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9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4篇
  27篇
综合类   140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29篇
畜牧兽医   98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3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01.
呕吐毒素的毒理机制及防治策略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呕吐毒素是对粮谷、饲料原料和饲料等污染最为普遍和严重的真菌毒素之一,畜禽摄入呕吐毒素污染的饲料会出现呕吐、腹泻、拒食和体重减轻等急、慢性的中毒症状,严重的可导致死亡,威胁着畜禽的健康养殖。呕吐毒素的毒理机制和代谢转化是农业和食品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主要从呕吐毒素的细胞毒理机制、生物防治方法和脱毒微生物的筛选研究等方面,综述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进展,为防控呕吐毒素对畜禽的危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2.
【目的】分析重金属对植物的生态毒理效应研究热点及其发展趋势,为进一步研究土壤重金属污染对植物的影响机制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2011-2020年重金属对植物生态毒理研究领域的相关文献为数据源,利用文献计量学软件(CiteSpace)绘制关于重金属对植物生态毒理研究的知识图谱,并进行文献可视化分析。【结果】2011-2020年,重金属对植物的生态毒理研究年均发文量较多,以黄益宗发文量最多,潘远智为核心的合作团队最大;研究机构以四川农业大学发文量最多;关键词“镉胁迫”的出现频率最高;排前3位的研究主题为“幼苗生长”“抗氧化酶”和“亚细胞分布”;“转运”“褪黑素”“硫化氢”和“氧化损伤”是近期出现的突现词。【结论】重金属对植物的生态毒理研究领域受学者的高度关注。“镉胁迫”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幼苗生长”“抗氧化酶”和“亚细胞分布”是该研究领域的研究主题;重金属对植物生态毒理的缓解机理研究、重金属在植物体内的形态与亚细胞分布研究及植物转录组测序研究是未来该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明土霉素、磺胺嘧啶和氧氟沙星残留对紫花苜蓿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了解3种药物对牧草的生态毒理效应,以期为评价畜禽排泄物中抗菌药污染对生态安全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试验采用水培法,3种药物均设7个浓度梯度,分别为0(CK)、0.1、0.5、1.0、5.0、10.0和50.0μg/mL,分析不同浓度药物对紫花苜蓿种子萌发特性、幼苗生长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50.0μg/mL的土霉素能显著抑制紫花苜蓿种子萌发(P<0.05),其余2种药物对紫花苜蓿种子的萌发均无显著影响(P>0.05)。除≤0.5μg/mL磺胺嘧啶对紫花苜蓿株高有促进作用外,其他药物对紫花苜蓿幼苗根长和株高均起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整体上表现为根长>株高,高浓度(5.0~50.0μg/mL)抑制作用相对较强;不同浓度土霉素处理均能增加紫花苜蓿幼苗干重,而磺胺嘧啶和氧氟沙星在较低浓度时(≤1.0μg/mL)可不同程度地增加紫花苜蓿幼苗干重,高浓度(>5.0μg/mL)时则减少紫花苜蓿幼苗干重;随浓度的增加,磺胺嘧啶和土霉素可降低紫花苜蓿幼苗含水量,而氧氟沙星处理下紫花苜蓿幼苗含水量先减后增。3种药物对紫花苜蓿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表现为氧氟沙星>磺胺嘧啶>土霉素,且土霉素和氧氟沙星处理的叶绿素含量均随药物物浓度的增加而降低。【结论】磺胺嘧啶和氧氟沙星各浓度下对紫花苜蓿种子萌发基本无影响,高浓度土霉素可抑制种子萌发;3种抗菌药对根长、株高、干重、含水量及叶绿素均有不同程度影响,主要损伤体现在对根长、株高的伸长和叶绿素合成的抑制。  相似文献   
104.
