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35篇
  免费   215篇
  国内免费   448篇
林业   494篇
农学   363篇
基础科学   576篇
  388篇
综合类   3227篇
农作物   382篇
水产渔业   369篇
畜牧兽医   4637篇
园艺   183篇
植物保护   179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225篇
  2022年   241篇
  2021年   240篇
  2020年   258篇
  2019年   341篇
  2018年   154篇
  2017年   322篇
  2016年   381篇
  2015年   389篇
  2014年   600篇
  2013年   593篇
  2012年   766篇
  2011年   939篇
  2010年   826篇
  2009年   691篇
  2008年   664篇
  2007年   549篇
  2006年   470篇
  2005年   426篇
  2004年   328篇
  2003年   231篇
  2002年   198篇
  2001年   205篇
  2000年   134篇
  1999年   109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80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彭娜  彭先启  乐敏 《畜牧兽医学报》2020,51(12):2942-2953
实验室条件下可培养的微生物约占自然界中微生物总数的1%,这限制了人们对99%未知微生物的认识和利用,而研究表明,那些“不可培养的微生物”是可以被开发和利用的,未能被纯培养的微生物才是未知微生物的主体。微生物培养组学探索利用多种培养条件和长时间的培养,结合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MALDI-TOF-MS)和16S核糖体RNA(rRNA)测序可以大规模鉴定各种微生物,同时利用全基因组测序和宏基因组测序手段对未知微生物进行深入分析。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微生物菌群培养组学在反刍动物胃肠道、禽类盲肠及家畜鼻腔微生物菌群研究中的最新进展,探讨将动物体内菌群培养组学方法应用于动物疾病防治领域的可行性。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方法,尽管该培养组学还存在一些不够成熟的方面,但它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微生物菌群培养组学方法和其他研究方法的互补已经逐渐成为发展兽医微生物学新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52.
<正>面对猪价"熊市",很多养猪人将成本控制放在首位,当中不乏从疫病防控方面克扣开支者。但笔者认为每一轮的猪价波动周期后面都会有一场恐怖的疫情潜伏,省什么,都不能省猪群必免疫苗的费用。正值秋冬换季,要避免疫情来袭,就从预防口蹄疫做起。  相似文献   
153.
154.
牛口蹄疫是传染性疾病,为研究青海省峰堆乡口蹄疫疫苗的免疫效果,于2018—2019年对该乡的7个村开展牛口蹄疫疫苗免疫效果调查,共调查牛634头,7个村总体的口蹄疫合格率为100.00%和97.56%,最低合格率为81.63%和88.63%。为更好地控制该类疾病发生流行,提升免疫效果,该文探讨口蹄疫疫苗免疫失败原因,并制定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55.
156.
《林业资源管理》2015,(1):168-172
借助文献计量方法,分析了我国森林资源调查领域的整体研究现状及问题。检索了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共1 718条题录,自1973年以来论文数量呈显著增长趋势,而2004年以后呈急剧增长趋势,其中2009年发表文献最多为103篇;该领域作者群体庞大,涉及作者3 230名,第一作者为1 556名,作者均篇为1.23;被引次数排在前10名的12篇论文总被引次数为1 034,前3篇论文分别刊登在《应用生态学报》、《林业资源管理》与《植物生态学报》上,《林业资源管理》的文献数量位居首位;关键词分析表明,森林资源、森林资源调查、二类调查是研究的重点;主要研究对象有样地、林分、立木等;主要关键技术为3S技术。  相似文献   
157.
随着环境的恶化和资源的匮乏,非生物胁迫已成为制约植物生长和发育的重要因素,严重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农产品的品质。泛素/26S蛋白酶体途径(ubiquitin/26Sproteasome pathway,UPP)通过特异性地降解泛素化修饰的蛋白质,介导了植物生长发育的诸多方面,并在植物应对非生物胁迫过程中起关键的调控作用。该文主要概述了泛素/26S蛋白酶体途径及其调控植物响应非生物胁迫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8.
《畜牧与兽医》2016,(6):89-92
神经介素S(NMS)具有调节动物的摄食、能量代谢、神经内分泌和生殖等多种生物学功能。本试验主要从NMS抑制摄食的作用入手,研究其对胰岛素合成和分泌的影响。将12头猪随机分为(对照组、NMS组和SHU9119+NMS组)3组,每组4头,分别侧脑室注射生理盐水、NMS和SHU9119+NMS,采血后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血清中胰岛素的含量,NMS组及SHU9119+NMS组均显示注射NMS后血清中胰岛素持续升高,其中NMS组为三者中最高,SHU9119+NMS组次之。结果表明,侧脑室注射NMS可使体内血清胰岛素的含量增加,SHU9119预处理可拮抗NMS对胰岛素的这种作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研究胰岛素mRNA表达,结果显示:2个试验组的胰岛素mRNA表达量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注射NMS的试验组最低,而加入了拮抗剂SHU9119显示胰岛素mRNA表达量有所回升。试验结果表明猪侧脑室注射NMS可能抑制胰腺组织内胰岛素的合成,并引起血清中胰岛素含量的升高。NMS通过调节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从而对摄食、能量代谢调控都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9.
鱼塘的健康养殖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如鱼的种类以及鱼塘的面积大小等,同时,鱼塘水体中的细菌对鱼类存活更是带来重大影响。本文对徐州北郊鲫鱼鱼塘水体中细菌多样性及致病菌对鲫鱼存活状况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为补充完善我国鱼塘养殖环境中微生物的物种资源及鱼塘健康养殖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旨在进一步实现鱼塘的科学管理。水样采集于夏季6月份,为鱼病频发季节,气温与水温相对较高,鱼塘中细菌数量多。研究主要是通过对鲫鱼鱼塘水体中细菌的总DNA进行提取,经过PCR扩增并依据16S rRNA基因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进行分子发育学研究,最后获得水体中细菌物种的组成。它们分别为崛越氏芽孢杆菌(Bacillus horikoshii)、Aeromonas punctata、Bacillus thaonhiensis、溶血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haemolyticus)、弗氏志贺菌(Shigella flexneri)、印度芽孢杆菌(Bacillus indicus)、Fictibacillus phosphorivorans、Enterobacter soli、Bacillus aryabhattai。经检测其中Aeromonas punctata、弗氏志贺菌(Shigella flexneri)及溶血性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haemolyticus)为致病菌。  相似文献   
160.
"3S技术综合专业实践"是地理信息科学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主干课程之一,主要传授3S理论和技术以及它们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针对3S多学科交叉、发展变化快、实践性强的特点,提出以科研促教学,引导学生全方位参与实习训练,培养学生运用实验手段探求新知识,提高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三年来的教学实践表明,该方法切实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研究创新能力的显著提高,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推广效果,获得了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