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87篇
  免费   150篇
  国内免费   229篇
林业   229篇
农学   137篇
基础科学   21篇
  71篇
综合类   1625篇
农作物   102篇
水产渔业   731篇
畜牧兽医   2081篇
园艺   140篇
植物保护   329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99篇
  2022年   94篇
  2021年   112篇
  2020年   114篇
  2019年   114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99篇
  2015年   144篇
  2014年   211篇
  2013年   190篇
  2012年   289篇
  2011年   274篇
  2010年   220篇
  2009年   256篇
  2008年   263篇
  2007年   237篇
  2006年   216篇
  2005年   224篇
  2004年   224篇
  2003年   222篇
  2002年   171篇
  2001年   174篇
  2000年   153篇
  1999年   117篇
  1998年   111篇
  1997年   122篇
  1996年   106篇
  1995年   92篇
  1994年   124篇
  1993年   101篇
  1992年   87篇
  1991年   105篇
  1990年   81篇
  1989年   58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5篇
  1977年   3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7年   4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为明确山西省太谷地区‘壶瓶枣’枣园绿盲蝽越冬卵分布及粘虫板对绿盲蝽产卵的影响,对该地区不同管理水平的枣园绿盲蝽越冬场所进行调查,并结合室内外饲养观察卵孵化规律,在枣园悬挂黄色粘虫板观察其对绿盲蝽秋季成虫落卵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管理水平枣园,绿盲蝽越冬卵分布场所均以枣树断茬口为主,其次是修剪口和中年生枣股,一年生枣股、老年生枣股及翘皮缝也有少量分布;枣园内外的杂草上均发现有少量绿盲蝽越冬卵,而在土壤中几乎没有分布;枣树不同部位卵分布的集中程度不同,卵粒数由多到少顺序为:断茬口枣股修剪口翘皮缝;绿盲蝽越冬卵4月中下旬开始孵化,孵化盛期为4月底到5月初;秋末,挂黄色粘虫板可使绿盲蝽越冬卵数量降低42.88%~87.56%。研究结果对‘壶瓶枣’枣园绿盲蝽的防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2.
鸭球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鸭的寄生虫病。近几年来,在本地区地面平养的鸭群中常呈暴发急性流行,发病率为30%~90%,死亡率为20%~71%,耐过病的鸭一般生长受阻,增重缓慢,耗费饲料与人工,给养鸭场或养鸭户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03.
鸡卵清蛋白基因启动子是指导外源基因高效特异性表达的理想调控区,利用卵清蛋白启动子驱动外源蛋白大量表达,需要包含组织特异性相关序列。本研究以海兰白鸡的基因组为模板,采用PCR扩增了1.1 kb、2.7 kb和3.0 kb的卵清蛋白启动子区,置换pcDNA6.2-GFP中CMV启动子序列,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OV1.1 kb-GFP、pOV2.7 kb-GFP、pOV3.0 kb-GFP;转染原代输卵管上皮细胞和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PCR、RT-PCR证明重组载体能够整合到细胞基因组内,并进行转录;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测到绿色荧光蛋白表达;启动子表达效率由高到低依次是CMV启动子、1.1 kb、2.7 kb、3.0 kb卵清蛋白启动子。研究结果为瞬时表达模型的建立和输卵管生物反应器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4.
1饲养管理技术对于肉鸡饲料质量问题要严格注意,使用全价的颗粒状饲料,尽可能选择有着良好信誉和质量保障的饲料生产厂家,避免饲料发生霉变,饲喂前做好保存工作。完善肉鸡饮水的条件,饮水系统的选择则以乳头式为主,不但要保证饮水量的充足还要保证饮水清洁无毒。环境条件的控制包括温度条件、通风换气和控制应激反应。温度条件:在肉鸡的育雏阶段应当按照标准供温和雏鸡的具体情况提供稳定适宜的环境温度条件,尤其要避免温度忽高忽低的情况发生,在  相似文献   
105.
Buffalo mammary epithelial cell,cumulus cell and fibroblasts were transfected by adenovirus vectors and compared their transfection efficiency.293 cells were transfected with pBHGloxdelE13cre and pDC316-eGFP by liposome,the virus was collected and titer was detected.Buffalo mammary epithelial cell,cumulus cell and fibroblasts were exposed to different 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 (MOI) of adenovirus vectors.After 72 h,the cells were observed with inverted fluorescence microscope,and transfection efficiency was calculated.When the MOI was 25,50,100,200 and 400,the transfection efficiency of fibroblasts were 0.7%,7.0%,9.0%,12.5% and 34.0%,the transfection efficiency of cumulus cells were 42.5%,55.3%,57.4%,76.0% and 80.0%,the transfection efficiency of mammary epithelial cells were 88.7%,100%,100%,100% and 100%.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ransfection efficiency of mammary epithelial cell was the best,followed by cumulus cell,and fibroblast was poor.  相似文献   
106.