污染胁迫下的分子生物标志物和分子诊断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环境科学领域中,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生物标志物由于其特异性和实用性等优点,在近年来已经被广泛认可。传统的分子生物标志物,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8-羟基脱氧鸟苷(8-hydroxydeoxyguanosine,8-OHdG)等,往往只能表征某类胁迫的程度,但却不能解释损伤和响应发生的分子机理,也不能精确地指示环境污染物的种类。新技术(高效液相色谱,气质联用,酶联免疫法等)的发展提升了传统分子生物标志物的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为了加深对分子毒理学机理,筛选和确定新的分子生物标志物,一些新技术常着眼于提高筛选通量,提升可操作性和降低成本(如组学技术,单细胞凝胶电泳,报告生物体)。分子诊断的概念起初来源于临床诊断,转而被引入到环境科学研究中来,因为环境和人体一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环境污染可以看作一个复杂系统的疾病。为了更快更有效地筛选合适的生物标志物,需要广泛开展对模式生物的组学研究和致毒分子机制的研究。同时,也应注意研究过程中的标准化(如谨慎选择暴露浓度和时间,代表物种和其特定的生活史阶段)。  相似文献   
105.
纳米银 (AgNPs) 因具有独特性质已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由于化学合成纳米银的流程繁琐、高能耗及使用的溶剂毒性强、污染严重等,纳米银的绿色合成研究备受关注。纳米银的绿色合成是指以真菌、细菌培养上清液及植物提取液作为还原剂或稳定剂,将硝酸银中Ag+还原为纳米级别的单质银,具有稳定性高、低毒、绿色环保等优点。一些研究者在绿色合成纳米材料的基础上,研究了通过生物源合成的纳米银用于害虫防治的效果,以探索纳米材料替代传统化学杀虫剂的可能性。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利用不同生物材料合成纳米银的情况,报告了生物源合成的纳米银对媒介害虫和农业害虫的毒杀效果与作用机制研究进展,简单介绍了生物源合成的纳米银对生物体和环境的暴露风险,并对其研究的机遇和挑战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06.
《水产学杂志》2001,14(1):61-65
本文用七种洗衣粉分别对强壮水螅(Hydrarobusta)和水丝蚓(Limnodrilussp.)进行了毒理实验.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洗衣粉能影响水螅和水丝蚓的正常生命活动,并可造成它们的大量死亡.48h对强壮水螅所测得的七种洗衣粉的半致死浓度(LC50)WB、AM、LB、QS、QQ、TZ、HL-28分别是33.50、35.16、55.54、28.44、33.38和27.54mg/L;水丝蚓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82.41、64.86、89.13、82.22、98.17、60.26和102.33mg/L.  相似文献   
107.
高职动物药理与毒理课程实验实训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动物药理与毒理课程实验实训教学进行改革,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及协作能力,既能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基础,又可提高动物药理与毒理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8.
2013年1月5日至26日,全国多地出现雾霾天气,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等地区尤其严重。导致雾霾天气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空气中颗粒物含量的不断增加。颗粒物粒径越小,其吸附有害污染物的能力越强,危害程度越大。因此,探寻控制颗粒物产生、减少雾霾天气的途径十分重要。该文从雾霾的组成入手,分析雾霾天气形成的主要原因及其毒理学效应,并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09.
邢福国  刘阳  秦海峰  崔莉 《核农学报》2012,26(6):906-910
为观察转Cry1Ac/Sck基因大米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将BALB/c小鼠按体重分为4组,即转基因大米组、非转基因大米对照组、AIN93G饲料正常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相应饲料喂养30d,比较各组小鼠免疫功能改变情况。结果显示,转基因大米组血小板数量显著低于非转基因大米对照组,但是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并且这3组血小板数量均在正常变化范围内;其他观察指标转基因大米组与非转基因大米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阳性对照组的各项指标,绝大多数均显著低于其他3组。表明转Cry1Ac/Sck基因大米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与非转基因亲本大米基本相同,未对小鼠免疫功能产生不良影响,因此转Cry1Ac/Sck基因大米在小鼠免疫毒理学方面的评价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索百里香精油(thymo essential oil)的化学组成及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百里香精油,利用气-质联用技术(GC-MS)测定化学成分,研究抗氧化性、抑菌作用和毒理特性.[结果]百里香精油含有85种化学成分,且以酚类物质为主.百里香精油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抗氧化能力高于维生素E,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黑曲霉菌、啤酒酵母菌的抗菌性均表现为敏感型,但碱性条件和热处理降低其抑菌作用.[结论]经动物试验百里香精油属无毒型,可安全用作食品添加剂和化工香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