠后壁溃疡穿孔的诊治(附9例报告)冼沛中(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外科,湛江524001)胃十二指肠溃疡并穿孔临床多见。穿孔部位以胃小弯及十二指肠球部前壁居多,后壁穿孔少见,其临床特征迥异,致诊断及治疗困难。为提高诊断与治疗,现将作者近10年所遇的...  相似文献   
148.
口蹄疫于1514年首次在意大利发现,最近一个世纪先后在美国、加拿大、墨西哥、英国、丹麦、我国台湾省等国家和地区引起过大流行。仅2000年见诸报端的事例就有:1月一中国台湾地区继1997年之后再度出现牛只口蹄疫疫情,132头病牛被悉数宰杀。4月一韩国小镇坡州发现5头病畜,韩国政府出资9000万美元宰杀了坡州方圆20公里内的35万头牛和猪,烧毁了病畜所在村庄的全部牛舍和猪圈,短期关闭了全国所有牲畜市场;俄罗斯一家农场发现口蹄疫,300多头生猪和一头奶牛因此丧生。5月一蒙古国东南部有至少140头牲畜因患口蹄疫而死亡,政府出动军队封锁了疫区;日本北海道一农场有两头牛被确认携带口蹄疫病毒,700多头被怀疑可能染上此病的牛全部被宰杀。lO月一南非首次发现口蹄疫。  相似文献   
149.
向日葵茎溃疡病菌(Diaporthe helianthi)是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病原真菌。本研究针对D.helianthi的cal基因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该病菌的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检测技术(RPA)方法,并对其特异性、灵敏度及适用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建立的RPA方法特异性强,只有3个D.helianthi样品能够检测到234 bp的目的片段;方法灵敏度达到0.1 ng/μL;从模拟带菌的种子中也能够成功检测到目标扩增片段。本研究建立D.helianthi的RPA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能够直接应用于种子带菌检测,适用于口岸进境向日葵籽的现场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50.
从人参叶和根中分离出了水溶性(GL—2)和碱溶性(GRA—2)多糖粗品,能有效地预防HCl/乙醇诱发的小鼠溃疡的形成。GL—2进一步分成四个多糖部分,其中GL—4对胃损伤的形成有最强的抑制作用。用阴离子交换层析和凝胶过滤法将GL—4进一步提纯可得到更具活性的纯多糖GL—4Ⅱb_1Ⅲ(平均相对分子量为16000d),其果胶多糖的性质。它主要由半乳糖,半乳糖醛酸及少量鼠李糖、阿拉伯糖、甘露糖、葡萄糖醛酸组成。GL—4Ⅱb_1Ⅲ能预防HCl/乙醇诱发的小鼠溃疡的形成井具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