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58篇
  免费   333篇
  国内免费   560篇
林业   242篇
农学   745篇
基础科学   14篇
  256篇
综合类   1902篇
农作物   491篇
水产渔业   259篇
畜牧兽医   920篇
园艺   172篇
植物保护   650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124篇
  2022年   206篇
  2021年   247篇
  2020年   216篇
  2019年   232篇
  2018年   181篇
  2017年   212篇
  2016年   262篇
  2015年   224篇
  2014年   261篇
  2013年   243篇
  2012年   351篇
  2011年   356篇
  2010年   311篇
  2009年   286篇
  2008年   300篇
  2007年   295篇
  2006年   222篇
  2005年   223篇
  2004年   159篇
  2003年   133篇
  2002年   104篇
  2001年   107篇
  2000年   104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2年   3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51.
宋森  刘迺发 《勤云标准版测试》2013,33(14):4215-4225
石鸡属(Alectoris,Kaup 1829)鸟类隶属鸟纲,鸡形目(Galliformes),雉科(Phasianidae),全世界共有7种石鸡属鸟类。综合分类、生理生化、生态学、系统地理学和遗传学等方面的内容对石鸡属鸟类的研究历史进行了回顾和总结,侧重介绍了我国学者在石鸡属鸟类方面的研究。提出了石鸡属鸟类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952.
口虾蛄是海湾底拖网渔业中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种类,分布广泛.其自然资源日渐衰退,人工育苗技术获得成功后,口虾蛄养殖过程中病害问题及其防治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为此,拟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研究口虾蛄免疫系统的核心酶——酚氧化酶(PO)的分子结构及该基因的组织表达,从而在分子水平上深入探究其免疫机理.采用反转录PCR(RT-PCR)与cDNA末端快速克隆(RACE)技术从口虾蛄血细胞中克隆了酚氧化酶原(O-proPO)基因,cDNA全长为2436bp,其中开放阅读框为2142bp,编码713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为82446Da,等电点(pI)为8.78.该基因与Genbank上登录的斑节对虾、凡纳滨对虾、罗氏沼虾、短沟对虾、日本对虾proPO基因序列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分别为82%、76%、76%、72%、70%.序列分析表明O-proPO为proPO家族中的一个成员,其氨基酸序列中含有多个免疫调节作用位点.系统进化分析显示O-proPO与十足目种类的proPO为同一分支的2个亚群,而后于丰年虫的proPO形成一分支.O-proPO基因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在血淋巴和肠中表达,但在血淋巴中表达量明显高于肠.  相似文献   
953.
以露地菊(Chrysanthemum morifolium)品种‘神韵’无菌苗叶片为外植体材料,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对其愈伤组织诱导再生芽的影响,以建立离体再生体系.研究结果表明,露地菊‘神韵’在含NAA 1.0 mg·L-1+BA 1.0 mg· L-1的MS培养基上获得了最高的再生芽分化率.利用已经克隆的‘津田’芜菁BrDFR基因构建非抗生素筛选的表达载体.以露地菊‘神韵’的无菌苗叶片为受体,通过农杆菌介导进行BrDFR基因的遗传转化.以载体的PMI基因为筛选标记,通过甘露糖筛选获得了‘神韵’的遗传转化再生植株.经过PCR验证和Southern杂交检测证实BrDFR基因已经整合到‘神韵’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954.
高岭  冯尚国  何仁锋  赵妙玉  王慧中 《园艺学报》2013,40(10):2026-2032
 应用SCoT分子标记技术对兰属14个种的24个样品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27条引物共扩增出259条DNA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224条,多态性百分比达86.49%,条带大小为100 ~ 2 000 bp,多数条带分布在500 ~ 1 300 bp之间。根据SCoT标记计算的遗传距离系数得到的聚类结果可知,24种兰属植物可以分为5类:A类:春兰、建兰、蕙兰、莲瓣兰;B类:墨兰、寒兰;C类:春剑;D类:兔耳兰;E类:多花兰、文山红柱兰、虎头兰、象牙白、碧玉兰、黄蝉兰,这与传统兰属分类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955.
姚明华  李宁  王飞 《辣椒杂志》2013,11(3):35-41
辣椒疮痂病是辣椒生产中最为严重的细菌性病害之一,对辣椒的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从病原菌的特征、分类、生理小种鉴定、抗疮痂病基因及其分子标记等几个方面总结了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956.
从教学内容设计、授课形式、考核模式及结合研究生具体研究课题对食品专业硕士研究生“分子生物学与生物技术”综述式和Seminar教学法进行了阐述。这2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全面深入地掌握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熟悉分子生物学研究思路和方法、了解相关研究领域的新进展,并且能够增强硕士研究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达到促进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957.
