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2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5篇
综合类   64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20篇
园艺   40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为了研究枣树害虫盗毒蛾的生长、发育、取食等生物学特点,为枣树害虫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笔者在延安6—8 月自然条件下,分别用丝绵木叶、枣树叶及白菜叶3 种叶片饲喂枣树害虫盗毒蛾幼虫,观测比较其体重、体长、蜕皮、结茧和羽化等生长特点,对记录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结果表明:枣树盗毒蛾幼虫体重和体长随蜕皮次数的增加而增长,共蜕皮6 次,7 个龄期,但白菜叶组较丝绵木叶组和枣树叶组在蜕皮时间、体重和体长增长上均有显著不同,白菜叶饲喂组幼虫平均体重和体长最终分别可达6862.6 μg 和1.71 cm,而枣树叶组仅为2004 μg 和0.9 cm。盗毒蛾结茧、羽化及存活趋势分析结果表明,丝绵木叶组显著高于其它2 组,其幼虫结茧率及羽化率分别为30%和10%,枣树叶组的存活率最低。研究结果对枣树盗毒蛾的测报和防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2.
吴华夏 《新农业》2012,(8):39-41
【樱桃简介】大樱桃是我国北方落叶果树中继中国樱桃之后,果实成熟最早的果树树种,素有"春果第一枝"的美誉。大樱桃甜美多汁,深受消费者喜爱,虽然近年来大樱桃种植得到广泛推广,但市场仍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我国每年8月份到次年3  相似文献   
93.
玉米粗缩病2008年在大连地区首次大发生,病田率在80%以上,一般减产5%~10%,严重地块病株率30%~85%,减产30%~70%。大连地区气候温和,冬无严寒,使得玉米粗缩病的传毒媒介灰飞虱安全越冬,玉米粗缩病逐年加重,严重影响粮食生产。  相似文献   
94.
大连地区雷暴大风探空资料和雷达回波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加密自动站、探空、天气雷达等资料对2011—2016年5—9月大连地区的16个雷暴大风过程进行研究,分析了雷暴大风发生前的探空特征、雷达回波演变特征以及雷达产品识别指标。结果表明,按照雷达回波形态演变,将雷暴大风划分为低层径向速度大值区、单体型和弓状型3种类型,影响大连地区最多的是低层径向速度大值区型雷暴大风。探空资料方面,单体型和弓状型雷暴大风发生前均显示一定程度的层结不稳定和中等强度对流有效位能,尤其是低层充沛的水汽条件;单体型和弓状型大风均产生在中等强度垂直风切变条件下。3种类型大风的雷达产品特征有一定差异。对单体型雷暴大风的预警难度较大,对弓状型雷暴大风可以做到提前1 h以内的预警。  相似文献   
95.
不同杨树品种对杨干象抗性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通过对大连地区林龄2~3a的20个杨树品种进行杨干象危害情况调查,按平均抗虫率将不同杨树品种划分为抗虫性强、抗虫性中等和抗虫性差3个类群;筛选出适宜在大连地区造林的昭林6号、迎春5号、小黑杨、三倍体毛白杨、毛白杨、银中杨、I-107杨、I-108杨、中绥12号等9个杨树品种;分析了造成杨树抗虫性存在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96.
大连市于1984年11月17-19日举办了首届水产加工品展销会。会上展出了大连地区国营企业和部分县区的水产加工品共十二大类近三百种。其中有的获国家银质奖、飞龙奖;还有的获农牧渔业部、辽宁省优质产品称号。展品除有传统的加工品种外,还有大连市近海水产加工科研生产联合体研制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97.
通过在大连地区对茶条槭(Acer ginnald Maxim)播种育苗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茶条槭种子具有深休眠和生理后熟特性,大连北部地区可采用混雪藏和沙藏层积2种常用方法及过氧化氢处理法,后者效果更为明显,而南部地区适用后2种方法。播种苗密度在180株·m^-2最为理想,切根处理的茶条槭S1-0苗可有效提高造林成活率和高径生长量。  相似文献   
98.
大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为充分发挥大连地区洋梨生产的传统优势,近几年来,从国内外广泛收集洋梨品种70多个.经过观察对比,现将其中几个适于大连地区栽培的优良洋梨品种及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9.
马义 《防护林科技》2016,(11):108-109
黑松是大连地区沿海防护林造林的重要树种,根据黑松在大连开发区的生长状况,分析了黑松、油松、樟子松的根系、树高和胸径生长情况。调查结果表明黑松的根系、树高和胸径生长量均超过油松、樟子松,生长曲线呈缓-快-慢"S"形曲线。  相似文献   
100.
黄瓜是喜温蔬菜,既不耐寒,又不耐高温。黄瓜生长的适宜温度一般为15~32℃,不同生长发育期的适宜温度不同,种子发芽期适宜温度为25~30℃,幼苗期适宜的温度为10~30℃。气温低于12℃时黄瓜生长发育缓慢,低于5℃停止生长受到冷害,在栽培中把8℃作为黄瓜生产的最低温度限。气温高于35℃,黄瓜的生长发育受阻,植株早衰,畸形瓜增多。黄瓜生长适宜的相对空气湿度为60%~90%,生育过程中最适宜的相对湿度是苗期低、成株高,夜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