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6篇
  2篇
综合类   33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34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果实成熟的过程 ,其实质是发生了化学反应产生了新的有机化合物 ,从而使果实的色香味发生很大的变化。果实的生长过程就是不断积累有机化合物的过程。这些有机化合物大部分是从营养器官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 ,当果实未成熟时 ,吃起来不甜、闻起来不香 ,因为这时果肉贮存的有机化合物没有甜味没有香味。果实在成熟期 ,要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 ,产生了有甜味有香味的有机化合物 ,从而使果实香起来颜色鲜艳、闻起来香气扑鼻吃起来香甜可口。因此我们种植果树应肥料充分搭配增加果实中有机化合物的合成与含量使果实更甜更香。在未成熟的果实中贮存许…  相似文献   
92.
红茶发酵,是在酶促作用下以多酚类化合物氧化为主体的一系列化学变化。从而形成了红茶特有的色香味。因此发酵既是红茶加工的重要工序,也是其品质形成的关键工序。为了提高工夫红茶加工水平,特进行了红茶发酵的化学变化及不同发酵方法对品质影响的研究,以探讨较好的发酵方法。  相似文献   
93.
茶多酚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茶多酚是一类以儿茶素为主体的营生物氧化作用的酚性化合物,也是茶叶药效的主要生理活性成份,含量占鲜叶干物质重量的15%~28%,是决定茶汤滋味、颜色的主体部分。多年来,国内外茶学和医学工作者对其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94.
为了研究雪玉洞地下河系统水文水化学在暴雨前后的动态变化特征,利用Davis Vantage Pro2小型自动气象站获取当地的降雨量,用多参数水质自动记录仪(CDTP300)监测地下河的水位、水温、pH值和电导率,分析结果表明:地下河水位随降雨暴涨暴落,其水温、电导率、pH值对降雨响应迅速,能敏锐地感应和反馈外界环境的变化.酸雨可能引起地下河pH值的降低,因此应重视酸雨对岩溶地下河水文地球化学的影响.雨水的稀释作用是降雨过程中地下河水化学变化的主要控制过程.进一步利用WATSPAC软件计算泉水方解石饱和指数(SIC)、白云石饱和指数(SID)、石膏饱和指数(SIG)和p(CO2),发现SIC,SID,SIG在降雨期间均呈明显降低趋势,推断可能受雨水稀释的影响,而p(CO2)值升高,可能受CO2效应的控制.  相似文献   
95.
目前,全世界每年施用的化肥总量在一亿吨以上,增产粮食、蔬菜为数亿吨,为人类的生存、繁衍提供了保障。针对各种粮食、蔬菜等作物对营养元素的不同需求,在施肥中,改善化肥的性状,以适应作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即可更好地提高肥效。就目前农户施用肥料情况来看,普遍采用复合化肥混施的方法,既能起到作物对各种营养元素的吸收作用,又能省时、省工。但就施用的各种化肥的性质及混合后的化学变化来看,有些化肥可混施,有些则不行,不能盲目从事。一、可混施的化肥1.碳酸铵与过磷酸钙混施。能使作物同时吸收到氮、磷营养,还可以中和过磷酸钙中一部分…  相似文献   
96.
韩文炎 《中国茶叶》2006,28(1):43-43
在印度.茶树一般种植在山坡上,茶饼病是影响茶叶品质的主要病害。成品茶由一芽二叶加工而成,茶树每隔5年重修剪1次,修剪茶树在恢复过程中易受茶饼病菌的侵染。研究了茶饼病感染茶叶的生物化学变化及其对成品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茶树能承受茶饼病感染的比例高达30%,受感染鲜叶加工的成品茶,其品质甚至优于未受感染的鲜叶,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7.
为了研究雪玉洞地下河系统水文水化学在暴雨前后的动态变化特征,利用Davis Vantage Pro2小型自动气象站获取当地的降雨量,用多参数水质自动记录仪(CDTP300)监测地下河的水位、水温、pH值和电导率,分析结果表明:地下河水位随降雨暴涨暴落,其水温、电导率、pH值对降雨响应迅速,能敏锐地感应和反馈外界环境的变化。酸雨可能引起地下河pH值的降低,因此应重视酸雨对岩溶地下河水文地球化学的影响。雨水的稀释作用是降雨过程中地下河水化学变化的主要控制过程。进一步利用WATSPAC软件计算泉水方解石饱和指数(SIC )、白云石饱和指数(S ID )、石膏饱和指数(S IG )和 p (CO2),发现 S IC ,S ID ,S IG 在降雨期间均呈明显降低趋势,推断可能受雨水稀释的影响,而 p (CO2)值升高,可能受CO2效应的控制。  相似文献   
98.
烟叶香气前体物在成熟和调制过程中的变化   总被引:76,自引:0,他引:76  
对烟叶香气前体物,包括萜烯类、萜醇类、酯类、脂类和糖-氨基酸缩合物,在成熟、调制及陈化等过程中的含量变化和化学转化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9.
包冰衣被应用于在虾冷藏期间保护其免受不良质变。研究包括:虾的初始冷冻温度对冰衣吸附的影响,包冰衣时间对冰衣吸附的影响,以及不同的冰衣量在冷藏期间对冻虾的物理化学变化的影响。虾在螺旋冷冻机(-35℃/15min)内冷冻,再转移至鼓风冷冻机冷冻直至其中心温度达到-18℃、-25℃和-30℃,然后经包冰衣工序,最后在-18℃下冷藏180天。冰衣量、pH和N-TVB(挥发性盐基氮)含量每45天检测一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