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8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99篇
林业   65篇
农学   101篇
基础科学   28篇
  164篇
综合类   589篇
农作物   101篇
水产渔业   58篇
畜牧兽医   240篇
园艺   42篇
植物保护   23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9种中药成分对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MTT法结合细胞病变方法测定黄芩苷、穿心莲内酯、大黄素、大黄酸、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和苦马豆素9种中药成分对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在ST细胞上增殖的抑制作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进一步检测黄芩苷对TGEV在ST细胞上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9种中药成分在体外对TGEV在ST细胞上的增殖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黄芩苷对TGEV的生物合成、吸附保护和直接灭活作用的抑制率分别为58.23%、88.12%和100.00%;Real-time PCR检测黄芩苷3种给药方式均能在转录水平显著降低TGEV mRNA的相对表达量,与病毒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结果表明,9种中药成分在体外对TGEV在ST细胞上的增殖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以黄芩苷作用最好。  相似文献   
52.
Propanil and swep inhibit 4-coumarate:CoA ligase activity in vitro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Coumarate:CoA ligase (4CL, EC 6.2.1.12) in the phenylpropanoid pathway in plants has attracted interest as a novel target for developing effective plant growth inhibitors (PGIs). In a previous study in which the 4CL inhibitory activity of 28 existing herbicides was investigated using an optimized in vitro screening assay, 4CL activity was found to be strongly inhibited by propanil and swep at 100 microM. Here, further experimental evidence is provided to substantiate the previous result. Using 4-coumaric acid as substrate, tobacco 4CL activity was inhibited by propanil or swep in a concentration-dependent manner, with 50% inhibition concentrations (I(50)) of 39.6 and 6 microM respectively. These herbicides also exhibited uncompetitive inhibition towards 4-coumaric acid. Furthermore, 4CLs from several plant species were inhibited by the herbicides within a range from 1 to 50 microM. It is proposed that these herbicides have another site of action as a result of the inhibition of 4CL in the phenylpropanoid pathway, and this enzyme represents a new target sit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GI.  相似文献   
