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74篇
  免费   300篇
  国内免费   845篇
林业   347篇
农学   1011篇
基础科学   185篇
  262篇
综合类   4356篇
农作物   804篇
水产渔业   733篇
畜牧兽医   4781篇
园艺   278篇
植物保护   162篇
  2024年   67篇
  2023年   199篇
  2022年   213篇
  2021年   210篇
  2020年   229篇
  2019年   238篇
  2018年   145篇
  2017年   225篇
  2016年   286篇
  2015年   312篇
  2014年   558篇
  2013年   472篇
  2012年   636篇
  2011年   655篇
  2010年   639篇
  2009年   660篇
  2008年   682篇
  2007年   678篇
  2006年   521篇
  2005年   576篇
  2004年   432篇
  2003年   474篇
  2002年   381篇
  2001年   389篇
  2000年   292篇
  1999年   264篇
  1998年   267篇
  1997年   326篇
  1996年   263篇
  1995年   234篇
  1994年   251篇
  1993年   213篇
  1992年   205篇
  1991年   205篇
  1990年   172篇
  1989年   186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36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5篇
  1975年   2篇
  1963年   3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61.
选用1日龄肉用雏鸡300只,随机分为4组:I组为健康对照;Ⅱ、Ⅲ组喂100ppm锗─132(Ge-132);Ⅲ、Ⅳ组人工感染马立克氏病病毒(MDV)。经60d临床观察并每隔10d用电子自旋共振波谱(ESR)法测定胸腺、法氏囊及脾组织中自由基含量,同时检测全血GSH-Px、血清SOD活性及血清丙二醛含量。结果,健康雏鸡全血GSH-px活性均值为7.9387±1.2378U/mL血清SOD活性为80.4643±1.0987nU/mL血清丙二醛含量为2.9978±01760nmol/mL;健康雏鸡胸腺、法氏囊及脾组织中自由基平均含量分别为:0.27±0.04、0.34±0.08、0.28±0.06相对浓度(×1010spins/g湿重)。通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人工感染MDV雏鸡全血GSH-px和血清SOD活性明显降低,而上述各组织中自由基和血清丙二醛含量则显著增多。Ⅲ、Ⅳ两组对比结果表明:Ⅲ组的全血GSH-px和血清SOD活性高于Ⅳ组,组织中自由基和血清丙二醛含量却低于Ⅳ组,从而证实Ge-132能增强人工感染MDV雏鸡的抗氧化功能。  相似文献   
62.
63.
64.
65.
马立克氏病两种诊断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建立了诊断马立克氏病(MD)的两种方法——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t-ELISA)和斑点杂交法(DOt-blot hybridization,DB),并与琼脂扩散试验(AGP)进行了比较。用AGP和Dot-ELISA对122份羽毛样品进行检测,MD阳性率分别为35.3%和54.9%,经统计学分析,两者差异极显著。AGP、Dot-ELISA和DB对其中27份样品的检出率依次为29.6%,40.7%和44.4%,三者的相关系数为0.84。生物素标记的MDV基因的G、H、N三个片段与各个MDV毒株杂交的结果是类似的。生物素探针的灵敏度可达pg水平,保存6个月的探针英活性不受影响。探针与宿主核酸之间存在微弱杂交,可与质粒栽体杂交。  相似文献   
66.
笔者先后遇到马结症治愈后继发胃疼12例,经用各种止疼剂均无效时,改用淀粉糊内服,收到药到病除的良效,现报告如下,供同道参考。(一)病状所治12例胃疼病马,均因患结症经直肠掏结、投泻剂后已排稀粪的病例,病畜精神如常或稍沉郁,大、小肠音  相似文献   
67.
68.
本文用通径分析方法对茶树不同种植密度与茶树骨架形成、分枝结构、蓬面结构三大要素进行对应分析,结果表明:1)随密度上升主干粗度、一、二级分枝粗度下降;2)分枝角度随密度上升而变小;3)随密度上升,小桩数随之增加,其它因子与之呈负相关。由于密度上升后,群体结构的光合面积增大,碳水化合物积累增多,而产量上升。选用合理密度与排列组合时,可用回归方程计算。  相似文献   
69.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