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824篇
  免费   1909篇
  国内免费   3078篇
林业   2291篇
农学   3513篇
基础科学   1369篇
  4538篇
综合类   14660篇
农作物   2524篇
水产渔业   2065篇
畜牧兽医   4432篇
园艺   1437篇
植物保护   982篇
  2024年   242篇
  2023年   747篇
  2022年   1312篇
  2021年   1523篇
  2020年   1493篇
  2019年   1650篇
  2018年   980篇
  2017年   1588篇
  2016年   1795篇
  2015年   1433篇
  2014年   1939篇
  2013年   2035篇
  2012年   2560篇
  2011年   2548篇
  2010年   1982篇
  2009年   1970篇
  2008年   1666篇
  2007年   1792篇
  2006年   1532篇
  2005年   1296篇
  2004年   1127篇
  2003年   795篇
  2002年   628篇
  2001年   506篇
  2000年   423篇
  1999年   337篇
  1998年   297篇
  1997年   258篇
  1996年   193篇
  1995年   208篇
  1994年   175篇
  1993年   153篇
  1992年   115篇
  1991年   128篇
  1990年   92篇
  1989年   83篇
  1988年   58篇
  1987年   47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5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3篇
  1963年   4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71.
本文利用 RS、GIS的高新科技手段 ,对乌拉盖综合开发区土地资源质量等级划分与评价进行了认真研究 ,编制出乌拉盖综合开发区土地资源质量等级分布图 ,对各不同土地资源质量等级进行了评价 ,为该地区确定最佳土地利用方向、提高土地资源的生产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2.
发菜形态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观察分析 ,天然发菜原植体的形态主要有柱状和带状两种 ;群体形态有单丝体、团块状、辫状、束状和网状。原植体的形态特征受环境湿度的影响较大 ,在降水量较大的地区 ,发菜原植体增粗 ,直径在 0 .0 5~ 0 .2 5 mm之间 ,带状发菜的比例较大 ,占 30~ 60 % ,吸水后藻体的颜色一般呈棕褐色 ;在降水量较小或极端干旱地区 ,发菜以细丝状为主 ,直径在 0 .0 2~ 0 .2 2 mm之间 ,带状发菜的比例不足 2 5 % ,吸水后藻体的颜色呈绿色或浅棕褐色。发菜群体形态的形成和发育与自身的生长特性有关外 ,主要与环境因子特别是降雨量、地形及自然外力 (地面径流和空气流动 )有关。  相似文献   
73.
农田沙漠化演变中土壤质量的生物学特性变化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通过研究处于沙漠化过程中的科尔沁沙地旱作农田土壤酶活性与基础土壤呼吸活性,分析了土壤质量生物学特性的沙漠化演变。结果表明,土壤酶活性与基础土壤呼吸对沙漠过程中环境的变化反应敏感,随着沙漠化程度增加,与土壤物理化学肥力因素有关的过氧化氢酶、脲酶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和土壤呼吸活性随之下降。土壤酶活性和呼吸活性与土壤有机质和养分有极显著的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酶活性和呼吸强度表征有机质和养分的状况及其数量的变异,因此,可以作为农田沙漠化演变中土壤质量特征变化的重要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74.
环境条件和微生物对灭线磷降解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环境条件和微生物影响灭线磷在土壤中的降解。随着土壤含水量和温度的增加,灭线磷的降解速度加快;微生物对灭线磷的降解有显著影响,30℃、含水量为40%条件下,未灭菌土中灭线磷的半衰期为16.6 d,灭菌土中灭线磷的半衰期为31.6 d;有机质对灭线磷的降解也有显著影响,有机质含量高,有利于灭线磷的降解;灭线磷在碱性土壤中的降解快于在酸性土壤中;30℃、含水量为40%条件下,灭线磷在3种土壤中的降解速度为:东北黑土>广东红土>山东砂壤土。  相似文献   
75.
早熟、优质、耐贮梨新品种新梨7号选育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库尔勒香梨为母本,早酥梨为父本,有性杂交选育成新梨7号品种。该品种同时兼备优质、早熟与耐贮藏性;该品种遗传了父本的早熟性,比父本更早熟15~20d,盛花期~果实可食期约80~95d,属于早熟品种;且遗传了母本品质性状的质地酥脆、耐贮、清香、阳面红晕,比母本果个大,果心小。果柄木质化,丰产抗风。新梨7号果实贮藏期的可溶性固形物、果实重量、果实硬度和果实前期腐烂率的变化与库尔勒香梨基本相似,但耐热能力高于母本。凡适宜香梨、早酥、苹果梨和巴梨种植的地区,都适宜该品种的种植。  相似文献   
76.
大果型鲜食枣新品种‘大白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白铃’为大果型鲜食枣优良新品种。果实特大, 平均单果质量24. 5 ~ 25. 9 g, 最大80 g,整齐, 外形美观, 品质优良。早实, 丰产, 抗逆性强。  相似文献   
77.
早熟优质长豇豆新品种‘鄂豇豆2 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鄂豇豆2号’是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早熟蔓生豇豆新品种。该品种荚浅绿色, 长60 cm,单荚质量18~ 24 g。早熟, 荚商品性状优良, 产量高, 对光周期反应不敏感, 田间疫病、煤霉病、病毒病发病率低, 适宜于春、夏、秋各季栽培, 已在全国大部分省份推广种植成功。  相似文献   
78.
Summary The performance of Parthenium hysterophorus , native to the tropical Americas and invasive to several countries, was evaluated for response to soil quality. Phenological (six stages) and quantitative growth variables [relative growth rates in height (Rh) and diameter (Rd)] were measured every fortnight. Based on harvest data, the variables, root:shoot (R:S) ratio, specific leaf area (SLA), relative growth rate in biomass (Rw), net assimilation rate (NAR) and dry matter allocation to plant components, were determined. High clay content in soils prolonged the rosette stage, enhanced Rh and Rd and hampered root growth, but promoted biomass allocation to shoots. The extreme degree of plant mortality was observed, with only 33.3% individuals surviving to reproduce in the soils with highest clay contents. This appears to b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indings that certainly has a major bearing on the range of adaptation of the weed. Seed mass declined whereas seed production increased in relatively coarser soils with the exception of nearly pure sand. In soils rich in clay, plants produced a smaller number of larger seeds. These data suggest that variation in fundamental functional traits would enable P. hysterophorus to adjust to a variety of habitat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79.
分蘖洋葱最突出的特性是分蘖性强,生长快,分蘖的多少直接影响分蘖洋葱的产量。试验表明:12-20℃条件最适宜其生长,良好的土壤营养和适宜的环境有利于分蘖洋葱的分蘖生长,获得高产、优质商品。  相似文献   
80.
1997年田间调查时,发现一种寄生于棉铃虫的微孢子虫,对棉铃虫具有很强的致病力。为明确环境因子对该微孢子虫及其致病力的影响,测定了温度与紫外线对该微孢子虫及其杀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微孢子虫孢子耐受温度范围较宽,最高温度上限为55℃。温度对其致病力有显著影响,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着生境温度的升高,微孢子虫对棉铃虫幼虫致病力增强。该微孢子虫对紫外线较敏感,在紫外线照射下易失活而丧失致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