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是影响小麦烘烤品质的重要因素。新的HMW-GS变异类型的发现和利用,有助于优质小麦品种的培育。然而,目前HMW-GS新变异类型众多、对照标准材料多样,导致传统数字命名系统分辨率严重降低。本研究通过利用HMW-GS的条带与中国春1Dx2条带的迁移率比值作为相对迁移率来表示亚基类型,进而提高HMW-GS的分辨率,并且不需要除中国春以外的其它对照材料。在158份节节麦中,成功检测到了64种亚基类型和127种亚基组合。对这些亚基组合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遗传相似系数(GS)为0.003的水平上可将其划分为9个类群。上述结果表明,本研究采用的基于相对迁移率的亚基表示方法,能有效区分SDS-PAGE胶上距离较近的蛋白条带,可为麦类作物HMW-GS变异类型的发掘提供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958.
为分析11份柑橘种质材料的遗传多样性,本研究以7份沙糖橘种质以及4份其他柑橘种质为试验材料,利用SRAP分子标记进行分析,并用UPGMA法进行聚类。结果表明:160对引物组合筛选出20对引物组合扩增条带清晰,11份种质材料两两之间遗传相似系数在0.322 1~0.931 6之间。沙糖橘和金葵蜜橘间的遗传相似系数最大,为0.931 6;姑婆山野生元橘和宫川间的遗传相似系数最小,为0.322 1。聚类结果显示,在相似系数为0.861 9时,早熟沙糖橘、沙糖橘、金葵蜜橘、灯笼沙糖橘、八月橘聚为一组,在0.810 8时与红皮酸橘聚为一组,继而再与别的柑橘品种聚为一组。金葵蜜橘与沙糖橘间不同引物扩增的电泳条带存在特异性,证实了金葵蜜橘是沙糖橘的芽变品种。灯笼沙糖橘是沙糖橘变异新类型,二者间遗传相似系数为0.921 1,不同引物扩增结果存在特异性条带,证实了灯笼沙糖橘是沙糖橘的芽变新类型,可以登记为新品种;根据遗传相似系数、聚类分析、不同引物扩增产物的电泳结果推测沙糖蜜柑是沙糖橘和温州蜜柑的自然杂交后代,可以登记为新品种;姑婆山野生元橘与其它柑橘材料亲缘关系较远,也佐证了姑婆山野生元橘比道县野橘更为原始,是一个独特的、原始的宽皮柑橘类型;在7份沙糖橘材料及4份其它柑橘材料中,沙糖橘与红皮酸橘亲缘关系最近,二者在遗传相似系数0.822 5处聚为一类,由此推测沙糖橘有可能由红皮酸橘进化而来。目前关于沙糖橘遗传多样性方面的研究较少,本研究结果可为沙糖橘的遗传多样性以及不同沙糖橘品种的来源和亲缘关系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59.
明确在山东省聊城市白三叶草上发现的一种叶斑病的病原菌,以期为该病害的防控提供参考.2019年采集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具有叶斑病的白三叶叶片,利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病原菌,并依据柯赫式法则验证致病性.在形态学观察的基础上,对病原菌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其遗传多样性.从发病叶片中分离得到病原菌(标记为SY1)...  相似文献   
960.
大豆疫霉根腐病作为影响大豆生产的毁灭性病害之一,对大豆生产威胁很大。种植抗疫霉根腐病的大豆品种是控制该病害最有效的途径。河南省位于我国黄淮夏大豆产区的腹地,具有大豆疫霉根腐病发生的潜在威胁。本研究的目的是对河南省新育成的大豆品系进行抗性鉴定和抗病基因分子标记检测,以明确大豆新品系对大豆疫霉根腐病的抗性水平和抗病基因。采用下胚轴创伤接种法对64个河南省培育的大豆新品系进行接种,鉴定其对2个具有不同毒力的大豆疫霉分离物PsJS2和Ps41-1的抗性。结果显示,对分离物Ps41-1和PsJS2抗病的分别有35个和16个品系,对Ps41-1和PsJS2为中间反应型的分别有16个和10个品系,其中对2个分离物均抗病的有16个品系,占鉴定品系的25%。使用抗疫霉病基因RpsZheng共分离标记WZInDel11进行新品系的基因型鉴定发现,对2个大豆疫霉分离物均抗病的16个品系中有13个含有标记WZInDel11,对1个或2个大豆疫霉分离物表现为中间反应型的5个大豆品系,分子检测结果表明,其为杂合基因型,这些品系中的纯合抗病单株可直接选育成纯合抗病品系用于抗病育种。综合系谱分析结果推测,有2个品系可能含抗疫霉根腐病基因RpsZheng,2个品系可能含RpsYD29,14个品系可能含有RpsZheng或其等位基因。表明河南省培育的大豆新品系中含有优异的大豆疫霉根腐病抗源,该研究结果将为病害防控和抗病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