53.
[目的/意义]通过分析科技查新精准化的挑战并针对性提出对策,以期契合不同主体的科技情报需求,提升科技查新的质量。[方法/过程]介绍科技查新精准化的内涵,梳理科技查新精准化的方法,分析科技查新精准化的挑战,并提出对策。[结果/结论]科技查新精准化的挑战包括查新内容趋于精深、学科知识广泛交叉、查新过程注重数值与数据、其他语种文献检索、兼顾质量与效率,科技查新精准化需要针对性建设文献资源、构建团队协作服务、加强查新人员岗位胜任力、制定精准化指南及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54.
【目的】冷藏是提高葡萄耐储性、延长货架期的有效方法,但低温会降低糖酸和香气含量等果实品质。本研究旨在测定不同温度条件下褪黑素处理对‘阳光玫瑰'葡萄储藏期品质的影响,并探讨其调控储藏品质的代谢基础。【方法】设置室温和1℃两个储藏温度,葡萄采后利用5和50 μmol∙L-1褪黑素浸果,于不同储藏期取样测定果实品质指标。利用HPLC-MS测定褪黑素含量,利用GC-MS测定香气组分及含量,利用毛细管电泳测定可溶性糖和有机酸含量,利用质构仪测定果实质地,利用广靶代谢组学分析褪黑素处理导致的差异代谢物。【结果】外源褪黑素处理能显著提高葡萄果实褪黑素含量;50 µmol∙L -1处理效果显著高于5 µmol∙L -1,并且低温能大幅提高褪黑素处理效果,低温、50 mol∙L-1褪黑素处理的果实中褪黑素含量为室温同浓度处理的2.6倍。低温下,果实失水率降低;在室温和低温储藏下,褪黑素对果实失水率、果皮硬度和果肉硬度未产生显著影响。室温条件下,5 µmol∙L -1褪黑素处理显著提高了葡萄糖和果糖含量,而50 µmol∙L -1褪黑素产生了相反的结果。与室温储藏相比,低温储藏显著降低了果实糖含量;低温条件下,与对照相比,5 µmol∙L -1和50 µmol∙L -1褪黑素处理均显著提高了可溶性糖含量,储藏40 d时增幅在19.2%以上。与室温相比,低温提高了可滴定酸尤其是苹果酸含量。低温条件下,两种浓度褪黑素处理较对照显著降低了可滴定酸尤其是苹果酸含量,苹果酸含量降幅超过53.5%,对酒石酸含量影响较小。与室温储藏相比,低温储藏大幅度降低了未经褪黑素处理的果实香气含量。但是,褪黑素处理能有效增加低温条件下果实香气总量及香气组分含量,且以5 µmol∙L -1褪黑素处理效果较好,在处理后30和40 d,较低温对照香气总量增幅分别达2.12和1.6倍;同时显著增加了反式-2-己烯醛、里那醇、2,4-二叔丁基苯酚等特征香气含量。低温下对照和5 µmol∙L -1褪黑素处理的果实代谢组学分析表明,232种代谢物含量存在差异,涉及的主要代谢途径包括氨基酸生化合成、氨酰基-tRNA生化合成、精氨酸生化合成、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及苯丙胺代谢。【结论】与室温储藏相比,低温冷藏降低了部分糖和绝大多数香气物质的含量。褪黑素处理能够显著提高冷藏果实的可溶性糖含量,降低有机酸水平,大幅提高香气水平,能有效提高果实品质,其中5 µmol∙L -1褪黑素处理效果更明显。褪黑素主要通过影响氨基酸代谢提高香气含量。  相似文献   
55.
产业扶贫是实现稳定脱贫与解决相对贫困的根本之策。森林公园建设与运营管理涉及地方政府、央地关系、社区居民、产业企业、当代后代等多主体、多层次、跨世代的跨界利益问题。文章基于产业精准扶贫视角,以辽宁省枫林谷森林公园为例,综合运用案例剖析与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探索出森林公园跨界利益实现机制的有益做法:衔接政策边界,塑造协同共推机制;优化区划边界,开拓辐射带动机制;打通产业边界,催生融合衍生机制;善用群体界别,健全利益分享机制;弥合世代界限,构建永续发展机制。并就如何进一步完善森林公园跨界利益提出探索方向与思路。  相似文献   
56.
作物收获前的穗发芽是一个严重的全球性农业生产问题。经过漫长的驯化过程,栽培作物的休眠 水平普遍低于野生祖先。尽管休眠期的缩短可能提高作物的繁殖代数和农业产值,但过早的休眠释放使作物在 成熟收获前发生穗萌发,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从穗发芽的生理基础、穗发芽相关 QTL 和基因、穗发芽防控及 展望等方面对水稻穗发芽现象进行梳理,认为高含水量是水稻种子萌发和穗发芽的先决条件,该过程中,淀粉 酶活性增强和可溶性糖含量升高为穗发芽提供能量,水稻籽粒中植物激素 ABA 和 GA 的含量及种子对二者的敏 感性是决定穗发芽的关键所在。近年来,穗发芽相关 QTL 及其功能基因的挖掘为阐明水稻穗萌机理以及培育穗 发芽抗性品种提供重要依据。从长远来看,广泛开展水稻种质资源鉴评,尤其在野生稻、地方品种中寻找丢失 的休眠基因,并通过分子育种途径聚集此类基因,培育抗穗萌品系(品种),对于解决穗发芽问题、提高水稻 产量和品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7.
