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2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36篇
林业   124篇
农学   27篇
基础科学   6篇
  115篇
综合类   218篇
农作物   98篇
水产渔业   96篇
畜牧兽医   23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691.
海南岛胶园土壤的钾素状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测定海南岛各地不同母质发育的橡胶园土壤全钾、缓效钾、速效钾及胶树叶片钾素养分含量,结果表明,由玄武岩、浅海沉积物发育的土壤其钾素含量都很低,全钾量常低于0.3%,这类土壤的钾素供应能力极低,生长在这类土壤的橡胶树钾素营养不足,叶片含钾量仅0.75%左右,必须施用钾肥。由花岗岩、花岗-片麻岩、砂页岩、石灰岩等发育的土壤全钾、缓效钾都较高,速效钾含量最高可达100ppm以上,生长在这类土壤的橡胶树钾素营养一般是丰富的,叶片含钾量在1%以上,甚至高达1.6%,因此,一般不需施用钾肥,只有在氮磷极丰富或胶树开割投产多年后,或施用刺激剂采胶以提高产胶量,或更新后土地再利用时才要适当施用钾肥。  相似文献   
692.
渤海虎平岛周围海域的斑海豹种群动态初步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05年4月和2006年3—5月,分别对大连虎平岛周围海域的斑海豹栖息地及斑海豹资源进行了调查,斑海豹的数量调查采用领地计数法;调查发现2005年春季在此处的斑海豹日最多为54头,2006年春季日最多为67头。在风浪较小,晴好天气,斑海豹在该海域出现的几率多;通过斑海豹数量的脉冲式变化推测每一批斑海豹在本调查海域不做长时间的停留。  相似文献   
693.
祟明东滩团结沙鱼类群落多样性与生长特性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研究了长江口祟明东滩团结沙5~8月间的鱼类多样性和生长特性。初步调查表明,祟明东滩团结沙共有鱼类9目19种,以鲤形目最多,鲻形目次之。这些鱼类分为4个主要生态类型,包括河口性鱼类4种、近海鱼类3种、江海洄游型鱼类4种和淡水鱼类8种。鱼类群落多样性较低,以个体数为单位计算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为2.790,Simpson优势度指数λ为0.198,Pielou种类均匀度指数J′为0.657。主要优势鱼类为窄体舌鳎、刀鲚、长蛇鮈、鲻、鲫、中国花鲈和中华鲟等7种,个体都较小。这7种鱼中窄体舌鳎、刀鲚、长蛇鮈、鲻、鲫和中华鲟呈等速生长,而中国花鲈为异速生长,肥满度最大的是鲫,最小的是刀鲚。5~8月间每个月渔获物的种类与数量组成有一定差异。为了更好地保护长江口祟明东滩的鱼类资源,应加强长江口渔业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加大增殖和保护鱼类资源的力度,充分发挥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功能。  相似文献   
694.
为了建设獐子岛海洋牧场,拟在獐子岛海域范围为39°0′9″~39°0′58″N,122°55′1″~122°55′51″E处投放人工鱼礁,投礁前于2010年6月在拟投放人工鱼礁区域进行了本底调查.结果表明:该海域水深33~37 m,透明度为4.14 m,底质为硬泥底,海域的流速平缓,平均流速为31 cm/s,叶绿素a含量平均为1.68μ g/L,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分别为4.50、8.10 mmol/L,溶解氧和化学需氧量分别为10.22、0.2097mg/L,水质因子均符合国家Ⅰ类海水水质标准;浮游动物有8种,优势种为强壮箭虫、小拟哲水蚤和大同长腹剑水蚤,浮游植物有1 1种,优势种为中肋骨条藻和柔弱菱形藻,游泳生物有大泷六线鱼、云(射)和黄鲛鱇等.调查结果表明,该海域水质符合国家Ⅰ类海水水质标准,海域环境优良,是许多生物优良的生息场,适宜投放人工鱼礁.  相似文献   
695.
