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7篇
林业   1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篇
  11篇
综合类   88篇
水产渔业   17篇
畜牧兽医   27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81.
以瑞士乳杆菌为发酵菌种,胃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为水解用酶,研究了乳酸菌发酵和蛋白酶酶解结合对乳清中β-乳球蛋白(β-LG)和α-乳白蛋白(α-LA)抗原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直接酶解相比,乳清先经瑞士乳杆菌发酵会促进胃蛋白酶对β-LG和α-LA的降解,提高最终水解液中的游离氨基酸浓度,减少大肽的生成,但β-LG的抗原性仅比直接酶解降低了5%,而α-LA的抗原性反而升高了6%~7%。对于碱性蛋白酶,发酵并没有提高最终水解液中的游离氨基酸浓度,对β-LG和α-LA抗原性也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2.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是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由IBV的变异株——嗜肾株感染所致。这些变异株的血清型与传统的血清型具有不同的抗原性,没有或有很小的交叉免疫性。肾型IBV可造成肾脏不同的病变,主要表现为肾脏肿胀、苍白,由于输卵管和肾小管膨大,充满的白色  相似文献   
83.
为了了解贵州省猪流行性腹泻(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PED)的流行情况,试验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 PEDV)贵州流行株(GZ2022)N基因序列进行克隆、测序,并利用DNAStar、ProtParam、ProtScale等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对PEDV-GZ2022株N基因的同源性和遗传进化地位,以及N蛋白的分子特征和潜在功能进行分析预测。结果表明:PEDV-GZ2022株N基因大小约为1 364 bp,编码441个氨基酸;PEDV-GZ2022株N基因核苷酸序列与GenBank中的PEDV参考毒株N基因的相似性为95.5%~99.8%,与PEDV经典毒株CV777 N基因核苷酸序列的相似性为95.6%,与SDLY2020毒株N基因核苷酸序列的相似性高达99.8%,PEDV-GZ2022毒株与经典毒株CV777关系相隔较远,与PEDV变异株GⅡ-b位于同一分支;PEDV-GZ2022株N蛋白中含有较多的疏水性氨基酸,为疏水性蛋白;该蛋白质存在4个N糖基化位点和37个O糖基化位点,有31个丝氨酸、...  相似文献   
84.
血凝素-神经氨酸酶蛋白(HN)是鹅副粘病毒诱导体液免疫的重要靶抗原。经pMD18-T-HN阳性质粒扩增了HN基因,亚克隆至昆虫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BlueBacHis2A,并将其与线性化的杆状病毒共转染对数生长期的sf 9细胞,得到重组杆状病毒rBv-HN,试验表明,HN在昆虫细胞中得到表达,且产物具有抗原性。  相似文献   
85.
临床分离鸡毒支原体结构蛋白比较及抗原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SDS-PAGE对分离自广东、四川和北京等地区鸡毒支原体及抗生素压力下诱导的耐药鸡毒支原体进行了结构蛋白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地区分离的鸡毒支原体结构蛋白存在差异,而共同之处是在75KD、55KD、29KD和26KD处都出现了高表达的蛋白条带,与诱导耐药株结果一致.用自制的2株特异性兔抗MG多克隆抗血清对鸡毒支原体临床分离株及实验室诱导的耐药鸡毒支原体进行Western-Blot分析,印迹结果显示所有临床分离鸡毒支原体在分子量大小约75KD和55KD均出现特异条带.  相似文献   
86.
鸡毒支原体F株的毒力回归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鸡毒支原体F株经培养基连续传36代后的菌株培养物以鼻内和胸腔内感染接种的方式在SPF鸡体内连续回传5代,然后分别取各回传代次的F株接种无鸡毒支原体和滑液支原体感染的小雏和SPF鸡胚,同时以没经回的原始代次作为对照,比较各代次F株的毒力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经回传SPF鸡5代的各代次F株培养物接种小雏对鸡不致病,所有接种鸡气囊 未出现病变,和未经回传SPF鸡的F株结果完全一致;经过回传的各代次F  相似文献   
87.
为筛选出致病力强、抗原性优良、遗传性状相对稳定的猪链球菌2型(Streptococcus suis 2,SS2)制苗用菌株。以6株临床分离SS2强毒株为受试菌株(编号为HF1、XC1、HF2、HF3、BZ1、BB1),通过改良寇氏法测定菌株半数致死量(LD50),利用ELISA检测新西兰大白兔和昆明鼠血清的抗体效价测定反应原性,昆明鼠及斑马鱼免疫攻毒试验测定免疫原性,同时连续传代培养受试菌株,检测第10代、20代和30代菌株的半数致死量(LD50)、血清抗体效价和免疫保护率。结果显示,BB1、BZ1、XC1、HF1、HF2和HF3对昆明鼠的LD50分别为3.72×109、3.31×108、1.58×109、1.00×109、5.01×108和3.24×108 CFU·mL-1;对斑马鱼的LD50分别为3.31×103、0.93×102、6.03×103、3.39×104、0.62×102和2.34×103 CFU·mL-1。ELISA抗体效价测定和免疫攻毒试验结果显示,HF2、HF3和BZ1的反应原性和免疫原性均优于HF1、XC1、BB1。HF2、HF3、BZ1在第10代均出现致病力减弱,其中BZ1传至20代、30代时仍呈现下降趋势,而HF2和HF3则趋于稳定。灭活全菌体HF2、HF3的血清抗体效价均由第10代1∶51 200下降至第30代的1∶12 800,而BZ1则由1∶12 800下降至1∶6 400。HF2、HF3、BZ1对昆明鼠和斑马鱼的免疫保护率分别为100%~80%、80%~60%、80%~40%和66.7%~60%、80%~60%、60%~53.3%。结果表明,HF2和HF3具备毒力强、抗原性好、遗传稳定的特性,可作为SS2制苗用菌株。  相似文献   
88.
在获得重组质粒pMD-18T—BTUB的基础上,成功地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ET-28a—BTUB,并将其转化入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中,经IPTG诱导表达,该诱导菌经SDS上样缓冲液进行处理后,SDS—PAGE电泳检测到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4400的目的蛋白带,薄层扫描分析表明目的蛋白占总蛋白的41.8%。目的蛋白经透析袋电洗脱法纯化后,采用常规方法制备家兔多克隆抗体,ELISA检测表明此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  相似文献   
89.
90.
对鸡新城疫病毒(NDV)B1株、La Sota株、Mukteswar株和长春强毒野毒株(C87E7)感染的鸡胚尿囊液分别进行浓缩和提纯,并作SDS-PAGE和Western印迹,进行结构蛋白及其抗原性的分析。结果,4株NDV的电泳图谱显示11-12条结构蛋白带,分子量从43000到120000不等。其中各株均有3条主要蛋白带,8~9条次要蛋白带。不同株NDV的次要蛋白带有明显的区别。Schiff氏试剂染色证明,分子量为76000、52000和50000的蛋白为糖蛋白。结构蛋白的抗原性分析表明,4株NDV蛋白带中有2条具有共同抗原性,其他蛋白带的抗原性则有差异或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