【目的】明确 7 种生物药剂对百香果茎基腐病的防治效果,筛选高效安全生物药剂用于指导百 香果生产。【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 7 种生物药剂对百香果茎基腐病菌的毒力效果,观察药剂对病原 菌孢子生长及形态的影响,并用离体接种法测定药剂的防治效果。【结果】7 种生物药剂处理对菌落生长均有 抑制作用,但对孢子的生长和形态的效果不同。室内毒力测试结果显示植物源药剂中抑菌效果最佳为井冈霉素 (EC50 为 7.79 mg/L),其次为春雷霉素(EC50 为 26.35 mg/L)、乙蒜素(EC50 为 28.65 mg/L)、苦参碱(EC50 为 339.13 mg/L)和多抗霉素(EC50 为 1 150.29 mg/L)。微生物药剂以枯草芽孢杆菌效果较好,EC50 为 3.2×106 CFU/g。 筛选毒力较强的 4 种生物药剂均可抑制百香果茎基腐病不同菌株生长。离体试验和田间防效试验表明井冈霉素 和枯草芽孢杆菌生物药剂对百香果茎基腐病防治效果显著,两者的离体防效分别为 58.8% 和 70.6%,田间防治 效果则达到 53.7% 和 61.3%。【结论】针对百香果茎基腐病,筛选出枯草芽孢杆菌、井冈霉素两种抑菌效果最 佳的生物药剂,可作为化学防治方法的替代或有效补充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8.
【目的】建立碱提甘蔗皮多糖的优化工艺,进一步探究其结构特征,并评价其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RSM)对碱提甘蔗皮多糖(SPAP)提取工艺进行优化,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SPAP经Sevag法除蛋白、AB-8除色素后进行结构表征,主要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多糖分子量分布,气相-质谱色谱仪(GC-MS)进行单糖分析及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对官能团进行分析。采用4-硝基苯基-D-吡喃葡糖苷(PNPG)法测定多糖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结果】SPAP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37℃、氢氧化钠(NaOH)浓度5%、料液比1∶46(g·mL-1)、提取次数4次,在此条件下SPAP得率达到10.84%。经除蛋白、色素后,SPAP含量达到86.54%,主要由阿拉伯糖、木糖、葡萄糖和半乳糖4种单糖组成,分子量为3.03×103 kD,可能为吡喃型杂多糖,呈现αβ构型。此外,SPAP表现出良好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其抑制率达到78.31%。【结论】对碱提甘蔗皮多糖进行工艺优化,可有效利用原料、提高产出和效率;由HPLC、FT-IR、GC-MS等方面初步阐述了SPAP的结构特性,同时SPAP对α-葡萄糖苷酶表现出良好的抑制作用,具有一定的降糖潜力,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SPAP的构效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9.
Based on biochemical assays and electrophoretical methods, the inhibitory effects of three plant meals (soybean meal, wheat meal, winged bean meal) on digestive alkaline proteases of discus were investigated. Casein assays revealed that increasing levels of soybean meal caused a linear inhibitory effect on activity of protease. SDS-PAGE images revealed that trypsin and chymotrypsin were the inhibited enzymes. Soybean showed the lowest inhibition rate followed by wheat meal and raw winged bean. There was a quadra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wheat meal levels and its inhibition of protease acitivity. The highest inhibitory effect was obtained with the winged bean meal with inhibition of caseinolytic activities ranging from 3.6–98.6%. Results from this study showed the potential of both soybean meal and wheat meal as ingredients for practical diet for discus, while demonstrating the need for further improvement in processing method for winged bean meal.  相似文献   
60.
暴增海  马桂珍  袁惠子 《水产科学》2007,26(10):567-569
采用对峙培养法测定了粘帚霉16株菌株对嗜水气单胞菌、耶耳森菌、鳗弧菌、褐藻酸降解菌-MA10和褐藻酸降解菌-MB16的作用。试验结果表明,粘帚霉中NCH-3-1、YJS-3-2、GJ-1-1、SS-1-1、SHW-2-1、SHW-1-1、BD-2-2 7株菌株对供试的5种有害菌表现出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