Urban green spaces, and green infrastructure more generally, provide multiple benefits that can enhance urban livability and sustainability. These range from the mitigation of air pollution and urban heat island (UHI) effect, to multi-dimensional benefits to human wellbeing and biodiversity. However, the expansion of urban green spaces is not always feasible in many cities. In such urban contexts, there have been proposals to utilize rooftops as green roofs in order to gain some of these benefits. This study spatially identifies areas where roofs have the potential to provide different types of benefits associated with urban green spaces if they are retrofitted with green roofs. Through a GIS-based approach we catalogue available roof space in Sumida ward in Tokyo for green roof implementation, and subsequenlty evaluate the potential of each roof patch to offer four types of benefits if retrofitted with a green roof, namely UHI effect mitigation, air pollution mitigation, and benefits to 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biodiversity. Approximately 25% of the total roof surface in Sumida ward can potentially be used for green roof implementation. Furthermore, about 5.2% and 59% of this area has a respectively high and moderate potential to provide all four benefits if retrofitted with green roofs. This could increase the extent of green spaces by 10% and 120% respectively across the Sumida ward. In this sense, green roofs can become a major element of green infrastructure with ripple positive effects for urban livability and sustainability through the provision of UHI effect and air pollution mitigation, and benefits to 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biodiversity.  相似文献   
696.
海南岛橡胶林生态系统碳通量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位于海南岛西北部儋州地区的橡胶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涡度相关技术进行长期CO2通量观测,获得海南岛橡胶林生态系统碳通量的动态特征,并分析其对各影响因子的响应情况。结果表明:(1)橡胶林生态系统净碳交换量(NEE)日动态均为"U"型曲线,白天均为碳吸收(NEE为负值),夜间均为碳排放(NEE为正值);全年各月除2月外,NEE月总值均为负值,吸收碳,雨季4~10月各月NEE值均较大,旱季1~3月、11~12月,各月NEE值均较小;橡胶林年固碳能力强大,超过11.0 t C/(hm2·a)。(2)橡胶林生态系统NEE与光合有效辐射(PAR)、冠层内大气平均温度(Ta)、地下5 cm土壤温度(T_-5 cm)和饱和水汽压差(VPD)及地下5 cm土壤含水量(VWC_-5 cm)等均负相关,但影响强度不同,其中PAR影响最为显著;另外NEE还与橡胶林本身林分状况及周围大气环境CO2浓度等相关。  相似文献   
697.
海南菠萝蜜凝集素的分离纯化及其生物学特性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常规蛋白提取法、亲和层析法、体外凝集反应以及^3H—TdR掺入法;从菠萝蜜种子中提取凝集素,并探讨其生物学特性。试验发现,纯化的凝集素(JL)由两个亚基以非共价健结合,分子量分别为12.0kDa和14.5kDa;JL可凝集人、猫、兔和鼠的新鲜红血球;促进体外培养的小鼠胸腺细胞、L929细胞增殖,但它却抑制了小鼠3T3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698.
广州市南沙区灵山岛尖外江岸线生态提升规划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灵山岛尖位于广州市南沙区,被蕉门水道及上横沥水道环绕,其外江岸线的生态健康程度密切影响着水域生态环境的优劣。灵山岛尖外江岸线受人类活动干扰,植被覆盖度较低,外江生态系统被破坏,退潮时出现干砌石外露现象,亟需进行生态修复。为营造和谐健康的外江生态环境,提出"人—城—水互动"与"重塑自然"的设计思路,系统阐述打造具有广州南沙本土风貌特色的外江岸线生态化景观的具体措施,成功将枝桠沉床和土工格室生态工法技术应用在近海地区,并采用近自然植物群落设计优化外江岸线,形成具有岭南特色的生态空间。  相似文献   
699.
调查了海南岛的乡土观赏树种资源,收集与筛选了海南岛的乡土观赏树种名录,并对海南乡土观赏树种的合理开发利用作战略性评价与建议。  相似文献   
700.
骆永锋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19930-19933
以福建省东山县为例,总结了海岛城市的特点,在相关规划原则和思想的指导下,结合景观生态学"斑块-廊道-基质"等相关理论,从区域、分区和微观具体设计3个尺度层面上对城市绿地系统的结构和布局进行了规划研究,突出了防护林体系规划的生态意义,以实现海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以后其他相关海岛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