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490篇
  免费   474篇
  国内免费   913篇
林业   1321篇
农学   1596篇
基础科学   1457篇
  1100篇
综合类   11376篇
农作物   736篇
水产渔业   1832篇
畜牧兽医   16916篇
园艺   1079篇
植物保护   464篇
  2024年   158篇
  2023年   470篇
  2022年   486篇
  2021年   522篇
  2020年   555篇
  2019年   731篇
  2018年   336篇
  2017年   568篇
  2016年   771篇
  2015年   1000篇
  2014年   1777篇
  2013年   1740篇
  2012年   2575篇
  2011年   2573篇
  2010年   2106篇
  2009年   2369篇
  2008年   2540篇
  2007年   2044篇
  2006年   2101篇
  2005年   2252篇
  2004年   1573篇
  2003年   1496篇
  2002年   1065篇
  2001年   1107篇
  2000年   847篇
  1999年   575篇
  1998年   603篇
  1997年   514篇
  1996年   396篇
  1995年   328篇
  1994年   306篇
  1993年   192篇
  1992年   234篇
  1991年   171篇
  1990年   232篇
  1989年   201篇
  1988年   81篇
  1987年   66篇
  1986年   59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13篇
  1977年   7篇
  1975年   5篇
  1965年   5篇
  1958年   8篇
  1957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1.
本文利用自动站观测资料、地面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5年11月5日凉城县特大暴雪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凉城县位于冷高压边缘位置处,地面以东风为主,气压梯度较大,在凉城县有冷暖空气交汇,不稳定性增强,是特大暴雨天气形成的原因;凉城县上空有偏东气流、西南暖湿气流和地面强冷高压3股气流,增强凉城县不稳定能量,从低层到高层相对湿度均>90%;河套至凉城县200~500 hPa以正散度区为主,而500~850 hPa以负散度为主,高层辐散、低层辐合的抽吸作用有利于强烈上升运动的产生。  相似文献   
12.
用11%氟环·咯·精甲悬浮种衣剂、4.23%种菌唑·甲霜灵微乳剂等4种药剂处理水稻种子,预防水稻恶苗病和立枯病。结果表明,11%氟环·咯·精甲悬浮种衣剂500倍液浸种或种子用4 mL·kg-1药剂包衣后浸种对水稻恶苗病防效分别为100.0%和97.2%,效果好于4.23%种菌唑·甲霜灵微乳剂2 mL·kg-1、25%氰烯菌酯悬浮剂1 500倍液、25%咪鲜胺乳油1 500倍液和25%氰烯菌酯悬浮剂+25%咪鲜胺乳油1 500倍液浸种,并且对水稻立枯病具有良好预防效果,防效达100%,与4.23%种菌唑·甲霜灵微乳剂相当。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和自动站观测资料,对2015年8月1日凉城县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强对流天气属一次飑线过程,破坏性强大;主要由斜压锋生所产生,高空较强冷平流使垂直温度梯度变大,低空较强暖湿气流促使水平梯度变大,高低空冷暖平流构成锋区;斜压锋生的强烈抬升构成动力强迫,促使强对流天气出现。  相似文献   
14.
试验采用3个种衣剂配方,对感茎腐病玉米品种瑞丰168的种子进行了包衣处理,田间种植并做接菌处理,全生育期调查记载了相关的农艺性状,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用精甲霜灵+咯菌腈种衣剂处理后对玉米茎基腐病防治有一定效果,最高抗性可提高11.94%;种衣剂处理对玉米出苗期有一定影响,出苗推迟0.33~1 d;对出苗率基本没有影响(-0.88%~0.52%);药剂处理种子后有一定增产作用,增产效果为1.60%~3.29%;无论是提高抗性还是增加产量,配方一都是最好,因此配方一为本试验条件下提高瑞丰168茎腐病抗性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5.
我国作为茶叶的发源地,早在汉唐时期茶叶就被作为一种货物从丝绸之路被广泛地输送到东亚各国,而在明清时期郑和下西洋也将我们中国的茶叶带到了更多更远的地方。日本作为我国的邻国,早在唐朝就开始与我国进行茶叶贸易往来,因而中日茶叶贸易历史可谓源远流长,而在此历史阶段基于茶叶贸易而形成的商务日语则更是难以道尽。当前中日双方茶叶贸易发展的新特点具体表现为茶叶贸易量较大,且以绿茶贸易为主;茶叶贸易中技术性壁垒较多;茶叶贸易中的"文化助力"发育缓慢。而基于其贸易发展特点而呈现出来的商务日语特性则是茶文化历史的渊源融合性与商务日语的通用语言性,针对中日双方茶叶贸易而形成的商务日语发展策略向博雅教育与产学研协同发展化迈进。  相似文献   
16.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加密自动站降水资料分析2017年7月26—28日临夏州暖区强降水过程,探讨强降水发生发展的热力条件和动力条件。结果表明,此次暖区强降水过程中,500 h Pa甘肃中北部有西风冷槽东移过境,冷空气势力偏弱;中低层700 h Pa有东北风切入;副热带高压西升北抬至甘肃河东地区并长时间维持;副高外围强盛的低空西南气流在临夏州辐合堆积,湿层深厚,为暖区强降水的发生提供了必要的水汽条件;局部有热对流发生,以混合性降水为主。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日本文化的内涵及具体理念进行分析,我们能够感受到其中有很多与我国文化相关的具体元素。而茶及茶文化无疑就是其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我国与日本茶文化之间有着很多相近或者一致的元素内容,但是由于不同的民族文化和特点,从而也使得中日茶文化之间形成了许多完全不同的内容。本文拟从中日文化体系之间的融合与差异的关系分析入手,结合中日茶文化的不同内涵特征分析,通过融入中日茶文化的具体对比状况,从而探究日本茶道精神的具体内涵。  相似文献   
18.
19.
过量赖氨酸对产蛋鸡日粮氨基酸消化率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赖氨酸是产蛋鸡日粮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其含量的高低和同其他氨基酸的比例直接影响着本身和其他氨基酸的消化吸收,对产蛋鸡的生产性能发挥起着重要的作用。Antis等(1980)报道,过多的赖氨酸使蛋鸡的产蛋率显著下降。蒋辉等(2001)产蛋鸡的试验表明,0.8%的赖氨酸处理组产蛋率显著低于0.7%的赖氨酸水平处理组,0.8%赖氨酸水平处理组破蛋率显著高于0.7%处理组(P<0.05)。翟少伟(2002)用优质蛋白玉米日粮饲喂产蛋鸡也有类似的报道。可见,赖氨酸对产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产蛋率和软破蛋率…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