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0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18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67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51.
寄生蜂与寄主昆虫间互作一直是昆虫免疫学与寄生学的研究重点。模式昆虫果蝇主要依赖其天然免疫系统来成功抵御外来生物入侵。寄生蜂寄生果蝇后,可激活寄主的免疫系统,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果蝇细胞免疫包括血细胞的增殖、分化、迁移与黏附并最终形成包囊。体液免疫则涉及免疫信号通路的激活和抗菌肽的产生。此外,黑化反应和活性氧的产生在果蝇体液免疫中也发挥重要作用。通过长期协同进化,寄生蜂亦已形成用以攻克果蝇天然免疫防御系统的策略。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果蝇幼虫内寄生蜂,而有关其蛹期和外寄生蜂的相关研究则尚无报道。果蝇幼虫寄生蜂调控寄主天然免疫因子主要包括毒液、类病毒颗粒和畸形细胞等,其中有关毒液蛋白组分及功能组成的研究已较深入。对果蝇寄生蜂毒液蛋白组分进行鉴定与功能研究将有助于深入揭示寄生蜂与寄主间互作机理,并为发展新型害虫绿色防控技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2.
为探讨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对病原真菌入侵的免疫防御机制,利用抑制消减杂交技术构建蝉拟青霉Paecilomyces cicadae侵染的小菜蛾幼虫的抑制性差减文库,并对文库进行鉴定。ESTs序列聚类分析共获得412个独立基因。通过同源比对,28.24%ESTs为未知功能基因,71.76%ESTs与已知功能基因序列相似,包括免疫相关、金属离子结合和加工、核酸和蛋白代谢及加工、细胞信号、细胞结构、形状和流动、能量代谢、胁迫和解毒以及其它基因。鉴定出39个可能参与小菜蛾免疫蝉拟青霉侵染的免疫基因,包括:识别分子、蛋白酶及蛋白酶抑制剂、效应因子及其它免疫基因。qRT-PCR结果表明肽聚糖识别蛋白、器官芽生长因子、葛佬素、溶菌酶、酚氧化酶原激活蛋白酶3以及转铁蛋白基因均可诱导表达。免疫相关基因在不同微生物诱导下的表达模式存在不同。结果表明当病原真菌蝉拟青霉侵染寄主小菜蛾后,小菜蛾体内发生了一系列的复杂反应,小菜蛾抵御病原真菌侵染是一个多途径共同作用的复杂过程。该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小菜蛾抵御病原真菌入侵的分子机制提供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53.
目前,猪呼吸系统疾病已成为制约养殖业生产的主要问题,尤以肺部病变在病原菌参与下对动物健康造成不可逆转的危害为主。使用疫苗能够建立起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反应,但抗体的产生需要一定的时间,在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建立之前,一旦病原体侵入,机体将陷  相似文献   
54.
李桂兰  闫华超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0):14581-14582
在介绍植物细胞自噬的基础上,分析了细胞自噬对超敏反应细胞程序化死亡(HR-PCD)的控制及可能作用于启动HR—PCD的促死亡信号分子等方面作用,指出在植物免疫反应过程中,细胞自噬通过降解对病原菌诱导的HR—PCD产生负调控作用,对于将细胞死亡限制在感染部位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55.
<正>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属于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是I群冠状病毒的成员。目前对于PEDV感染机理方面的研究较少,2007年猪氨基肽酶(p APN)被证实为PEDV的功能性细胞感染受体,继而又有研究从数量上证实增加p APN的密度可以增大PEDV感染率。PEDV基因组长为27000~33000个核苷酸(nt),靠近3’端5kb区域内有5个主要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4种结构蛋白:S蛋白、E蛋白、M蛋白和N蛋白,位于E基因上游的ORF命名为ORF3,编码一个未知功能且具有多态性的产物。  相似文献   
56.
