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604篇
  免费   905篇
  国内免费   1535篇
林业   1999篇
农学   1108篇
基础科学   4046篇
  1070篇
综合类   12515篇
农作物   745篇
水产渔业   1914篇
畜牧兽医   29644篇
园艺   826篇
植物保护   177篇
  2024年   523篇
  2023年   1991篇
  2022年   1830篇
  2021年   1896篇
  2020年   1465篇
  2019年   2112篇
  2018年   689篇
  2017年   1310篇
  2016年   1444篇
  2015年   1474篇
  2014年   2386篇
  2013年   2609篇
  2012年   3558篇
  2011年   3521篇
  2010年   3052篇
  2009年   3087篇
  2008年   3052篇
  2007年   2635篇
  2006年   2440篇
  2005年   2123篇
  2004年   1675篇
  2003年   1756篇
  2002年   1268篇
  2001年   1159篇
  2000年   1027篇
  1999年   598篇
  1998年   538篇
  1997年   502篇
  1996年   417篇
  1995年   404篇
  1994年   312篇
  1993年   243篇
  1992年   180篇
  1991年   210篇
  1990年   199篇
  1989年   175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4篇
  1976年   3篇
  1974年   5篇
  1973年   3篇
  195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基于水曲柳基材的水性漆漆膜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水曲柳作为优良的硬质木材,常被用来制造中高档家具。水性漆是一种非常环保的涂料,研究其在水曲柳基材上的漆膜性能对于水性漆性能的提高和涂饰工艺的优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还可为水性漆在木材上的大规模工业化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和科学依据。  方法  以水曲柳为基材,用商业水性漆对其进行涂饰,待漆膜完全固化后按照相应标准测定漆膜的各个性能,并用SEM和FTIR分析水性漆在基材上的附着机理。  结果  得到的漆膜厚度为96.63 μm,硬度为H,附着力高至0级,耐水性可达1级;涂饰前后总色差值ΔE为9.86,说明本涂饰较好地保持了水曲柳本身的颜色。由于底漆均匀地覆盖在基材表面,封闭了基材中亲水性的羟基,使得涂饰底漆后基材表面的接触角提高了10°,疏水性能得到提升。涂饰后基材的表面光泽度明显提高,且其平行纹理方向的光泽度比垂直纹理方向的高了40.4%。这主要是由于组成木材的细胞大多呈轴向排列,水性漆主要填充在纵向排列的细胞腔中,很难渗入到以纳米级孔隙为主的细胞壁中。水性漆与基材主要以机械互锁的物理形式相结合,此外也发生了化学反应。1 148 cm? 1处峰强度增加,说明水性漆中的羧基与基材中的羟基发生了酯化反应;出现了新的1 063 cm? 1峰,说明基材中的纤维素与水性底漆中的羟基发生了醚化反应。  结论  水性漆能在水曲柳表面形成较好的附着,保护性能较好,且能有效提高基材的视觉效果,进而提高其商业价值。   相似文献   
932.
氟硅唑属三唑类内吸性杀菌剂,渗透性强,可防治子囊菌、担子菌等引起的病害。丰年虫(Chirocephalus)是一类分布广泛且耐高盐的小型甲壳动物,在水产养殖中作为鱼类和贝类的诱饵。近年来常作为农药环境安全评估的模式生物。笔者通过急性毒性试验测定氟硅唑对丰年虫卵38 h的半抑制浓度(EC_(50));采用酶活试剂盒测定氟硅唑处理38 h丰年虫(Chirocephalus)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的含量;采用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测定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氟硅唑对丰年虫卵38 h的急性毒性EC_(50)为5.228 mg·L~(-1),属于中毒。在受试浓度范围内,随着氟硅唑浓度升高,丰年虫的孵化率降低;在氟硅唑毒性作用下,丰年虫产生了氧化应激反应,与对照比较SOD活性增强,POD活性降低,MDA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933.
压力蒸汽灭菌器是一种常见的消毒灭菌装置。通过开展灭菌效果验证可确认压力蒸汽灭菌器是否能在规定的时间、温度和压力条件下达到设备性能指标要求,试剂是否能被有效灭菌。  相似文献   
934.
河北省创新种猪生产性能测定和拍卖会模式,由河北省种畜禽质量监测站筹建河北省种猪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大力开展种猪生产性能测定工作,并将测定成绩合格的种猪通过拍卖会的形式向养猪企业推广,促进了河北全省生猪产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35.
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脲醛树脂包覆水性涂料微胶囊,并将微胶囊按不同质量分数加入水性涂料中,研究不同微胶囊质量分数对木器表面水性裂纹涂层性能及自修复性能的影响。试验中微胶囊芯壁比分别为0.30、0.45、0.60、0.67、0.75,加入水性裂纹涂料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0%、4.0%、7.0%、10.0%、13.0%、16.0%,结果表明:微胶囊芯壁比为0.67时,微胶囊分散均匀,粒径在3μm左右,呈粉末状,包覆效果最好。当微胶囊加入面漆的质量分数为4.0%时,漆面性能较好,附着力为二级,光泽度在60°下为10.9,抗冲击力为15 kg·cm,色差为1.0,硬度为H,对微裂纹愈合程度较佳。  相似文献   
936.