2019年5月20日,榆中县某养鸡场发生鸡传染性滑膜囊炎,抗生素治疗效果不理想。5月24日笔者接诊,根据发病鸡症状以及之前使用的抗菌素抗菌谱判断,该病例为支原体引起的传染性滑膜囊炎。通过隔离病鸡、增加消毒次数以及群体饮水给药预防并治疗,控制了疫情,并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遂将病理症状诊断鉴别及治疗预防等方面的体会与同行业者分享探讨。  相似文献   
107.
用RT-PCR扩增鸭源坦布苏病毒YY5株的E蛋白基因片段,分别插入到表达载体pMBP-c、pET-GST、pET-His、pET-DsbA中,构建了一系列原核表达载体,转化人大肠杆菌E.coli Trans10或DE3(plysS)宿主菌。工程菌株经诱导后进行SDS-PAGE,结果显示MBP-E融合蛋白得到了有效表达并且以可溶性蛋白的形式存在,且能与自然感染康复的鸭源多抗和鼠源单抗反应。以MBP-E免疫小鼠制备的高免血清,在体外可以中和DDTMUV,中和抗体效价达到1:46。重组蛋白MBP-E具有良好的免疫反应原性、免疫原性和体外免疫保护特性,这为进一步研制DTMUV重组亚单位疫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8.
为明确替代猎物对日本刀角瓢虫人工饲养的效果,以烟粉虱卵为对照,研究了地中海粉螟卵和米蛾卵对日本刀角瓢虫生长发育及繁殖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饲喂米蛾卵的日本刀角瓢虫存活率为17.16%,发育历期显著延长,雌虫寿命显著缩短;饲喂地中海粉螟卵处理的存活率为77.82%,雌虫寿命显著延长。瓢虫幼虫期和成虫期营养对成虫产卵能力有明显影响:幼虫期饲喂地中海粉螟卵,成虫期分别饲喂米蛾卵和地中海粉螟卵,产卵量极显著降低(分别为64.45粒和53.82粒);幼虫期饲喂地中海粉螟卵,成虫期饲喂烟粉虱卵,产卵量(539.10粒)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幼虫期饲喂烟粉虱卵,成虫期分别饲喂地中海粉螟卵和米蛾卵,产卵量极显著降低(分别为59.30粒和71.38粒)。因此,米蛾卵不适于日本刀角瓢虫饲养,地中海粉螟卵可作为瓢虫幼虫期饲养的替代猎物。  相似文献   
109.
桑天牛卵啮小蜂对桑天牛卵寄生作用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桑天牛卵啮小蜂对桑天牛卵的寄生作用,采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方法,在室内测定桑天牛卵啮小蜂寄生后桑天牛卵内蛋白质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桑天牛卵内的蛋白质图谱变化顺序被桑天牛卵啮小蜂的寄生改变了,尤其是前3d的蛋白质条带变化比较显著,寄生1d的桑天牛卵内比未被寄生的卵内多出3条谱带,分别为200kD、170kD和150kD,到寄生2d时又一起消失了;与此同时又新出现1条小于43kD的蛋白质带,该带到第10天时仍然存在;这表明前3d是寄生作用的关键时期,出现一些特异性蛋白质的可能性比较大。  相似文献   
110.
为全面掌握桑天牛卵啮小蜂Aprostocetus prolixus各虫态的发育情况,显微镜下观察桑天牛卵啮小蜂的胚后发育,并采集图像。桑天牛卵啮小蜂卵期只有1 d,寄生桑天牛卵2 d时可见初孵幼虫,体小透明,卵圆形,淡黄色;寄生3~5 d时,幼虫逐渐变长呈梭状;寄生6~10 d时,体中部膨大尾部渐尖,分节明显,共13节;寄生15 d时,体色逐渐变白,体内已呈黑色;20 d时开始化蛹。雌蛹体长1.80~3.70 mm,雄蛹体长1.60~2.80 mm,预蛹乳黄色,近椭圆形。寄生30 d时,腹部、头部均变黑,触角展开,即将羽化成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