半滑舌鳎髓样分化因子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髓样分化因子(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88,MyD88)是Toll/IL-lR家族成员,是TLR信号通路中的一个关键接头分子,在天然免疫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迄今,在重要海水养殖鱼类半滑舌鳎中尚未见有关MyD88的研究报道。本研究克隆了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MyD88基因,并对其表达模式进行了初步研究。半滑舌鳎MyD88基因的cDNA全长为1612bp,其中包括132bp的5′非翻译区(UTR),590bp的3′UTR和编码285个氨基酸残基的858bp的开放阅读框(ORF)。MyD88蛋白在N端具有死亡结构域(Death Domain,DD),C端具有TIR结构域(Toll/IL-1Receptor Domain,TIR),MyD88基因组全长为2923bp,包括5个外显子和4个内含子。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半滑舌鳎MyD88和牙鲆聚在一起,具有最近的亲缘关系。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MyD88基因几乎在所有组织中都有表达,在血液、脾脏、头肾、肝脏等免疫组织和精巢、卵巢生殖腺中具有较高水平的表达。利用LPS(lipopolysaccharide)、PGN(peptidoglycan)和poly I∶C作为免疫刺激源感染半滑舌鳎外周血淋巴细胞的结果显示,三者均可诱导MyD88基因的表达上调。鳗弧菌(Vibrio angaillarum)感染实验表明,注射鳗弧菌96h后MyD88基因在脾脏中表达量升高了近180倍、在肝脏中的表达量升高了60多倍;在注射鳗弧菌48h后,头肾中表达量升高了近5倍。上述实验暗示,MyD88基因在半滑舌鳎天然免疫防御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7.
为研究鸡巨噬细胞受体(MARCO)基因与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感染两者间的关联,先过表达ALV-J env基因不同结构域后通过RT-qPCR检测MARCO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再构建MARCO真核表达载体并转染HD11细胞,通过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MARCO过表达对ALV-J复制水平...  相似文献   
58.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FMDV)引起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口蹄疫病毒感染宿主引起一系列严重的炎症反应,而TLR3通路是介导细胞炎性反应的主要途径之一。为研究口蹄疫病毒蛋白对TLR3通路的影响,本研究首先用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筛选影响TLR3通路的FMDV蛋白;接着用Q-PCR试验验证筛出来的候选蛋白对TLR3通路下游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并用免疫共沉淀试验验证与候选蛋白有相互作用的TLR3通路蛋白;最后用Western blot试验检测候选蛋白对TLR3通路下游分子磷酸化水平的影响。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结果显示,口蹄疫病毒3D蛋白促进TLR3通路介导的Ⅰ型干扰素的产生并呈剂量依赖性,Q-PCR试验表明,3D能够促进TLR3通路下游基因表达水平;免疫共沉淀试验表明,FMDV 3D与TLR3有相互作用;Western blot试验进一步显示,过表达3D能够促进TLR3下游分子的磷酸化水平。综上,口蹄疫病毒3D蛋白能促进TLR3介导的Ⅰ型干扰素的产生,从而调控天然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59.
Retinoic acid-inducible geneⅠ(RIG-Ⅰ) is a key innate immune pattern-recognition receptor that triggers type Ⅰ interferon, cytokine and chemotactic factor expression upon detection of intracellular double-strand RNA of viral origin.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nstructing of antiviral innate immunity. Researches on the mammal show that RIG-Ⅰ takes part in the inhibition of AIV, NDV,and so on. RIG-Ⅰ is absent in chickens and duck RIG-Ⅰ can initiate an antiviral IFN response in chicken cell line. This review provided an overview of mechanism of RIG-Ⅰ activation with an expanded discussion on the potentials of improving avian antiviral ability and enhancing basis researches of avian innate immunity.  相似文献   
60.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s,lncRNAs)是一类长度>200 nt的非编码RNA,在多种生物学过程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近年来研究表明,lncRNAs可被病毒诱导表达,其作为一类新型的调控因子介导宿主与病毒相互作用,通过病原识别受体,以不同机制激活或抑制天然免疫应答反馈病毒感染。本文阐述了lncRNAs介导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中的调控机制,归纳了它们在宿主抗病毒天然免疫应答过程中的调控网络,以期为研究lncRNAs在抗病毒中的作用提供参考,为揭示病毒的致病机制和发现新的抗病毒靶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