为探究"理中颗粒"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防治腹泻率的影响。以40头断奶仔猪为试验动物,随机分为"理中颗粒"高、中、低和空白组,"理中颗粒"中分别以饲料的0.5%、1.0%、1.5%的剂量进行拌料添加,饲养30 d。试验期间,观察试验动物的临床表现,测定试验动物的初重、末重、料重比等指标及观察试验仔猪腹泻情况并记录。结果表明:试验期间动物临床表现良好。"理中颗粒"的高剂量组末重增重明显,与空白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理中颗粒"组日均增重升高,与空白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同时"理中颗粒"高剂量组腹泻率较低,仅为1.67%。表明"理中颗粒"可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降低断奶仔猪的腹泻率。  相似文献   
937.
【目的】研究补喂支链氨基酸(BCAA)、肌酸(Cr)对伊犁马血浆抗氧化指标、激素水平、肌酸、葡萄糖浓度以及乳酸、尿酸和肌酐含量的影响,为支链氨基酸、肌酸作为伊犁马有效的营养添加剂提供参考数据。【方法】选取年龄3~5岁(平均4岁),体重390~514 kg(平均457±50 kg),经过良好训练的伊犁马公马12匹进行试验。分为3组,每组4匹,分别为对照组、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对照组补喂不添加任何添加物的补喂料,试验Ⅰ组补喂添加BCAA的补喂料,试验Ⅱ组补喂添加Cr的补喂料。分别在补饲的0、1、14、21和31 d补喂后4 h颈静脉采集血液。采用试剂盒法测定相关指标。【结果】补喂Cr能够明显提高T-AOC能力,Cr补喂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特别是在14和31d比对照组提高了21.79%和25.68%;补喂BCAA降低试验期间MDA的含量;对于血浆中的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和皮质醇等3种激素水平,肌酸、葡萄糖、乳酸、尿酸和肌酐的浓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补喂BCAA可以降低脂质过氧化产物MDA的浓度;补喂Cr可以提高SOD的活力和提高伊犁马血浆的T-AOC能力;补喂BCAA、Cr对伊犁马血浆中的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和皮质醇等3种激素的水平均无显著影响;对浆中肌酸、葡萄糖的浓度均无显著影响;对血浆中乳酸、尿酸和肌酐的含量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38.
【目的】研究福寿螺肉的水提液、无水乙醇提取液、60%乙醇提取液的抗氧化能力。【方法】利用总抗氧化能力(A-TOC)测定试剂盒,羟自由基测定试剂盒,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及产生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测试盒,以及测定还原力的方法。【结果】表明:抑制羟基自由基能力60%乙醇提取液比无水乙醇提取液强,水提液抑制羟基自由基能力最强;抗超氧阴离子活性,水提液比乙醇提取液强;总抗氧化能力水提液比无水乙醇提取液强,60%乙醇提取液总抗氧化能力最强;水提液比无水乙醇提取液具有较强的还原力,且60%乙醇提取液还原力最强。【结论】在所选取提取液梯度(15~35g/L)的范围内,提取液的抗氧化能力与浓度呈正相关,表明福寿螺肉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低浓度的乙醇溶剂提取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39.
940.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环境温度(10~30℃)持续14 d对肉鸡生产性能、糖代谢和禽类解偶联蛋白(av UCP)mRNA表达的影响。试验选取21日龄爱拔益加(AA)肉鸡288只,随机分到6个人工环境控制舱中,每个舱饲养6笼,每笼8只鸡作为1个重复。预试期7 d,温度22℃,相对湿度60%。28日龄时将各环境控制舱温度分别逐渐(1 h内)调到10、14、18、22、26和30℃,相对湿度60%,温湿度均保持恒定直至试验结束。正试期14 d。结果表明:1)试验期内,30℃组的体重(BW)显著低于14~26℃组(P<0.05);22~30℃组平均日采食量(ADFI)随温度升高而显著下降(P<0.05);10~30℃组平均日增重(ADG)随温度升高出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在22℃时最高;料重比(F/G)随温度升高呈现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22℃时最低;平均日饮水量(ADWC)在10℃组最低。2)试验第14天,26℃组血糖水平显著低于18℃组(P<0.05);肝糖原水平在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22℃组肌糖原水平显著低于10、26和30℃组(P<0.05)。3)试验第14天,18、22℃组av UCP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结果提示:在本试验条件下,从生产性能和能量利用效率考虑,28~42日龄AA肉鸡的适宜养殖温度为22~2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